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悬黎+番外(83)

作者:玉珂君 阅读记录

思忖一阵后,我对成二伯道:“成二伯,我欲要雇一些人,替我做些工事,不知你们一行,可否愿意?”

成二伯一听这话,眼睛都瞪大了,立刻道:“恩人兄弟有事吩咐,我成家村人必不推辞!”

成二伯见我有些犹豫,似有话却又未说,直爽的村里人道:“恩人兄弟,可是有什么顾忌之处?不妨直言。我们虽是贫苦人家,但干活都是一把子好手,有力气手脚快,且恩人兄弟又对我们有大恩,一日供一碗粥让我们活得下去便行,工钱我们不收恩人的。”

我摇摇头说:“成二伯,非是工钱之事!我欲雇长期二十年,或至少十年的佣工,因我所作之事务须保密不得外传。”我不想引起什么争抢的麻烦。

“恩人兄弟信不过我等?我成家村人虽剩下我们这点人了,但骨气仍在!二十年不算久,我们一行本就无家可归,在此谋生能再次碰上恩人又是天大的机缘,我等愿意报答恩人的恩情!”成二伯情绪激动起来,他们的骨气不能任人看轻了。

听到这里我笑一笑说:“成二伯,我不是信不过你们,不过是想到你们整个村的传承都落在你们几人的身上,恐误了你们的前程!”

成二伯道如今保命尚且为难,哪有什么前程,能在一处活下去便是苍天怜悯了。

话到此处便不再多言。我与他们商议佣工身契的事,欲雇他们十年,之后他们便是自由身,成二伯直接拍板定下二十年契约。

天色将晚我欲领他们回小院暂做栖身,也好寻大夫与他们看病问诊,余事再议。成二伯道衣衫破败恐给恩人带来麻烦,这晚他们仍在破庙栖身。

如此的话我亦不强求,与白日那小伙儿约好明日午时在八方楼前见。我住在城南小巷,八方楼离得近,牌面大又好找。说定后便回了城。

次日一早我去了郡衙,管户籍还是那吕管事,熟人好办事,打点了二两银办理了雇佣身契的准许文书。巳时,寻到俩成家小伙,领着两人去成衣店购了二十多套衣物,先把人领进城中再做打算,需问诊看病的也一应安排下去。

申时,成家村人皆聚齐,写身契时见都是些成小三,成梨花这样的名字,干脆给他们重新取了名。伯叔婶的没重取,年轻的小伙子取了:成才,成旭,俊广卓鸿志高远光辉兴盛,全是寓意好的字。六个姑娘取了:晓含思盼若念,寄托了些不为人言的念想。三个小娃,取了继,凌,风,承继成家村的凌云风骨。

我只想了这些字,任他们自选,五个长辈也帮着分配。成家村一行人历经了生死苦难后,终于在这小院落里露出了笑颜。分配好名字,各自在我的指引下,找到名字按下手印。他们有了活下去的希望,我则有了白手起家的伙伴。

山里树木丰盛且包下又可免受打扰,我想去山里建木屋,正合了隐蔽造茶的心思。

他们得知恩人雇主包下整座山头后,兴奋的一行人在成二伯引领下,买下刀锯斧锅等,去山林间盖屋落住。时间不允慢慢来,我想在清明前抢上第一波“明前茶”,之后是第二波“雨前茶”,再才是次一等的翻生“粗叶茶”。

他们一口一个“恩人”“老爷”称呼得我头大,让他们叫“欢歌”,成二伯道如今既已签了身契便不可乱了礼数,我无奈择了个“主家”这样的称呼。至此我才知签了卖身契,便有主仆之分,不过我并不把人当仆人,没那习惯,只当底下做事的“员工”。

常年薄雾笼罩人烟稀少的栎山,渐渐热闹起来。

除了染病不太能动的在山下村里养病歇息,其余人皆在山顶择的那处宽地,铲地平土伐木建屋。我无事就在山中寻猎,作为“主家”,要担负这一行人的衣食住行,梁小姐那里得来的银钱所剩无几,仍需贴补。

好在成家村人历经苦难后很能吃苦,二十多人挤在村里租到的小院里,也不觉得苦,质朴的笑,让我暂时忘却了心里疼着的思念。

两旬后,简单的木屋落成,一排三间的木屋是汉子们住的;侧面一排两间木屋是女子们住的;另一侧搭建了没有墙的木棚,用石头垒砌了灶台,当做厨房;稍远处建了一间独立的木屋留给我这“主家”住。成盛家是木匠,成兴家原来是篾匠也能帮忙,屋子建的有模有样。他们住的都是大通铺子,四五人挤到一处,我那独立小木屋显得条件好极。

诸事已毕,我便开始部署采茶。领着一众迷迷糊糊的人看茶树,讲茶叶采摘,制作等。成兴是最忙的,带几人伐了竹子没日没夜按照我吩咐的做竹筐、竹篓、竹箕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