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月应识我+番外(252)

作者:半色水浅葱 阅读记录

当年宜州城外初见,身份尴尬的自己被夹在中间,不知献降时该不该跪,是李怀疏一声殿下救她于水火间,她自是对此人印象深刻。但一个是朝臣,一个是有继承权的皇女,哪能过从甚密?唯独那次她手腕被斩断,李怀疏前来探望时算是秉烛夜谈,她们之间情浅缘浅,非要找个合适的形容,大概也只是倾盖如故。

正在沈知蕴困惑间,庄晏宁抬手抹去泪水,挪着膝盖走到她身前,边替她抚平衣服上的褶皱边说:“我身世不如她,长得不如她,脑子也不如她……可是这些都没关系。殿下喜洁,殿下喜欢颜色素净淡雅的衣服,殿下进食后喜欢用酽茶清口……”

她话语一顿,面颊忽然被烘热几分,却觉得这句表露亲近的话非说不可,她只能以此慰藉自己。低着头,羞怯地将声音都含在喉间似的,轻声道:“还有,殿下手指纤长,第四根指头要长过第二根指头。”

“这些她都不晓得,我却晓得,这便足矣。”

她说得甘之如饴,可是脸上的神情很是凄楚,沈知蕴没来得及道出的疑问被她眼角没有拭净的泪痕一晃,忘得一干二净,舌尖一压,换到嘴边的是另一句自己也深感莫名其妙的话:“你原本就与她不一样。”

第96章 微尘

正月年节过后, 衙门恢复办公。

方庭柯之前不过是为规劝李怀疏回到正道,关于武源县县令等人渎职贪污的奏报仍然递去长安。虽然一直在等候下文,但因不巧赶上放年假, 各司各衙署都封印休息,所以也做好继续几头兼顾的准备, 却没想到在恢复办公的当天便有任命派来。

传信官快马加鞭赶到,与方庭柯说新县令及其属官还在路上, 劳她再辛苦几日, 另外带来一条令人倍感意外的消息。

“长史李淳何在?卑职这里有份委任文书是要交给她的, 请她出来听宣罢。”传信官望向众人,破春犹冻,他询问时口鼻喷出大团白气。

方庭柯怔了会儿,才轻咳一声, 向后唤道:“李淳。”

她的目光驻留在传信官身上片刻, 心中深感奇怪。本朝官职委任自有一套严格的程序, 除了文书以外, 官服、官印与鱼袋等信物都会一并发放,但这个传信官只带了份文书, 其他东西不知是没备齐还是什么,这是要人立马上任?

先不说那封奏报没有直接递给皇帝,至少从明面上来说不该有这样的后续, 单只这个匆匆忙忙的派任就让人觉得十分蹊跷。

方庭柯满腹疑窦地往李怀疏看去, 却发现她也是不明就里的模样,迟疑着出列,向那传信官见过一礼, 应声道:“我就是李淳。”

文书内容不多, 传信官很快宣读完毕, 抬头一观天色,道:“时候不早,李主事还是尽快出发罢,顾将军已经派人在城外驿舍等候您一道前往呼遵关,想必是要赶夜路的。”

“多谢提醒,既是代表朝廷出使,自然责无旁贷,我收拾收拾便走。”

传信官点头,随即告辞离去。

庭院里站着的一些同僚纷纷向李怀疏道喜,说她名声怎么都传到长安叫中枢知晓了,虽然官阶比起原来还降低半品,但她别气馁,要知道迁任礼部就算是入了六部,以后机会多得是。

更何况领的头一份差事便是同乌伤议和,谁都晓得这次议和也就走个过场,昆勒王染病过世,新任的汗王是个纵情声色的孬种,他派遣的使臣定然有求必应,几乎没有谈崩的可能。

这不是相当于跟在长官后面混功劳么,简直羡煞旁人!

李怀疏被围在中间,面对这堆比她还兴奋的笑脸实在不知该说什么,只一直点头以示回应。

方庭柯出声喝斥几句,将人全都赶去干活,尔后转身向李怀疏,面色不善道:“你随我来。”

仍旧是年前方庭柯苦劝未果,自己倔强以对的那间屋子,李怀疏心中苦笑,深吸口气,近前一步道:“大人,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我知道你不知道。”方庭柯敲了敲桌子,示意她在身侧坐下。

方庭柯不像大多数官员死守规矩,她为人随心所欲,因为前几年收留李怀疏在家中居住,相处的时日一多,更是将她视作亲近的晚辈,只要没有外人在,不会同她讲究什么尊卑位次。

这么一来,好像又回到从前似的,李怀疏顿时感到轻松不少,依言入座。

“你觉得这是个好差事么?”

李怀疏沉默一瞬,笑道:“他们不都这么说?”

方庭柯严肃道:“我问的是你。他们眼中只有个人的仕途,哪有纵观全局的眼光?”

言罢,便静候李怀疏的回复。

自从她确认自己身份以后多多少少跟以前不大一样了,这难道算是自己这个前前任中书令的余威么?李怀疏失笑,慢声道:“大人晓得,我获取消息的渠道比不得从前,当下也只有一些浅见。”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