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后,死男人回来了[六零](368)

作者:一寸墨 阅读记录

谢三婶家今天搬回自己屋,大家还是很羡慕的。

纷纷说着恭喜的吉利话。

一个村的,关系都不错,不会有谁在这种时候不开眼。

好听的话都说过一轮后,大家的视线才落在了沈氏身上,谢二婶更是直白道:“大嫂,太好了,我都没想到老宅还能拿回来。”

她两个儿子都在省城,虽然根还在谢家村,但按照当年的政策,她家的房子也是封存了的,每次回村,都是住老宅,跟谢三婶他们一起住。

不过谢二婶因为两个孩子忙,她回村也少,回来一趟住的时间不久,也就没觉得有什么麻烦。

但此时见到谢三婶跟沈氏都拿回了自家房子,她多少还是羡慕的。

沈氏能猜到谢二婶的心思,解释道:“这也是按照政策归还回来的,要是没有这样的政策,老宅我们暂时也拿不回来,得感谢党。”

昨天她没有上山,县里来送文件时是她接的,接了文件,老宅就真正归还给他们家了。

趁着县里来人,沈氏跟村长把老宅后面封着的第二进院子上报登记,这样一来,老宅才真正完整,地方宽了,谢二婶昨天就带着小孙子乐乐住进了老宅客房。

沈氏的解释戳了不少人的心思,有人小声问道:“也不知道我们家以后能不能恢复原样,我家孩子多,现在快不够住了。”

“还是就这么住着吧,别心急,等以后政策明确再说。”

“是啊,云峥家是因为云峥是归国人员,有政策优惠,我们其他家可没这样的待遇,都先等等,等看看今后的政策再说。”

“反正都这么住了快十年,也习惯了,没有必要急于一时。”

大家虽然羡慕谢云峥家拿回了房子,但也没有眼红,反而是各个都很理智。

这样的理智是宋静姝欣赏的。

他们家能拿回部分房产,那是因为确实有这样的政策,村里大家还是不要有变动的好,十年期间谢家村肯定也会有影响,还是谨慎一点的好。

幸好大家羡慕归羡慕,但都还非常理智与谨慎。

宋静姝没有参与沈氏她们的聊天,而是旁听,听了一会,她才发现好像没有见到谢若兰一家。

杜旭昨天下葬,白事从简,按照规矩,谢若兰一家算是已经除丧,出了丧,暂时还不好去别人家,怎么连自家都不见人影。

宋静姝瞬间就想得有点多了。

毕竟原主曾经的寡妇遭遇让她印象深刻。

杜旭在时,是做劳力的好手,有他干活,他们一家就算是住在娘家,娘家人也不会说什么的,但此时杜旭不在了,谢若兰一看就是不怎么会干活的人,这样一来,还带着两个小孩,会不会……

宋静姝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谢三叔一家人。

到得还挺整齐,人人脸上都因为住进自家房子一个个喜笑颜开。

一看就是心情不错。

宋静姝的视线在院子里找了好一圈,又一直没听到谁说起谢若兰,干脆伸手扯了扯沈氏的衣服下摆,等沈氏转脸过来,她才小声说了一句:“妈,若兰姐跟两个外甥怎么没有看到。”

不是她不当场发火,是不了解这边的情况。

要是有什么顾忌,她这边乍然开口问谢若兰可能会不太好,她才先问沈氏。

真要有忌讳,沈氏会告诉她,要是没有什么顾忌,由沈氏这个嫂子开口也比她开口好,她要开口,可能就驳了长辈的面子。

沈氏来了后一直跟大家说话,还真没留意到谢若兰一家,听到儿媳的话,视线扫过院子,脸色有点沉。

“婉云,怎么没见若兰跟两个孩子?”

沈氏的问话一出,大家立刻停止了说话声。

看来这个现象不是沈氏一人发现,大家之前因为亲疏关系没好开口问谢三婶,但沈氏一问,大家都看向了谢三叔与谢三婶。

正常来说,谢三叔家今天这样的热闹谢若兰一家是应该到场的。

谢三叔两口子没想到这种情况下有人关心谢若兰,但开口的人是沈氏,俗话说长嫂如母,他们还真不能发脾气。

“大嫂,是若兰那孩子不想影响家里的搬家,今天才没有露面。”谢三婶脑子转得快,见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一家人脸上,赶紧解释了一句。

宋静姝听到这话心情更不好了。

这样的话一看就是敷衍,也不知道是谢三婶两口子的意思,还是家里儿子、儿媳都参与了,她看了一眼没说话的沈氏,开口问道:“三婶,若兰姐现在在哪?”

所以人的视线集中在了宋静姝的脸上。

不少人经过几天的相处,都知道宋静姝不像外表这么温和,面对她的出头,大家都很理解。

谢三婶是有点怕宋静姝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