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灵泉回村种药+番外(352)

作者:村里的一枝花儿 阅读记录

菜馆的药膳是跟小医馆合作研创的,资质齐全,不怕被人恶意举报,而且很多来吃过的游客反馈说有效果,现在十三叔公和他的徒子徒孙就专做药膳,家常菜已经很少出现在菜馆,实在想吃就去村市买两把菜自己回家做吧,又不难。

药膳的种类很丰富,从主食到点心,还开发了中药奶茶,原材料都是本村的,以至于今年春季采收的药材对外售卖的数额减少,方图这个小老头在微信上一个劲叨咕乌桃不厚道。

“桃姐,尝尝新出的老红糖珍珠奶茶。”菜馆的小服务生热情安利,他不是全职员工,是周末放假回家的学生过来兼职帮忙的。

乌桃跟张清让从县城办完事回来就到菜馆蹭吃蹭喝,关系户,不用排队,十三叔公单独给她留了个僻静的位置,用一道竹帘跟大堂隔开,外面人声鼎沸,都是进村的游客,堂食之外还要打包。

乌桃嘬了口奶茶,手工搓的红糖珍珠软糯弹牙,用本村的甘蔗熬出来的红糖甜而不腻,木薯粉跟红糖融合得很好,让人越嚼越起劲,听小服务生说还有游客想单独买红糖珍珠。

“怎么样?”她问张清让。

“好喝,奶茶的口感很特别,不像外面卖的那种牛奶做出来的口感。”她仔细品了品才说,乌家庄的东西几乎没有难吃的,就算是那些看上去匪夷所思,吃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从其他县城外面的牧场订购的水牛奶,跟寻常奶牛的奶有点区别。”

她拿起小服务生留下的菜单,奶茶还在研发中,种类不算多,其他饮品倒是丰富,连玉米须都用上了,难怪这几天老有小孩子拔自家玉米地的玉米须。

玉米须茶有利尿、消肿等功效,本地人也喜欢拿它煲糖水。

“给我看看还有什么新奇东西吃。”两人在里面挨着脑袋研究菜单。

大堂外面的客人走了一批又来一批,门外还有很多在等叫号,不少来小医馆看病的人住在村外的民宿或者镇上的旅馆,没条件自己做饭,也都会来这排队吃饭,不想排队的也可以去外面随便找家餐馆、米粉店对付一口,不过既然到了乌家庄,总要尝尝这里的药膳,那么多患者现身说法,名头那么响,说不定真有奇效。

药膳的定价很合理,没有贵到普通人吃不起的程度,每道药膳的后面都会有小字说明:适合人群、禁忌人群等等,拿不准自己能不能吃的也可以问,一般服务生都会推荐老少皆宜的那几道膳食。

“那个,麻烦问一下。”叫住服务生的是一家三口,等了半天才叫到自己的预约号。

宝妈谨慎的看完菜单,不知道该怎么点,这趟来主要是为了给孩子看病,听说乌家庄的这家医馆是瑶医传承,那位老大夫特别厉害,脑癌晚期都能治好,而且跟北京九安堂的邵家也有联系,之前有人在医馆碰到过九安堂好几个大夫在这里诊脉看病。

宝妈的孩子也是脑肿瘤,手术、化疗都做了,国外进口的抗癌药也吃了,没用,医生说撑不过两年,宝妈和丈夫四处打听,知道桂区省城的中医院能治,去年就有很多肿瘤患者在这治好的,就是太难挂号了,根本挤不进去,是离医院不远的一家爱心厨房的老板告诉她,可以去乌家庄碰碰运气,那里有治脑癌的偏方,她孩子兴许有救。

老天爷垂怜,让宝妈能抢到一个小医馆的号,现在已经是她家孩子用药的第七天,病情已经稳定下来了,她和宝爸特意带孩子回省城的医院检查过,医生说癌细胞没有再扩散,是好兆头。

今天是带孩子过来复诊换药,亦是感谢。

口服的中药汤还在医馆煎着,听一起进来的其他病者家属说村里的药膳很管用,正好肚子饿,她和丈夫就抱着孩子上来了,谁知道这么难等,可里面传出的香味实在诱人,光是这样闻一闻都觉得舒坦,等就等吧。

“您好女士,有什么可以帮您。”

服务生的声音将宝妈从飘远的思绪中拉回来,她指点菜单上的图片说:“我也不知道该点哪些,你给我们推荐一下吧,另外,我孩子还在吃中药,再吃药膳会不会相克什么的?”

确实,有些中药会相克。

服务生很有经验,仔细问了宝妈孩子得的什么病,又看过小医馆开的中药方,才推荐了几道适宜的菜,以温补清淡为主,食材选料都非常新鲜,黄金米慢火熬出的浓粥,里面添了山菌丝和鸡丝,软滑鲜香,很得孩子的喜欢,最后结账走的时候菜馆还送给孩子一袋果脯,祝她早日康复。

这一幕被乌桃看在眼里,本来她和张清让是要回家的,为此多留了会儿,“现在进村看病的人比游客都多。”

上一篇:七年止痒 下一篇:山川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