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情女配她支楞起来了+番外(97)

王建业黑着脸:“你的火烧太小了,冻感冒了去医院打针,更花钱!”

林秀芬刚想说话,门口突然响起了尖利的叫骂声。王建业仔细听了听,脸色更黑了,堵门骂街的正是他亲妈吴友妹。

“哦,自从我订做了暖桌后,她每天都来。你习惯就好。”林秀芬好心解释。

王建业哽住。说真的,从退伍到现在,他感觉自己越来越没办法理解亲妈的脑回路。家里人搞个取暖的桌子有那么罪大恶极吗?他仔细想了想,起身走到外面,无奈的对吴友妹道:“妈,大冷天的,你站在风里不冷?”

“我又没养个好崽,冷死算了!”

王建业耐着性子道:“冻感冒了不是你自己难受?你要是喜欢秀芬的桌子,我给你弄个一模一样的。”

吴友妹冷笑:“谁稀罕那短命鬼的桌子,一日日的浪费那么多炭,我等着老天来收她!”

王建业心里开始烦躁了,货车司机的高工资可不是白给的。风险大、工作强度更大,即使以他的体能,出一趟门也觉得疲倦。尤其是冬天,有些山道已经结冰,开车更要谨慎仔细,否则稍不留神必然车毁人亡。可不是谁都有王建英死里逃生的运气的。

因此,除去常规的劳累外,心理压力也是造成疲倦感的主要原因。然而从他当司机以来,几乎没有一次假期能好好休息。吴友妹永远在没事找事,弄得他身心俱疲。亲人之间的感情既深厚又脆弱。血浓于水的羁绊不可能轻易斩断,可王建业心里也是有怨的,并且在不知不觉间,越积越多。

王建业脸上快速闪过的一丝不耐没逃过吴友妹的眼,她登时像疯了一样扯着嗓子在泥地上打起滚来。高亢的哭嚎如魔音穿耳,林秀芬长长的叹了口气,有些农村妇女吧,确实特别的欠打。

今天天气很好,是山区冬季难得的大晴天。时值午后,绝大部分社员们都在室外晒太阳。因为在南方的冬天,很多时候潮湿阴冷的屋内比屋外更冷。而此时实在没多少娱乐。因此吴友妹一开嚎,闲极无聊的社员们自然而然的聚拢了过来。

人越多,吴友妹惯例越来劲。哭诉从王建业讨了老婆忘了娘到控诉他不讲手足之情,他大姐怀相不好,人瘦得脱了形都不去探望。引得社员们七嘴八舌的数落起了王建业。

王建业冤得飞起!他刚进家门,他姐怀相不好他上哪知道啊?最气人的是,他一扭头,看到林秀芬居然搬了个凳子坐在了院子里,晒着太阳嗑瓜子看戏。

王建业:“……”

30年代的物资匮乏到令人发指,林秀芬手里珍贵的葵瓜子还是陈海燕给的。没两下葵瓜子磕完,她又刨出一袋代栗子啃了起来。代栗子是板栗的近亲,但是品质比板栗差多了。果子只有指甲盖大小,剥起来十分困难。唯一的优势在于体积小,比板栗耐存储且廉价。经常作为农民冬天蹲火桶时的小零食。

刚开始挑嘴的林秀芬特别嫌弃,因为她不会剥。笨手笨脚的搞出来一个,累一身汗。等时间长了,掌握了剥壳的技巧,她就真香了。咔一个、咔又一个。看个戏的功夫,地上撒了一片的代栗子壳。简直惬意极了。

哪怕吴友妹借着长女身体不好的缘故,强行抢走了王建业特意带回来过年的金华火腿的边角料,她的表情都没有丝毫变化,依旧高高兴兴的观赏着王建业的狼狈模样。

心里还很不厚道的想:好孩子,姐在帮你啊!等你能狠心锤死自己的傻逼亲妈,从愚孝中挣脱出来,你下一段婚姻不就顺了吗?

林秀芬感觉自己胸前的红领巾更鲜艳了呢!

几番眼神官司下,王建业脸都被气紫了!隔着半个院子,他遥遥的指了指看笑话的林秀芬,无声警告,你给我等着!

