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嫁给暴发户以后(49)

作者:楚晚意 阅读记录

作者有话说:

①制度线:私设,指的是某个地方出现了灾情,超过了一定的数量不上报,处以抄斩罪行。

碎碎念:

沈晏衡:又要见家长了………[紧张脸]

第32章 太庙

听到姜姒语气深沉的提及涝灾, 沈晏衡也肃色了起来,他压下声音回:“我知晓了,此事回头说。”

凭他的直觉与观察, 他也知道涝灾这件事并不简单。

晚膳本来就该提前用的, 一行人也是因为等沈晏衡而耽误了一些时辰,唐府算得上是姑苏的名门大家了, 如今府上竟然还有点败落的意味。

不过这也没什么, 毕竟姑苏最近闹灾。

这时来人通报, 唐瑜从外面回来了。

他对姜姒的母亲宠溺有加, 所以对这个外甥女也尤其疼爱,唐月带着人来找他的时候, 他正在和七姑庙里的人商议祭祀一事。

听到姜姒远远来到姑苏,他便提前离开了。

回到了府上,唐瑜远远的就喊姜姒,“姒儿!?姒儿!”

模样自然是欢喜的。

饭后他们在大堂里探讨着什么, 听到唐瑜的声音, 都一致的循声看去,姜姒和沈晏衡连忙起身来。

姜姒迎了上去,勾着唇显着一个笑,“舅舅。”

“哎哟, 小姜姒还长高了, 出落得更漂亮了啊。”唐瑜笑弯了眉眼。

姜姒拘谨又谦虚道:“舅舅说笑了。”

唐瑜早年间是军中的一个副将,后来肩膀落了永久性的伤,就被迫离开军队回到了唐府,如今岁月已经将他身上的轻狂之气磨了去, 不过眉眼间的英气尚存, 颇有几分威慑力。

即便身穿绸缎马甲衣, 也能看出他那坚实的身形。

“姒儿,这位就是外甥女婿吧?”唐瑜一早就注意到了沈晏衡,毕竟他的身形放眼整个姑苏都少有,宽肩窄腰,身量高挑,相貌不凡。

姜姒点了点头,沈晏衡这才得空拜见了唐瑜,“沈晏衡拜见舅舅。”

唐瑜这会儿脸上的笑意也收敛了一些的,他点了点头,拍了拍沈晏衡的臂膀,说:“年轻人好体魄。”

“舅舅也是。”沈晏衡实在不知道怎么回唐瑜,竟脱口而出了这一句来。

唐瑜大笑了起来,并不觉得有所不妥,他往老夫人面前走去,然后拜见了老夫人,说:“母亲,孩儿回来了。”

老夫人“嗯”了一声,问:“月儿呢?”

“小月说要给她表姐买点西街的糕点,就没和孩儿一起。”

老夫人点了点头,然后对唐瑜说:“你外甥女婿是奉朝廷之命来姑苏处理涝灾一事的,有些事情我不好说,晚些你可以和姒儿他们一同说说。”

“孩子明白。”唐瑜点了点头。

两人说话是绕得沈晏衡云里雾里的,不过看着姜姒黛眉微微蹙起,他就晓得事情肯定不简单。

而唐瑜就转身对两人说:“姒儿,外甥女婿,和我一起到书房来吧。”

姜姒应下,然后上前去拜别了老夫人,沈晏衡急忙依葫芦画瓢跟着做,老夫人点了点头,慈爱的说了一声:“去吧。”

如此三人就向书房去了。

.

姑苏这个时间的天气果然是阴沉的,牛毛细雨已经落了下来,刮来的风都有些刺骨的冷,连沈晏衡都觉得那风贴在脖子上冷得要命。

他侧首去看姜姒,即便姜姒披着厚厚的斗篷,她也被刮到脸上的风冷得颤了一下,然后就轻轻的咳了两下。

唐瑜推开了书房的大门,然后转身去看姜姒,叹了一息说:“姒儿自幼身子不好,这个时候来姑苏,需得多加小心,莫要染上了风寒。”

“劳舅舅挂记,姒儿并无大碍。”姜姒又闷声轻咳了一下才说。

三人进了书房,唐瑜去点燃了书桌前的烛火,屋里是点了暖炉的,进来之后明显要暖和一些。

“你们二人来姑苏,其实我也是有点耳闻的,不过你们同行的应该还有一位吧?”唐瑜走到了书桌后面,拉开了抽屉问。

“是有一位的,不过现下他也去寻了亲眷,明日我们才一起去调卷宗。”沈晏衡说。

唐瑜点头,然后在抽屉里摸出了好几封书信和一套卷宗,他递给了沈晏衡,等沈晏衡上前接过了以后,他才说:“涝灾这事儿也有一段时间了,老夫人也一定和你们说起过了七姑庙吧?”

