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悬黎+番外(215)

作者:玉珂君 阅读记录

抚了抚风铃,我便在归元居歇了下来,一个人感觉有些微的孤单,却也不是不能忍受。

因知晓心爱的人会渐渐恢复健康,那么活在世上,亦不算是什么很凄然的事——即使,时常需要孤独着。

这般平平静静过了三日,我便料理起余事来,吩咐陆忠陆汤去唤了周诚业和成家村的人来府里。我已理清了思路,想明了如何去处理余下那几桩事了。

周诚业与成家村人来后,我取了成家村人的身契,还给了他们。成二伯、成五叔很是讶异,道当年说好要与主家做二十年长工的,他们成家村人有骨气,是说一不二的性子。

我按下心头之事,告诉他们,栎山不久会有朝廷之人来接管,告诉他们如今他们的故乡灾后已恢复了生息,他们春后自可返乡谋生去。

成二伯等二十余人听后皆忍不住落泪,男女老少感怀甚至哽咽,谁能不思念故土呢?

我已无许多余钱,取了两千两赠予他们做回乡安顿之资,成二伯成五叔亦是推辞。我告诉他们,这些年让他们收集起来的茶籽,茶种,可以捎带回他们的故乡去种植,这点银子算是助他们将茶叶茶道传承下去的本金,万勿推辞。

成广如今已娶妻了,携着妻儿与我见礼,神色动容道他往日受益于主家颇多,愿主家往后多福多寿。

便就如此,与我白手起家的一行人,七八载的甘苦日子已过了,道别时他们的感恩话语、感激之举却也让我心生许多感慨,深深体味了时光易逝、几年便河东河西的变迁。

有桩旧事:景泰帝喜茶,京兆府前任府尹抢了茶叶,后来我方知,那昏官将明前茶尽皆献给了景泰帝。离开皇宫前,我与景泰帝讲过,栎山的云雾茶确实乃是难得的佳品,她若喜,可派人来接管。景泰帝应了。

我有许多个理由去怨景泰帝,因她让我失去了此生挚爱。

却也有一个坚定的理由原谅她,因她能救我阿元。

当然,我很清楚的知道,无论栎山的云雾茶在何人手中,最终都保不住的,皆会被爪牙们以各种手段夺去献给尊贵之人。

君子茶。茶本君子喜之,我不妨予人便利,也少些事端。

况,入了皇宫的茶,阿元她,定也能喝上。

尽欢茶楼便就此歇业了,遣散了跑堂与学了茶艺的小二,主仆一场,身契我都还给他们了,并不需要他们替我再做什么。周诚业亦叹息着与我道别,递过了这些年的账簿。我告诉他陆忠陆汤也可与他一道归家,俩年轻人,也该安排成家了……

笑语在一旁看着我处理这些事情,圆圆的眼里,有许多不解。

“爹爹,您为何这样处置呢?他们不是我们府里的下人吗?”

“笑语,人在这世上诸多不易,他们卖身于人亦是被生活所迫,并算不得低人一等。你记下了,我们活着,生而平等,谁也不比谁低贱或高贵。爹爹只希望你往后,以贫贱不移,富贵不屈为立身之本,无论做何事,勿惧人言,无愧于心便好!”

才十岁出头的小丫头听得认真,我知小丫头此时或许并不能完全理解我的意思,但她认真地记下了。小丫头有点早熟,这不是我愿意见着的,我多希望小孩子的世界只有快乐,没有忧愁呢!

但,世上哪有只有快乐、没有忧愁这个道理?

作者有话要说:

“云中谁寄锦书来”,玉锦×秋云,一对出没很少的副cp~ 这对就是借名字埋的伏笔,青楼女和女掌柜,出现次数太少,后续会补一篇她们番外。

92、相思灰(二)

冬日略微有些冷,处理完手头的事后,我便在欢府不愿出门了。

笑语亦在家陪我,我给她讲习术算入门和商道,小丫头学得很认真。笑语理解能力很好,比及与她一同学习的秋雁,优势明显,这让我很欣慰。我不必为笑语的将来发愁,即使有一日我不在她身边,她应自立无虞。

未过多久,渝都那边便派了人来,接管栎山的云雾茶。

有成家村的婶子叔伯协助给他们讲解摘茶和炒茶法子,我回了栎山,只在那小木屋住了两日,倒也省心。

冬日的高山上比郡中更冷些,晨起时能见到树挂上的冰渣,晶莹剔透。呵气成冰的日子里,我深深念起了八年前的江家村。

往昔有些场景,我印象还是很深,记得初到江家村那年的腊月初八。

那日晨间,我与阿元都醒的晚了些,被窝里格外暖和,我便缠着阿元不让人起大早,黏着她一起赖床。那时,真是幼稚得紧,却也暖心得紧。

阿元陪我赖床了近一个时辰,傻乎乎的我本心满意足埋头在阿元的脖颈,未曾享受够“温柔乡”,却被村里的三伢子扰了好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