就在此时,大队里的大喇叭骤然响起。非年非节的,众人不由愣了愣。随即听见王世虎的声音从大喇叭里传来。

“咳,注意一下,注意一下,林秀芬有挂号信,快来大队领信。”

众人的眼光唰地看向了王建业,因为社员们都知道,邮递员除了送信之外,还可以送包裹单。之前王建英给陈海燕买了好多东西,都是邮递员先送的包裹单,然后陈海燕去县里取包裹。

哎呦哟,说起王家兄弟疼老婆,那真是长坪公社的头一份。将将入冬,陈海燕已经穿过三套不一样的棉衣了。什么头花、头绳、小皮靴更是看得人眼花缭乱。难道王建业也跟堂弟学会了瞎哄老婆乱花钱?

吴友妹嗷的一嗓子哭了出来,像得了肠梗阻似的,躺在地上打起了滚:“你要敢学王建英个败家子,我今天死给你看!”

第77章 上报纸

带着老婆在外围看热闹的王建英:“……”他家大伯母怕不是有点大病,分家几百年了,我疼老婆关你屁事?不过……王建英隔着人群,冲着王建业挤眉弄眼,兄弟,你也学会了啊!

唯有王建业一头雾水,他又不是重生的,不知道后世商品发达成什么样,自然跟时下绝大多数人一样活得特别抠门。即使真的在外地买了东西,也绝对是能自己背的绝不浪费邮费。包裹好几毛钱呢!

林秀芬听到大喇叭喊自己的名字,丢开手里的代栗子走了出来。有几个老人看见了她,纷纷劝道:“秀芬,我们乡里人,过日子要节俭些。年纪轻轻手松得很,老了怎么办呢?”

林秀芬朝天大大翻了个白眼:“你们又知道我买东西了?”说毕,顺便瞪了王建英一眼,都是你个王八蛋在七十年代搞网购,把大家伙的思路带偏了,给我找麻烦不是?

懒得理会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林秀芬拨开人群,径直往山下走。奈何现在并没有什么隐私概念,社员们好奇王建业给林秀芬搞了什么回家,饶有兴致的跟在她身后。并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议论着。

“怪不得王建业吧?每次带回点子东西,他老娘都要抢走。他不用邮寄的,落不到他老婆手里。”

另一个人撇嘴:“那他怕不是傻宝?我们乡里又不是城里,没得门牌号。哪个包裹到了不是大喇叭喊?一样被抢好不啦!”

“唉,王家两婆媳,没一天安生的。”

“那是吴友妹太厉害了些。”

“林秀芬就不厉害了?”

悉悉索索、悉悉索索……林秀芬躺着都挨了舆论的五十大板。所以说舆论有个屁的监督作用,正经事不干,起哄架秧子属第一。林秀芬心中嗤笑,加快步伐,三两步走到了大喇叭的办公室。王建业跟了进来,欲言又止。

林秀芬没理他,径直走向了等在办公室的邮递员。挂号信理论上得有人签收,但实际执行的时候,扔到大队要人代签即可。毕竟邮递员骑着自行车翻山越岭的,这个也等那个也等,肯定完不成任务。于是代收成了常态。而今天邮递员之所以耐烦等在办公室,纯属好奇!

真的,他快好奇死了!

邮递员当了半辈子,他还是第一次看见报社发挂号的信给个人的!30年代不时兴投稿,于是邮递员一路上都在猜测——到底是哪个有钱人一口气订那么多报纸?不要钱的吗?

林秀芬走到桌前,也被桌上厚厚一沓信封吓了一跳!不是,她一稿多投到处水文,是想广撒网的,可这一网也捞的太多了吧!

她一本本翻过去,《湖南日报》、《湖南妇女报》、《湖南工人报》、《长沙日报》……最离谱的是居然还有全国发行的《青年报》!我勒个去!全都是赫赫威名的啊!

林秀芬深吸口气,接着往下翻。本地几个名不见经传的报纸略过,她记得自己有投《人民日报》来着。这要是登刊了,她可以吹到下辈子有木有!

然而,《人民日报》并没有鸟她。咳……《青年报》已经很香了!知足常乐、知足常乐!

就在林秀芬哗啦啦翻邮件时,社员们已经团团围住了邮递员,纷纷问询林秀芬到底买了什么东西。邮递员连忙解释道:“不是衣服鞋子,是报纸!”

潇湘碧影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