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公主殿下是朵黑莲花(271)

作者:三一零白月光 阅读记录

一共四块玉石,一块存于京中玉石世家云家,而另外三块,如今还存放于宫中的藏宝阁中,不曾动过。

只是没想到十年过去了,到底是又发了一次大水。

沈千昭微微一怔,“你的意思不会是说,这个明乙身上的环佩,就是那批玉石?”

乘风扬唇笑,“殿下聪明。”

沈千昭眉头紧蹙,倘若明乙身上的环佩,确实是那批玉石,那就代表,有人私采矿石。

她记得,就是因为采矿之地,距离修筑河堤之处太近,所以父皇才不同意开采。

一旦开采,势必影响河堤...

如此一想,沈千昭心中的不安感加剧,难道说,济北的这次水灾如此严重,并不完全是天灾,亦是人为?

“你如何确定?”

乘风:“那批玉石之所以罕见,便是因为色泽质地,都与一般的玉石不同,以色黄正而骄,润如脂者,那种晶莹剔透,质地细腻的感觉,我就是摸过一次,这辈子都不会忘的。”

旁边的宋怀解释道,“乘风以前办过一桩案子,与有名的玉石大家云老打过交道,对玉石颇有研究。”

云家将那块陛下赐下来的玉石视若传家宝,另外三块又在宫中。

这明乙身上的这块的来历,可就值得细细追究一番了。

沈千昭了然,“看来明日这春香楼,是非去不可了。”

玉石,河堤,十年两次水灾,灾粮,刘刺史,明乙,万民书...

她隐隐觉得,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都像是被一张网牢牢圈住,只待揪出一角突破口,一切便能明了。

...

深夜,牢中。

一道黑影立于牢房门口,戴着斗篷,牢房里,沦为阶下囚的刘刺史满眼猩红,“求你转达大人一声请他救救我!我真的不想死啊!”

男子冷笑一声,“大人早已说过,万事点到为止,你们却如此不知满足,还让元琛有机会将那万民书送了出去,如今被东厂的人盯上,你觉得谁还能救得了你?”

刘刺史紧紧的抓着牢房门,心知,自己已成了废子...“不!这都是因为那个元琛,他不识抬举!十年前...”

“刘生。”男子眸眼半眯,透着几分危险的杀意,“十年前大人奉圣命监督修筑河堤,工期,预算,皆无不妥,你可要想好了再说。”

刘刺史指甲紧紧抠着牢房门,用力至极,以至于指尖泛白。

“念在往日的交情上,你的妻儿,大人会妥善安排人照顾,刘大人,你是个聪明人。”

刘刺史脸色苍白...

牢房空荡荡,云层遮蔽,就连一丝月光,都没能照进牢房中。

次日清晨,守牢门的老头带着人进来送饭,却见刘刺史倒在地上,墙上血书:下官认罪。

“快来人啊!”

“不好了!刘大人撞墙自尽了!”

第236章 绝对不能带个拖油瓶

“哈...哈秋!”

谁又在念叨我...

谢临揉了揉鼻子,翻了个身,“小铮儿,渴。”

桌上,正安静看着书的薛铮闻言,放下了手中的书,端着茶水小跑着送到谢临面前。

谢临连喝了三杯茶,这才觉得舒坦了些,将水杯递还给了薛铮,心安理得的翻过身准备继续睡。

薛铮却伸手推了推他,“我们不去找姐姐了吗?”

他不明白,明明前几日一直在赶路的,为什么现在反而停了下来。

谢临摆摆手,“乖铮儿,让哥哥再睡会儿,醒来咱就收拾收拾进城。”

这沈千昭几人也不知道腿是怎么长的,跑得那么快。

在薛铮的一再“坚持”下,谢临无奈,只好带着个小拖油瓶,继续赶路,途径河县时,才总算停下来,准备在此过夜。

进了河县,谢临发现,这处的灾民,似乎比其他地方的要多许多。

点了壶小酒,两道小菜,两个馒头。

谢临抓起馒头刚准备咬一口,就听见邻桌三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在讨论着河县的事。

“俺不管!俺老沙这条命就是元大人救回来的,天王老子要杀元大人,俺就第一个冲在前头不同意!”

“嘘,你小点声,让人听见还以为你要去劫狱呢!”

“大点声又怎么了!这河县里,这么多百姓,谁不想救元大人,是只有俺有这想法吗?”

谢临环顾四周,这时才发现,好些个人都垂着头,时不时摇头,似乎为什么事而烦忧。

“客官,来,您的酒。”

小二的端着酒壶放下,刚准备走,却被谢临拦了下来。

“小二哥,敢问这河县是发生什么事了吗?”谢临好奇问道。

小二摇头,“没事,客官,您慢...”

话未说完,谢临便往他手心里塞了点银子,“你就给说说怎么回事,我这人就是好奇心强,光听着听不明白,心里头难受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