假千金养家日常(348)

作者:周忱 阅读记录

在户部当个小吏只是个开始,最主要的就是这其中的人际关系。

沈惊春自己现在当了个小县君,也愿意看在沈志清的面子上拉沈延东那一房一把,但她不会一直拉着他们走,这个时代读书不是个简单的事情,谁都不知道斥巨资供出来的子弟能否中举,但若是真的能混进户部,说不得真的能靠种田走出另一条路来。

沈惊春说完,也不再去管他们兄弟两个怎么想,出了门就叫了豆芽他们几个准备去新房子继续除草。

昨日沈志清去找泥瓦匠,过几天他们倒是能接下沈家建作坊的活,但是目前,几个泥瓦匠手头上的事还没结束,倒是没空来帮着修补屋顶。

沈惊春转头一想,干脆就作罢了。

这次获封县君,朝廷又额外给了三百亩爵田,不算茶山在内,就之前那些田加起来就有六百亩了,这些田,她还是准备规划出一些用来种辣椒。

原本打算种来自家吃的菜,现在因为田地多了,也想着多种一点。

新房子那边沿街有个小院子,倒座房能单独开个门出来,装修一下就能摆上柜架开张营业,主营的当然是各种辣椒制品,顺带着还能卖些自家地里种出来的蔬菜水果。

几人出了门还不等芒种把骡车赶出来,另一个叫寒露的小厮急匆匆的赶着另外一辆骡车回来了。

骡车到了院子外,车还没停稳,他就一下跳了下来,急道:“不好了娘子,国子监那边,大爷跟别的贵公子打起来了。”

第123章

陈淮跟别人打架?

别说沈惊春不信, 连刚到家里没多长时间的芒种他们都不信。

在大家的印象中,陈淮这个人沉稳而内敛,除了对着媳妇话多一点, 其他时候几乎很少说话, 每次都是别人说十句,他才会说一句,任何时候都显得气定神闲。

沈惊春定了定神:“你别急, 慢慢说。”

她到了骡车边手在车辕上一撑就上了车, 又朝豆芽和沈志清几个道:“你们还是按计划去新宅子除草吧。”

跟贵公子打架这种事, 也并非是人越多越好。

她一上车,寒露就掉转车头又往国子监去了。

都在外城,高桥这边本来离国子监也不算远, 上元过后, 复工的复工,复学的复学, 又过了早上人最多的那段时间, 骡车走在路上一路畅通, 很快就到了国子监外。

沈惊春来京城这么久, 还是第一次来国子监, 但今天来这边有事,也顾不上打量, 车一停就往里走。

京城重新解封后的几天, 一直都是寒露驾车送家里几个人上学, 先将两个小的和俩小书童送到学堂去, 再将陈淮送来国子监, 也跟门房混了个眼熟。

车一停,那在门口不停踱步的门房就冲了出来, 越过沈惊春直接朝寒露道:“还来干什么啊,他们都去京兆府了。”

沈惊春脚步一停。

这闹的有点大啊。

来的路上,寒露已经将前因后果叙述了一遍,具体发生了什么他不太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跟陈淮干架的是以周渭川为首的一伙人。

若都是平民,去了京兆府,人家府尹断案还没啥顾忌,可能跟周渭川混在一起的,那都是京城新贵啊。

两人朝那门房道了声谢,又上了骡车,马不停蹄的往京兆府那边赶。

京兆府这边,谢府尹看着堂下站着的青年才俊也是头痛不已。

上一回他敢深夜带人去宣平侯府,那是因为背后有张阁老撑腰,且大周几十年不打仗,如今更加重视科举选贤,像宣平侯府这样的武将世家,在朝廷里的地位肉眼可见的尴尬了起来。

但现在,看着底下身姿笔挺的十几名青年才俊,他急的头发都掉了。

十几名青年分成了两个派系,人数虽然都差不多,但是还是能一眼看出不同来。

左边这一边都是本朝新贵家的公子,辟如次辅张承恩的公子张弘宇,兵部侍郎周桐的公子周渭川,御史中丞的公子言启……

而另一边则是京城老牌勋贵,文宣侯府的姜清洲,宣平侯府的徐长温,肃毅伯府的张龄棠……

而最让谢府尹感到奇怪的不是文武两个阵营的姜清洲和徐长温站在一起,也不是分属两个政派的张弘宇和周渭川站在一起。

而是姜清洲等人将一个脸上被划拉了一个小口子的青年拥簇在中间。

尤其是这名青年看上去还真的有些眼熟。

谢府尹的目光在两群青年的脸上快速的来回扫视几遍,最后终于发现了到底为何眼熟了。

这名叫做陈淮的外地举子,跟周渭川长的真的很像啊。

他还在看着两人有几分相似的脸神游天外,底下脾气不太好的姜清洲就不耐烦的开了口:“谢府尹,到底怎么说啊?这案子接是不接?您这边不接我们这种小案子,我等也只好去宣德门外去敲登闻鼓了,咱们兄弟多,三十杖还是能受得住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