沈晏衡有些茫然的看了看姜姒,姜姒上前小半步说:“祖母提及过了,她说晚会儿会和我们说,不过舅舅既然在忙七姑庙的事情,应该知道的比祖母还多。”

“我的确是在忙七姑庙的祭祀一事,不过我毕竟是朝廷做过官的,他们也对我有所提防,我知道的也并不多。”唐瑜示意两人坐下。

沈晏衡就去扶着姜姒坐下了,然后他迫不及待的问:“那么舅舅,七姑庙到底是个什么庙啊?”

唐瑜坐到了他们面前去,然后示意沈晏衡将第一个卷宗打开,沈晏衡便照着做了,打开后里面是一副巨大的建筑图纸,最右边画的是牌匾,上面刻着龙飞凤舞的几个大字——七姑庙。

姜姒看着那些木材用料,监工人才,不由得悬起了心。

唐瑜适时开口说:“七姑庙可以说是姑苏近几年最伟大的工程。”

“里面供奉的是谁?”姜姒急切的问。

唐瑜很是赞赏的看了姜姒一眼,然后意味深长的说:“姒儿也看出不对劲了?”

“嗯。”姜姒应声继续说,“这幅图纸的每一处细节都不应该是民间普通的寺庙该修的,从木料石料和每处安排的监工人数,这都应该是太庙①才配享有的。”

“你说得不错,但是这庙里供的人却不是该享有太庙的人。”唐瑜语气突然重了一些。

沈晏衡表情严肃的问:“那……就是这个庙宇的名?也就是……七姑?”

“嗯,正是七姑。”唐瑜点了点头,然后问沈晏衡:“你一定很好奇这个七姑是谁吧?”

沈晏衡急忙点头。

“此事应该从三年前说起。”唐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思考应该从哪一天说起。

“那是一次很大的雨,这么多年我从未见过那么大的雨,短短一晚上……”唐瑜指着地面说:“就这,我们的府上都积了一寸多的水。”

“所以更别说在江河边的那些人了,偏偏这样的雨一下就是三天,到第三天的时候,所有人都慌了,有人说是那江里的龙王发怒了,要向龙王供奉一个妻子才能平息他的怒火,而这件事不知道是谁传出来的,一传十十传百,受难的百姓们开始自发组织祭祀,他们看中了南街那个老乞儿的女儿,为了把她抢过来,他们打死了老乞丐,把他的女儿送进了江里……”

姜姒皱起眉头,沈晏衡轻轻的握住了她的手,予以安慰。

“后来呢?”沈晏衡问。

唐瑜叹了一口气,“后来?祭祀第二天后,果然雨停了,而洪水也渐渐褪去了,这时有人想到,应该找到那个最开始提起祭祀的人,因为他镇上的人才能得救,很快他们就找到了那个人,那个人是一个会巫术的年轻女人,带着一个奇怪的面具,她说她叫七姑,游历至此,见状不忍才窥探天机,得出此道法,见她要走,百姓们就拼命留住她,说愿意修建庙宇供奉她,乞求她护我们一方平安。”

话到这里,姜姒忍不住讽道:“怪力乱神,无稽之谈。”

“姒儿你这么想自然是因为你没见过那些。”唐瑜意味不明的笑了一声,反而勾起了两位年轻人的好奇。

沈晏衡就迫不及待的问:“您是……见过了吗?”

唐瑜咳了一声,身子往前趋了一些,两人也有些配合的俯身。

结果唐瑜呵呵一笑,“我没遇到过。”

两人几乎是同一时间挺直了腰身,同是一副无奈的模样看着唐瑜。

不过唐瑜接着又说:“我虽然没见过,却也有人见过了。”

“听新街那边的那个卖豆腐的李老二说过,他曾经见过七姑发怒,当时她面前那个水池里的水,腾腾腾的往外面冒,天都变色了。”唐瑜说得绘声绘色,仿佛是他经历过的事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