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后,死男人回来了[六零](369)

作者:一寸墨 阅读记录

比对沈氏这个大嫂还要怕,毕竟宋静姝怼过她几次,每次怼她的时候一点面子都不留,虽然两人有着一点合伙的情谊,但她还真是虚宋静姝。

谢三婶不敢不回答宋静姝的话,脸色有点红道:“若兰他们在村尾的空屋。”

宋静姝瞬间站起身,她没想到杜旭死后,谢若兰连回娘家的权利都没有。

“静姝,你听我解释,真是若兰自己不愿意一起搬过来的,她说杜旭才过世,他们母子几人是重孝,这种时候不适合跟我们一起搬家。”

谢三婶被宋静姝的起身吓到了,吓得赶紧站起身解释。

“三婶,我们谢家村就没有这种说法,什么重孝不重孝,姐夫下葬了,孝期就结束,不必要再跟解放前一样,不然那就是犯错误,要挨教育的。”

宋静姝不知道是谢三婶两口子嫌弃谢若兰此时的身份,还是几个弟弟不知好歹,她干脆试探一句。

“现在确实没有重孝不重孝的说法,是若兰那孩子自己想轴了,我也没办法,我也劝过她,她自己不愿意来,我们又不能错过搬家的时辰,只能先搬过来了。”

谢三婶也难受。

谢若兰可是她的第一个孩子,俗话说,第一个孩子与最小的孩子最得母亲挂念,大女儿年纪轻轻守了寡,她当娘的哪里会好受。

她也想多帮衬帮衬谢若兰,但他们今后可是要跟儿子生活的。

小事谢三婶觉得自己可以压制住几个儿媳,但这种略带着一点迷信气运的大事,她也不得不顾忌,她更知道大女儿今天没有一起搬过来哪里是重孝这种借口,分明是被受了气。

五根手指,有长有短,她也是实在没有办法。

看着谢三婶眼里闪过的痛惜,宋静姝明白了原因。

谢家村再和睦,但也不可能绝对和睦,各家多少还是有点阴私的。

宋静姝明白了原因,也没法埋怨谢三叔跟三婶,心中虽然还是不舒服,但也不会再表露出来,笑了笑,说道:“若兰姐大气体贴父母,三叔三婶好福气,生了个好女儿。”

“可不是,婉云真好福气,有这么体贴的女儿,是前世修来的福。”

“婉云今后可要对若兰好一些,你家这么多年的活大部分都是杜旭在干,人不在了,可别寒了闺女的心。”

“是啊,若兰不容易,以后我们都要多帮衬一点。”

众人也从宋静姝与谢三婶一问一答中搞清楚了原因,看了一眼谢三婶三个低垂着脑袋的儿媳,心里都门清。

有的时候家里和不和睦,其实儿媳占比非常大。

谢三婶见宋静姝揭过不再提谢若兰的事,松了一口气,但心里多少也不太得劲,搬家的喜悦少了不少。

确实就像大家说的那样,她家大女婿多年来比亲儿子做得还要好,人才刚死,几个儿媳就给新寡的女儿气受,她这当娘的能高兴才怪。

宋静姝一家没有在谢三婶家久坐,看时间差不多就跟着村里人离开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家四口除了朵朵叽叽喳喳分享米馃子的味道,其他三人都有点沉默,好半天,沈氏才小声说了一句,“你们得帮帮若兰。”

她今天在老三家看清了老三那几个儿子。

跟他们的老子一样,都是老实人。

但老实人也有老实人的坏处,那就是容易被媳妇拿捏,要是媳妇是个懂事理的,家里还能和和睦睦,但凡有一点小心思,都住不到一起。

宋静姝与谢云峥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听到沈氏的话,两人对视一眼,宋静姝才开口说道:“若兰姐还是彻底跟三婶一家分开的好。”这也是她没有在谢三婶家发火的原因。

“为什么?若兰一个弱女子,还带着两个孩子,兄弟要是不帮衬,难道真要改嫁找个男人来帮衬?”沈氏不同意。

“妈,谁说没有亲兄弟帮衬若兰姐就得改嫁?”宋静姝哭笑不得地看着沈氏,“只要若兰姐自己不想改嫁,就没有谁能让她改嫁。”

“那怎么办?”

沈氏很喜欢若兰那孩子,心急得不行。

“若兰姐原本就是外嫁的女儿,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之前一直住娘家,很大因素是因为姐夫在,姐夫劳力足,又能帮衬家里,所以三叔一家才接受他们久住,此时……唉……”

宋静姝叹息一声,这就是典型的人走茶凉。

没了价值,谢若兰跟两个孩子又都成了负担,就被兄弟媳妇嫌弃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都过得穷苦,都想多给自己考虑后路,不然真要遇到缺粮的时候,谁生谁死,到时候考虑的就是人性,还不如早点把事解决。

沈氏算是看出儿媳与儿子早有成算,才没有那么激动,理智道:“静姝,你就说,我们该怎么帮若兰一家?”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