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又在偏宠小娇O啦(47)

作者:月坠明夏 阅读记录

*

因为临近考试,林霁云便彻底安心在家复习备考,自从拜访了白宗甫老先生,林霁云心里踏实了不少,再也没有面对考试惶惶然的焦虑。

在望台山的那两天,老先生给他的启发很大,帮他修改了以往的作答思路,让林霁云对题目都理解开阔了不少。

现在林霁云只要看到题目基本都能在心中默默剖析出该如何破题了。

这种宏观上的掌控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终于到了太学入学考试,入学考共有三科,分上午和下午进行,一天就能考完,第三天就能出结果。

林霁云和小表弟一起坐马车去太学,这次考试共设有二十个考场,每个考场有五十余人,竞争不能说不激烈。

林霁云和小表弟分到了不同考场。

上午考的是帖经和试义,林霁云觉得试义的难易程度还好,帖经倒是有点难,应该是自己没背诵熟练的缘故,毕竟复习的时间太短了,等晌午考完出来,小表弟闷闷不乐,烦恼的原因却和林霁云相反,觉得帖经简单,试义有些难。

林霁云已经不会被别人的状态影响了,何况都已经考完,再后悔也没用,他拍了拍小表弟,让他放轻松点,努力准备下午的测试。

下午考的是论策,林霁云觉得有些棘手,考试时打了两次分析的纲要才敢下笔。

与此同时,张元良正陪着皇帝在考场四处查看,他也不明白为什么从来都不管这些的陛下,今天兴致竟突然来了,说要过来看看这些国之栋梁。

张元良只能作陪。

他们在考场绕了一圈,最终停在了十一考场的窗外。

见陛下在此驻足了足足一炷香还多的时间,张元良惊奇,不知道什么能吸引陛下如此,他顺着陛下目光望去,看到之后表情有些疑惑。

这个角度并不能看到考生的脸,只能看到背影,再细看看,陛下好像盯着的是个考生的……木簪?

这木簪平平无奇,街上几文钱便得一个,有什么好看的?

张元良百思不得其解。

作者有话要说:

一更,今天加上免费章已经写了七千的更新,实在写不动了,明天我再来补入v的二更和三更~啵啵~

第22章 二更

下午考完策论, 林霁流接林霁云和张慧安回家。

马车上张慧安有点沉闷,太学入学考试确实如同老师说的那般,不是泛泛之辈可以随便考上去的, 他紧张备考了这么久, 结果却不太如意, 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考上。

林霁云考完轻松了不少,本来想趁着放榜前带小表弟好好在京城玩, 结果见他这么沮丧, 也不好说去玩的话,只好安慰道:“考完就过去了,发挥自己正常水平就好, 其他也不是我们能左右的。”

张慧安长长叹了一口气, “来了京城才知道,果真是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考太学也真不容易。”

过了一会, 他又道:“今日同场的考生说陛下好像来太学了, 可惜我没见到。”

提到陛下,林霁流觑了林霁云一眼。

林霁云专心考试,也根本没见到,见三哥看自己, 更是无辜。

他连忙道:“看错了吧, 陛下就从没去过太学。”

“陛下的穿着都是御用的,怎么能认错,况且又是张元良先生亲自接待的。”张慧安对传闻很是相信, 说到这个, 他精神总算振奋了一点, “太学怎么说也是皇家学苑,陛下当然会来啦,什么时候能见见陛下就好了。”

普通百姓对皇室又很深的崇敬,但林霁云对君颉本人没有,实在是无法和表弟同感。

但他想起之前听到君颉登基后的种种功绩,又能理解了一些。

他道:“以后总有机会见的。”

张慧安以为林霁云说的是入朝为官,每日上朝必然能见到陛下,想到未来,他总算心情好了一点。

*

考完试后两人也不用温书备考了,林霁流和林霁云趁这个机会带着二舅一家在京城好好逛一逛,吃了不少本地特产。

到了太学放榜日,终于传来了喜讯,林霁云和小表弟张慧安全都考进了太学。

太学按照入学成绩分为‘天地人’三个班,各班又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班,林霁云在天字丙班,张慧安在地字丁班。

太学入学竞争如此激烈,能考上便是大大的喜事。

二舅一家来京城便是为了表弟入学之事,如今考上便也放心了,家里还有秋收,二舅不在的这些日子全靠大舅一家忙碌,如今是再也耽误不得,放榜第二天就离了京,让小表弟留宿在林府中。

林霁云也终于腾出时间来赶稿了,前些天备考,他的话本一个字未动,还是月初的那三千字,这两天紧赶慢赶,好不容易在开学前写了一万多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