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区美人养娃日常[八零](446)

作者:老胡十八 阅读记录

他们只服比他们厉害的人,最差也得跟他们一样,不能还没他们厉害,那他们会把人耍得团团转的。

卫孟喜揉揉太阳穴,自己咋就生了这么个儿子啊,他这样的狗脾气,以后娶老婆咋整?还不得也娶个比他强的,不然压根管不住他。

可是,这世界上体力能比他卫东还强,能打得过他的女同志,存在吗?要知道人家现在可是轻轻松松就能举起一百五十斤重哑铃的人!

说真的,用自行车驮,卫孟喜不成问题,可用手抓举150斤,她还真不能。

这样的大力士,以后成年得壮成啥样,卫孟喜不敢想象将来一身腱子肉脖子贼粗的卫东,她现在是真巴不得孩子少吃点,少锻炼点,别长太猛。

算了算了,走一步算一步,现在的当务之急是赶紧去把门面定下来,以免夜长梦多。

想到就行动,第二天上午,送完货,卫孟喜就带着他俩,亲自去找那几个房东谈了一圈,当然也没比他们好多少,顶多就是便宜几十块钱,在昂贵的总价面前,就跟保时捷两百元代金券似的,没卵用。

最后挑了两个位置和价格都比较合适的,当场就上房管局签合同,当场过户付钱。

幸好,两个门面都是带着个二楼,虽然面积不大,但既可以做仓库,又可以睡人,遇上严重的雨雪天气啥的,店员回不了家可以暂住一晚……这也是卫孟喜很满意的地方。

房子买好,她一分钟都不想耽搁,第二天就让市建筑公司的人来现场勘查,照着人民路上那家万里书店绘制施工图,开干。

以前慢慢干,那是没钱,得边干边买材料,现在她不差这点钱,所以都是三天两头催进度。一模一样的装修风格,一模一样的结构布局,就连名字也一样,都叫万里书店,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同一个老板的手笔,巩固的借用的是已经打出去的,全城皆知的名气。

只不过,人民路那家叫一分店,新华书店对面那家叫二分店,另一家就叫三分店。

三家一模一样的万里书店,从此以后就将整个金水市的大小学区给“霸占”光了。

其它店要想开,就很难再找着这么好的位置了,更没有这么完整的连锁店模式,短期内更不可能有她那么受欢迎的文具售卖。

羊城那边,张兆明听说她居然又开了两家店,当即灵机一动。

她刚开始装修,他就将每一款文具备两件样品,用加急挂号信的方式寄到矿区,让小卫老板选,选中哪些在电话里通好气,他再按着数量去进货。

省掉来回羊城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卫孟喜很高兴,张兆明真的是个很不错的合作伙伴,非常用心。

这两年每年春节前都能收到他寄来的咸鱼虾酱啥的,东西不值几个钱,但他有这份心,隔着两千公里还能赶在春节前寄到,一定是早早的计划好准备好的。

更别说平时卫孟喜每到上一批货快要卖光的时候,就能接到他的慰问电话。

这不,要不是每隔半个月打个电话来矿区问好,他就不会知道卫孟喜盘算新店的事,就更不可能想到寄样选样的办法,现在也不可能从卫孟喜腰包里赚到钱。

他的商业头脑很不错,难怪能早早的就在羊城租下档口卖文具。

卫孟喜现在回想去年第一次拿货,他说减不掉,干脆把剩下的三十六块留着下次来再付的话,很有可能就是他主动留下的鱼饵,赌她不是贪小便宜的人,赌她还会再去。

有了这层人为制造的“信任”和“愧疚”,果然卫孟喜每次都只跟他拿货,砍价也不会砍太狠……唉,都是千年的老狐狸啊!

跟他比起来,卫孟喜都不敢说自己有商业头脑,不敢说自己精于人情世故了,这位张老板才是牛人!

话说回来,店铺紧锣密鼓搞装修的时候,卫孟喜又得发愁一个问题——招工。

按照以往的经验,一旦听说她要招工,整个矿区就要热闹一个星期,知道她招工会优先考虑困难群众,可现在加工厂已经把大部分困难群众照顾到了,剩下的都是不那么困难的……于是,大家伙那是一个塞一个的,准备来个比惨大会。

这不,这一次也不例外,她刚放出消息说要招工,当天晚上就有人提着鸡鸭鹅上门来了,她不让进门,不收礼,大家伙就开始说自家有多困难,老人生病,孩子上学,自己又没工作,巴拉巴拉……

卫孟喜简直哭笑不得,大家都知道她会照顾老弱病残妇,但那是加工厂啊,看文具店的必须是李晓梅和胡美兰这样,年轻活泼有点文化素养的,去年郝忠梅那样的她可不招。

“大家先回去,东西我不能要,咱们这次的招工跟以前不一样,具体要求明天我会贴到加工厂门口,大家可以相互转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