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王妃+番外(290)

“哦。”

幼童应着,又与泥土较起劲来。

男人只管在边上看着,并没有动手的意思。风吹着竹叶“沙沙”作响,带着凉意。看幼童的衣着,并不厚实,但他却挺着小身板,毫不惧冷。

随着他手中的小铁锹不停地深挖,泥土中终于露出冬笋的尖头。

他欢呼起来,一把将冬笋撬出来,也不管脏不脏,欢喜地抱在怀中,“外祖父,你看,我挖到了。”

“殿下做得不错。”

男人正是金吾大将军,而幼童是帝后的爱子,当今的太子殿下。

作为元氏王朝的太子,陛下对他十分的严厉,不许他一直养在深宫之中,耳目闭塞。是以,元昭一年之中,有半年是要与外祖父呆在山里的。在崖底习武,或是在山上苦修。

太子初生头年,还有臣子在腹中嘀咕,怀疑陛下到底能不能人道,猜测太子究竟是不是陛下的骨肉。

随着太子元昭五官渐长,越发的肖似陛下,父子俩如同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打消了那些人仅存的一丝疑惑。

太子必是陛下亲子无疑!

元昭自小得陛下亲自教导,一应事务皆不假他人之手。便是习武,都是金吾大将军为主,陛下为辅,共同教养。

直到太子四岁时,陛下于武学一事才渐放手,交给金吾大将军。金吾大将军认为,孝善寺的后山是练武的好场地,所以他经常带太子来寺中小住。

太子小心地抹去冬笋上的泥,放进竹筐中,“再挖两个,就派人送去给母后。”

小人儿干劲十足,挥动着铁锹,虎虎生风。老五一脸的欣慰,太子将来文武双全,必是一代明君。

这时,有脚步声传来。

元昭漆黑的瞳仁转了一下,“是明觉师父来了。”

此地,是孝善寺的禁地,暗处不知守着多少的隐卫。为了确保太子的安危,任何人不能靠近,唯有寺中的方丈及明觉师父。

明觉喜爱太子殿下,虽有意亲近,却并不刻意。

他一进竹林,话不多问,也与元昭一起挖起冬笋来。

“明觉叔叔,你都有五日没来看我了。”元昭伸出白胖的手指,掰着算起来。

“最近寺里事情多,有位施主天天来求方丈收留,一直站在寺外不肯离去。”明觉说着,看了一眼伍将军。

伍将军目光一沉,若有所思。

孝善寺的门外,确实立着一位男子,青衫长袍,一副书生的装扮。

“施主,你走吧,我们方丈说了,你与佛无缘。”一位小和尚在苦苦地相劝着,这样的话,他已经说了无数遍,可裴施主一直听不进去。

“小生一心皈依佛门,难道心不够诚吗?都说佛祖慈悲,普渡众生,小生红尘根尽,只想长伴我佛,这都不行吗?”

小和尚摇着头,方丈不收人,他们也没法子。

裴林越面色平静,他不知道早前做的那个梦是真还是假。但他知道,自那以后,他的心境完全变了。

不再有怨怼,没有对现世的不满。有的只有怅然,只有遗憾。

傅三姑娘已贵为皇后,如果梦里是真的,那他替她高兴,庆幸她未曾经历过梦里的一切。

而他,觉得俗事中,没有什么好牵挂的。祖母去世了,母亲改嫁,妹妹出嫁。他再没有什么好留恋的,思来想去,唯有出家一条路。

或许,他会在佛经中得到救赎。

这时,马车停在门口,慧法大师出门相迎。裴林越走到一边,看着那对夫妻下来,恍如隔世。

与记忆中的不同,面前的女子明艳动人,连眼神都温情脉脉。梦中的她,最后两人见面时,是在他的病榻前。

那时,他们已许久未见。直到他病入膏肓,弥留之际,她才现身。冷静地交待下人准备后事,看着他的眼神如陌生一般,冰冷无情。

终是他亏欠了她。

帝后驾临,虽未声张。但他一介庶民,自是要上前行跪礼。

芳年不想会在此碰到裴林越,事实上,她都几乎忘记了这个人。这个影响她上一辈子的男人,在她今生的岁月中,如同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裴施主,老衲说过,你与佛无缘,还是莫要执着。”

“大师…裴某红尘缘尽,为何不能皈依我佛?”

“裴施主,心中即是有佛,又何必执着身在何处。一心向善,不拘在寺里还是寺外,佛祖都能看得见。老衲言尽于此,请裴施主快些离去。”

慧法大师说完,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元翼脚步未停,径直入了寺中。芳年深深地看一眼裴林越,跟上他的步伐。

裴林越望着他们的身影消失,看着寺中的大门紧跟着闭上,苦笑一声。是了,他何必执着于形式上的看破红尘。

上一篇:阁老夫人养成记 下一篇:皇子奋斗日常

漫步长安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