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三国打工人+番外(779)

作者:蒿里茫茫 阅读记录

“那便只是隔绝关将军援军之用。”

“我也这么觉得,”她说道,“我原本想着要试探着打一仗提振士气,他竟这样谨慎。”

袁绍确实很谨慎。

将刘备截在了这么个大平原上,想借地形,附近倒也有涡水,只是算不得大河,用过一次也就难再用上第二次了。

然后就只能兵马铺开,互冲敌阵。

……再然后就是重骑兵踩脸了。

陆悬鱼想得很烦恼,眼睛不由自主又看向案几下那个匣子。

身边的谋士打量打量她,欲言又止。

她回过头,“看什么呢?”

司马懿将两只手收进袖子里,捏来扭去的,很是纠结。

“……仲达?”

“将军巡过各营,一点也不在意吗?”

她愣了一下,刚想说话时,外面忽然有人跑进来了。

“大将军!大主簿送辎重来了!其中有三十车将军要的,要的兵刃,已先至辕门外!”

陆悬鱼一下子蹦起来就往外冲了。

枪分单钩和双钩,单钩枪枪头有角,枪中有脊,双钩枪两侧有刺,可以绳索结连,枪尾有鐏,可插进土中如拒马一般,阻绝骑兵。

拎在手里抡一圈,寒光凛冽,杀气腾腾,颇有分量,却又不算太过沉重。

跟着当了个押运官的诸葛亮站在旁边,笑眯眯地行礼。

“负了将军所托,特来请罪。”

“哪里负了!”她爱不释手地嚷嚷,“这么好的手艺,哪里负了!”

“将军约定三日之期,在下不能完工,”诸葛亮道,“愧见将军。”

……虽然一脸羞愧,怎么看怎么像在挤兑她。

司马懿左看看,又看看,看了半天,陆悬鱼才想起来给他做个介绍。

“这位是河内司马家的郎君司马仲达,现今出仕军中,”她指了指司马懿,又指指诸葛亮,“这个,这个是诸葛孔明!”

诸葛小先生笑吟吟地上前见礼。

……但是司马懿的表情一下子就有点不对了。

第556章

诸葛亮来的时候已是傍晚,待派出兵马接应后面的辎重车,再安排小吏清点军需种种琐事吩咐明白后,已经过了饭点儿。

大家都饥肠辘辘,正好凑一起吃饭,司马懿也正好多打量这个年轻人几眼。

琅琊诸葛氏也算是世家,但称不上什么高门出身,只在琅琊有些声望,与河内司马氏是比不了的;

这人的父亲官至泰山郡丞,也不过如此,比不上自家祖父官至颍川太守,父亲也曾任京兆尹;

这人自己也没什么大的名气,比不过他还有清河名士尚书崔琰夸赞“聪亮明允,刚断英特”;

这人个头是很高的,长相也端正清秀,但也不过如此,尤其远道而来,皮肤就被吹得有些粗,一进帐被热气烤过就是两团小红脸儿,比不过他日常保养的细皮嫩肉;

……但为啥将军那么看重他呢?

也没听说这人有啥济世安·邦的才学啊,不就是一铁官吗?将军什么时候对工官们有这么大的兴趣了?

司马懿狐疑地盯着诸葛亮看来看去,就是没看出来这个抱着碗吃汤饼的年轻人有什么特别出众的地方。

……将军很爱说的那个典故,那个,就是那个称臧霸为“病诸葛”,称他为“小诸葛”的典故,跟诸葛亮没关系吧?

诸葛亮似乎察觉到了这一抹飘飘忽忽的目光,将碗放下时,还冲他笑一笑。

司马懿瞥了一眼那个吃得很干净的汤碗,以为这位小郎君已经用罢酒食,正准备开口时,诸葛亮说话了。

“还有吗?”他的声音清亮又自然,一点也不见羞怯,“再来些吧。”

有仆役拎着装汤饼的桶过来了。

看那个年轻人那双专注的眼睛就知道,他现在肯定是心无旁骛的。

“这些就够了,”诸葛亮将勺子放回桶里,冲仆役笑了笑,“多谢。”

