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灵泉回村种药+番外(350)

作者:村里的一枝花儿 阅读记录

这道菜在家很少做,李水琴说又酸又辣,吃多了肚子跟着火一样。

“禾花鱼弄干净了,还有什么没弄,我来。”张清让把鱼拿到厨房,手套+围裙,很接地气。

乌桃先用葱姜水给禾花鱼去腥,往里加了点盐增味,面糊已经调好了,“菜都弄完了,烧火吧,我把鱼炸了。”

“鸭掌炸了?”

“嗯,在桌上,看看起虎皮没有。”有时候炸不好,虎皮起都不是很漂亮。

张清让过去看,泡在冰水里的鸭掌颜色金黄,表皮已经起皱,“起了,很成功。”

“那就行。”

把调好味的禾花鱼倒进面糊碗搅匀,每条鱼都裹上面糊,等锅里都油温升高,筷子头放下去会气泡了再放禾花鱼。

这是之前炸鸭掌用过都花生油,没换新的。

炸过东西的油只要不是特别浑浊,实在吃不了的,都会反复用,谁家也没奢侈到拿油当水,用过一次就直接倒掉,浪费可耻。

油锅呲啦呲啦响,用自家种的花生炸出来的花生油本来就香,炸好出锅表面一层金黄的脆皮面糊,没有裹很厚,炸透后只有薄薄一层,用筷子轻轻一拨弄就酥的往下掉,咬一口嘎嘣脆,很好吃。

乌桃被烫的直呼气,“唔!好吃,你尝尝。”挑了一条新的吹了吹才喂给负责烧火的张部长。

连鱼骨头都炸酥了,“大厨的水准。”

乌家庄的鱼向来没什么土腥味,不管是清蒸、红烧、油炸还是干煎都很好吃,去年村民捞自家鱼塘的鱼卖到外面,获得一致好评,今年开春就连那些荒废很久的小鱼塘都有人跟村委会承包来养鱼,养禾花鱼的村民也比去年多一倍,唯一担心的就是夏天雨季稻田积水,禾花鱼会跑掉。

今年往三岭塘放鱼苗的时候李水琴也担心,找人看过底下那道堤坝,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加固一下。

乌桃自己倒是看得开,完全不担心。

张清让也不知道她怎么打算,洪涝灾害是不可控的,只能提前防御,南桂县这边每年都有村子遭殃,去年受害的就是再往下的两个镇,水位上涨把街道都给淹没了,好在居民都有经验,看情况不妙就往高处跑,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今年雨水很多,从初春就密集的下,量不大,可老这样也烦人,乌家庄的梅雨天还不算严重,可能跟这里的地势有关,没有潮湿到衣服晾在外面好几天还在滴水。

这种天气有坏也有好,很多菌子和野菜就喜欢在这时候冒头,有去年在村市就很受欢迎的鹿耳韭、香椿芽、百花菜、山麦菜、蕨菜、马齿苋、野香菜,这些就算放在以前村民也不怎么吃,现在采摘也是卖给外边的人,要不就是煮熟了喂猪。

田埂水沟里还长着很多水芹菜,这个以前也是割回来喂猪的,今天乌桃还在三岭塘摘回来一把,只要嫩的,把叶子摘掉留下青绿的梗,切小段,跟肉丝一起炒很好吃,味道像普通芹菜,但没有那么冲,口感清脆,没有其他野菜那种苦涩,做起来也不麻烦,不过最好还是提前用浓盐水泡过,防止里面有小蚂蝗或者其他寄生虫。

不管什么野菜,在她家就是尝个鲜,不会总摘回来吃,日常吃最多可能就是百花菜和鹿耳韭,前者打汤方便,后者煎蛋很香,除此之外其他的都很少吃,李水琴说野菜大多性寒,不宜多吃,尤其是女孩子。

今天这个水芹菜也是头回吃,洗的时候李水琴还怀疑能不能吃,因为村里从没人吃过。

乌桃解释:“不仅能吃,其他地方还有人专门种植,卖很贵的,批发价都4块钱一斤,以后让村里的人多种点卖钱哩。”

冰箱有牛肉,水芹菜炒牛肉也是一绝,出锅后乌桃先夹了一筷子给不信这东西能吃的李水琴试了试,收获的评价是:“是有点像芹菜,脆脆的还挺好吃。”

“我是你亲女儿,能骗你么。”

“4块钱一斤也太贵了,抢钱啊。”想不通那些城里人怎么那么爱吃野菜,在村市抢购野菜的也是那些城里来的游客。

“物以稀为贵嘛,在农村泛滥成灾的东西,在城里可能很难买到,加上运输、季节性这些问题,价格自然就高,4块钱一斤野菜在我们看来很贵,但这4块钱在城市都买不到一杯奶茶,这样一算就不觉得贵了。”

她对一些货品的定价也很贵,比如漆树茶、松茶、山茶油、银山宝、黄金米、石斛、灵芝、天麻……包括她家的鸡鸭鹅鸽、蜂蜜、瓜果蔬菜等等,都比其他村民卖的贵,也不是没人说过定价奇高,可谁让她家的东西就是好,这个价钱她还觉得低了呢。

做好的菜都先端出去了,现在这个天也不用怕菜冷掉。

上一篇:七年止痒 下一篇:山川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