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悬黎+番外(220)

作者:玉珂君 阅读记录

四五十岁的汉子和已而立年的秦长风亦泪流不休,这样的重逢,已超越了生死限,他们一家人没有哭诉无尽的离别情,只是哭过后,说上几句话,就又哭上了……

我则在他们断续的话里明白了,当年江叔被救后,搜寻的士兵没寻见他尸首上报了身亡消息,战报传来广阳县后,衙门里说战死疆场的士兵只能埋骨疆场。江家村后山那座坟茔,原来是族里替江训庭立下的“衣冠冢”。

如此,一切隐情便清晰起来。

只是,一腔执念为父守孝的阿元,却未曾知晓父亲归来的消息。

我想大抵阿元便是那福泽深厚的明珠,不仅与亲母团聚了,江父亦大难不死康体归来。这样的情状,我却不知该如何与阿元的爹爹言说。

94、相思灰(四)

“应丫头,你这做菜手艺很是不错啊,比元儿做的还要好吃些!”阿元的养父江训庭用着膳食对我和气道。

“江叔觉得味道可以,便请多吃些。这做菜,我也是跟阿元学的。”我取了公筷替江父布了菜。跟阿元比,我应是不及的,只是江叔十多年未吃过阿元做的菜了。

“好,好,你是个好姑娘。”江叔吃着菜夸着我,我顿时脸热了些。面前这人,是养育了阿元的爹爹,我尊敬他亦感念他的恩。

昨日江叔归来后,引起村中的轰动,江氏族里尤甚。二姑母则在情绪不那么激动后将阿元那些年受的委屈尽皆告诉了江叔,江叔温厚的面上不由泛起了恼怒。

族中那些长辈做下的事当年阿元不曾计较,只是却无人敢在此时露面,无人敢承担江叔的怒意。傍晚时分,老得走路都颤颤巍巍的老族长到了小院里,颤着白胡子道:“训庭啊,你回来便好,你当年的那些田地和祖宅这些年有族中替你看管,这回你回来啊,自己接手去,也省去了族里的麻烦。”

二姑母闻言怒要发声,倒是江叔拦住了她。江叔客气谢过了老族长,未曾提二姑母所言那些委屈,如此宽忍的性情使我折服。

历过生死,大抵能使人宽容世间诸多烦忧吧!

晚间他们离开后,我欲让江叔留住在小院,毕竟新宅被族中占去后分派给族里其他的叔伯了,江叔却也不便立时搬过去。江叔推拒了我的好意,他先借住到阿元的大伯家。

如此,我也不便强求,与江叔约好,膳食在这边用。

江叔亦问过我的来历和与阿元的关系,善解人意的江叔问时未当着二姑母他们的面。我简要着说自己是阿元救下的,阿元寻着亲生母亲后,我无处去便一直住在江家村。

江叔后又细细问过阿元这些年的事。规避了我与阿元的感情,其余大事小事,我所知的,也都一一讲给江叔听。

阿元的病情我倒没有说实话,只说并非大病,阿元的娘有法子医治。

江叔感叹着心疼他的女儿受过这些苦,我只是轻声安慰着他,待医治好那病,便无碍。

“丫头,你知晓元儿亲生母亲的身份?”江叔用着早膳,忽而问我。

“嗯,知道。”我点点头道。

“哎,我可怜的元儿。这么多年,她们母女能团聚,亦是上天保佑。”江叔叹道,似觉他一夕老去了些许,言语间竟是不舍与思念。

“江叔,阿元她或记忆有损,这个,或许暂时记不起您,您……莫要伤心,或许,或许往后能渐渐想起来,到时,我带您去见阿元,可好?”

我不懂如何去安慰江叔,因往后的事我亦是难以预料到的。

阿元她,能否忆起,都是难题。哎!

·

旬日后,江叔便搬进了往日他那座新宅。我去县城买回两个丫鬟和两个小厮,令他们照料江叔的起居。江叔推却说他年仅四十六,身子硬朗,家里无需下人。此事,我却坚持,家中洒扫和浆洗,总得有人去做。

阿元不在此处,我当替她尽孝。

江叔归来后,又揽起替人看病的职责,时常也上山采药,我经常和他一同上山,江叔亦随时闲空给我讲些药理,讲药草的药用,也讲些北狄那边的民风习俗,使我受益颇多。

月余后,我终于等来了衙门里的战报消息。却是坏消息——北狄伙同草原几部又增兵数万,恒晟大军接连溃败,边境战事堪忧。

“应姑娘,看情形朝廷不久又将增税填补军需用度了。哎,百姓生活唯艰,下官们催捐也是无可奈何之举,成效实微,还望您能在荀大人那里多多替下官们美言几句。”说话的是广阳县令,此回他与范仁一道到了村里。

美言?我怕是不会见他们了,如何美言?

听他那般谄媚的话,我不置可否点点头。此时,我还需仰赖他们替我递送些战报,倒也不会把话说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