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唐妆浓[太平公主×上官婉儿](127)

作者:江明空 阅读记录

侯思止以为自己说错话了,连忙请魏元忠上座,请教他这究竟哪里不对。魏元忠趁此狠狠羞辱他一番,侯思止才明白过来。他气急败坏,什么驴驹拔橛,犊子悬车都用上了。最终免不了屈打成招,签字画押。魏元忠是何等人物,倚仗才华谋略,从来心高气傲,但是那一瞬,他还是崩塌了。签字画押,如同一个女人,一直守身如玉,在那一刻被奸污了。可怕的是,他自己奸污的自己。

多年以后,狄公早已不在,魏元忠被召还京,复为宰相。朝野对他寄予厚望,而他,却让所有人失望了。

外示贞刚,内怀趋附。首鼠之士,进退两端。乱朝败政,莫非斯人。[R9]

人们这样评价他。

狄仁杰不是魏元忠。为什么被捕,他心里明镜一般。狄公素来以正直闻名,又是李唐旧臣。虽说平时没有得罪谁,但无论是酷吏,抑或野心勃勃的武承嗣,都不会放过他。没有宁死不屈,没有舍生取义,他说:

“大周革命,万物维新。唐朝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

[R1]先秦至东汉主流的衣服样式,上古一直到中古时代,男女服饰差别并不大。

[R2]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应该是周朝时候的衣服行制了。

[R3]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思来想去还是用了李旦,没用武轮的名字。

[R4]关于登基:几乎没有找到文献。有日本学者对唐代登基大典研究,但我看不懂日文……主要翻看《旧唐书》礼仪篇,发现主要讲的是祭祀与丧葬,登基礼仪几乎没有。《新唐书》类同。周礼登基的记载就更少。此处由《明实录》登基大典化用,如果有读者对此有研究,发现我所写有误,请联系我。我会改写这部分。

[R5]酒精能导致黏液变薄,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微血管内皮损伤、栓塞,组织缺血、缺氧而坏死,从而引起胃黏膜糜烂或溃疡形成。一次大量喝酒,对胃的损害会非常大,容易引起急性胃黏膜病变,导致急性胃出血。

[R6]只是对于她们来说,人生已经过去了一半了啊。

[R7]论周至唐一十三代,工书史籀等二百七人,署证徐僧权等八人,印记太平公主等十一家……——《述书赋》窦臮。书法作品《出师颂》上有一方太平公主的胡书印。中宗朝,太平还抢过宫里收藏的王羲之《乐毅论》。

[R8]凭本能分辨善恶的神兽。

[R9]《朝野佥载》记载,有删改。

第57章 凭谁笑(3)

来俊臣将他们关在牢里[R1] 。本来承诺认罪免死的,如今全不认了,只等秋后行刑问斩。好在朝中仍有正直的臣子,他们找来从前冤死宰相[R2] 的小儿子,安排他觐见皇帝。那个孩子还不到十岁,因父亲的案子被牵连,发配司农寺为奴。

年纪虽小,这孩子却不怕事。他在大殿上不卑不亢,字字铿锵:“臣父已死,臣家已破,但惜陛下法为俊臣等所弄!”

他说,陛下若是不相信,可以挑一个最信任的臣子,把他交给来俊臣。不出三日,这人必定承认谋反。

武曌沉默了。那日朝毕,她看起来心事重重,眉宇间尽是云雾。坐于政务殿,奏折也看不下去。良久,武曌看向婉儿,问她怎么看待狄公此人。

“狄公忠于陛下,但不忠于大周。”婉儿说。

“那婉儿觉得,我该杀他么?”

武曌何尝不知道狄仁杰心性如何,说他谋反,未免太荒谬了些。可他又是武曌亲自下诏下狱的。大周方才建立,臣子在她眼里只分出两类:为我所用的,与不为我所用的。才华、人品、能力、胆识,都没有“可用”重要。非黑即白的世界里,狄公被她划进了敌方。

婉儿记起那日微雨,她给狄公送去罗伞。狄公说,神皇陛下要他做的事,他定万死不辞。狄公说,神皇陛下当政,朝臣之大不幸,苍生之大幸。

“狄公,不能留。”她说,“要保住大周,他就不能留。”

“看来婉儿也觉得,我该杀了他。”武曌叹气。

不曾想,“不能留”三字,并不是一句话的结束。婉儿放下朱笔,抬头望她:“可是,若要保住天下苍生,狄公也不能死啊。”

那炯炯的眼神带着期冀,她希望她的陛下手下留情。

武曌微微蹙眉,在朝堂这么些年,遇见这般她拿捏不定的事,属实算得罕见。事情最后的结果,是武曌亲自提审七人,为他们洗刷了谋反的罪名。可是进了“例竟门”的人,能站着出来已经万幸,官复原职绝无可能。狄仁杰被贬彭泽县令,离开朝廷。官员按惯例七十致仕,狄公这把年纪,不剩下几年了。在那个举目见日不见神都的地方,他并未敷衍搪塞,苟且偷安。史书没有记载他做了什么,只留下六个字:邑人为置生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