……确实挺讨人喜欢的,但也没到那么讨人喜欢的程度。

……不确定,再看看。

抛开诸葛亮到底讨不讨人喜欢这事不谈,他赶着车队星夜兼程,每天戌时扎营,点卯即走这件事是很正确的,因为按照将军的估算,袁绍这一两日内就要发动进攻了。

她需要抓紧时间门给军队装备出一支针对马铠兵的枪兵,还需要尽量将最后的物资分配到各营。

袁绍这两三日的短暂相峙期不是留给她的,而是留给刘勋蔡瑁等人撤出战场的,因此这几日过去,他不仅会开始进攻,还会仗着兵多粮足,逐步切断柘城与外界的路线。

作为大将军的陆廉要在这顿饭之后继续整理她的思路,制订作战计划,其他人自然也有自己的事要忙,这顿工作餐自然是吃不了太久的。

有清秀美貌的少年侍从护着灯盏走过来,“帐篷已布置好,小人送孔明先生去休息。”

司马懿看看他的主君。

主君已经拿起一份战报,正准备读时竟又停了下来,“再吩咐人多送几桶热水去,还有细布澡豆那些,也一并送去。”

司马懿立刻做出了一个违反自己平时行为习惯的决定。

“我也送一送孔明先生吧。”

夜风其实不大,但侍从举着的不是火把,而是一盏豆灯,就不得不用手时时护着,穿行在营中的速度也有些慢。

这正好,吃过饭散散步,顺便探听一下虚实。

司马懿先问了诸葛亮几个小问题,比如他师从何人,治什么典籍,有什么高明见解。

“哦,我这人看书并不精熟,”诸葛亮很是坦率地说,“观其大略即可。”

……这个天被聊死了。

如果在司马家,哪个儿郎读书时来这么一句,那是一定要被父祖吊起来打的!

但司马懿还是没有放松警惕。

万一这人就是有什么他不清楚不了解的本事呢?

“兵法?”诸葛亮很困惑,“在下不擅兵法。”

……不确定,再问问。

“仲达兄说笑,”诸葛亮哈哈大笑起来,“在下于六艺也不过粗通,只有耕种时练出些力气,哪有什么武艺!”

……司马懿崩溃了。

“非在下心性好猜忌,”他很诚恳地告罪后才说出自己的真实困惑,“大将军常念起一位诸葛氏高士,在下仰慕已久……”

这个虽然没看出什么高明之处,但性情如清风朗月,坦荡得很让司马懿心生好感的青年听了这话,脸上忽然有了不自在的神色。

这种不自在一直持续到司马懿告辞,诸葛亮进帐。

帐篷里朴素干净,什么东西都摆放得整整齐齐,日常用具一样不缺,有厚实的毯子,烧热的火盆,不多时还有士兵抬了热水进来,方便他洗洗涮涮。

……诸葛亮心里更不安了。

将军待他一直很亲厚,自总角至今都是如此,即使而今已成了统领千军万马的大将军,还不忘记照顾他这些起居琐事。

今日听司马仲达说起,将军竟然还时时念着……

……他该怎么和将军说,他叔父前不久遇到一个很贤惠温婉的寡妇,二人情投意合,已经结为夫妇了呢?

清晨陆悬鱼还没吃完朝食,嘴里还在嚼着一片又老又韧的萝卜条时,有斥候跑进来报告,袁绍大军动了。

很快她的中军帐就挤满了人,包括但不限于主公和各路谋士、子龙和狐鹿姑、张绣和黄忠、她那一串儿武将、缺德的司马懿、以及诸葛亮。

在切换战争模式之前,陆悬鱼拽拽主公的衣袍,指了指那个末座。

“那个,”她说道,“那个是诸葛亮啊。”

“听你说过,是个好儿郎,”主公眯着眼看了一会儿,忽然又皱眉,“你营中士兵怠慢他了?”

“怎么可能?”

主公悄悄伸出一根手指放在袖子里,动作很小地指一指,“你看他眼下青黑的模样,一望即知昨夜没怎么睡好。”

“小先生是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文韬武略,算无遗策的人呢,”她信心满满地吹嘘,“必是有什么高明的筹谋,耗费了心神。”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