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既高gl(129)

作者:墨钧 阅读记录

萧鸾望过去,却见来人一身劲装,长剑挂腰,剑眉星目,颇为精干,只是眉目却并不熟悉。来人见到萧鸾,目光微闪,顿时解挂拜倒,大声道:“晋阳严岐拜见成王殿下。”

萧鸾闻言,顿时一惊,扭转过头,双手扶起严岐,这名字必然不是严氏嫡系,但对方既来自晋阳,又自称姓严……萧鸾随严蓁熟读世家谱系,当下心念一转,笑道:“竟是族兄前来么?”

严岐抱拳行礼,说道:“殿下唤我严二就好,我奉家主命,特带了晋阳三百儿郎,迎接殿下。”

萧鸾从善如流,笑了起来。她也不方便再对账了,朝齐霁真看了一眼,齐霁真便垂首恭送了萧鸾。萧鸾握住齐霁真的手,带上些力道,说道:“辛苦你了,整理好之后来找我。”

齐霁真笑笑,行礼送走了萧鸾。萧鸾转过脸来,又挂上了热情洋溢的笑容,对严岐道:“族兄请来,真是没有想到,外祖可还好?”

“家主很好,只是担心殿下。”严岐一板一眼的回道,他顿了顿,又道,“家主收到娘娘来信,提到殿下滞留奉元,心中担忧,便提前派仆前来。”他说着,便将证明他身份的印章再交给萧鸾。

萧鸾接过印章,手指划过那温润的触感,心中放下泰半,想到京中的严蓁,忍不住感慨道:“我着实不孝,外出游历,还要累母亲担忧。”

“儿行千里母担忧,娘娘与殿下母子情深。”严岐答道。

两人来往几句,转入了正题,严岐先道自己此行带来的儿郎们,都是弓马娴熟的家仆,世代在严家,多为严家的家生子。萧鸾听完,大喜过望,她们原本不敢对莲华教下手,正是因为人手不足,而守城的卫队虽然也有,但萧鸾让霍庆山等人早就去看过,俱是些不堪用的,名声更是烂到众人皆知。

大夏实行的是世袭的军户,战时为兵,平时为农,世代如此。因为户籍不可变更,平日又没有财路,守城的尽力搜刮过路财,名声与地位都十分的低贱。而大夏已经和平了数百年,这些年里,原本的军户早就变成了不识骑射的农民,地位甚至还不如普通的民户。

这样的情况下,萧鸾若是轻易调用,甚至重用,只怕不必莲华教出面,自己就会先被民愤所累。因此萧鸾只敢给他们派些诸如维系秩序这样的活计,一方面让他们有事做,一方面也是为了挽回一点名声,之后才好用。

但萧鸾也清楚,他们这些日子花钱如流水,粮食不足,很快就要撑不起日复一日的开销了。萧鸾早把主意打到了莲华教身上,可是又因种种原因不敢轻动。

而今严岐的到来,正是打瞌睡送来了枕头,萧鸾大喜过望,眼巴巴地看着严岐开了口:“你可带了钱?”

“诶?”

第二十一章 起行

严岐当然带了钱, 不止带了钱, 还带了粮。于是他满脸懵逼地看着萧鸾欢天喜地的搬走了他们预计来回的粮草, 并且皱着眉头地计算着每一点米粮, 见到搬走粮的下属一不小心落下米粒时,就像一个最抠门的老农一样, 一边责骂着,一边让守候的下仆们搬来扫帚一点点的清扫洒出的米粒, 再送到粮仓中。

至于钱?严岐见萧鸾如同一个小大人那样, 叉着腰摇头叹息:“滴水滴金, 你怎么就不多带点呢?”

严岐一头雾水,不管三七二十一, 也只好先告罪说这是自己的不是的种种话来。萧鸾摆摆手, 她如今已不是那个被随意吹捧几句就兴高采烈的吴下阿蒙了。要知道行人司的官员们都是饱读诗书考出来的,夸起人来简直没个重样。萧鸾再怎么开心,也听得腻味了。而严岐又是个性子比较端正的, 做派更偏向武将,萧鸾只听一听就能从中听出言不由衷来。

萧鸾一边让蛮奴叫来霍庆山以及卫队长官, 一边让严岐跟着自己, 这么一路匆匆到了正厅时, 所有人都几乎来齐了。萧鸾扫过他们,又向众人介绍了严岐。待到众人见礼完,萧鸾这才笑道:“叫诸位前来,是有一事已经到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之时。”

一直跟着萧鸾的几人早就与萧鸾曾经商议过的, 此刻见到严岐,听闻严岐带了兵马,立刻就猜到萧鸾的意思。霍庆山老道,面目不显,而沈引玉年轻,则露出了跃跃欲试的表情来。

“我们的钱可支持的时日不多,而米粮也不足。”萧鸾慢悠悠的说道,注意着其他人的神情,“而本地莲华教则米粮充足,占据水源,且有力士仆从,他们使用禁药,霍乱百姓,实在是罪无可赦!”

“殿下。”杨健站出来,朝萧鸾一礼说道,“臣查过莲华教与官府的文书,他们都是从官府买去的,虽然价格被刻意压低,但文书齐全。纵有五石散为乱,但罪不至死,贸然出击,恐引非议。不若我们加紧练兵,准备周全,再借机让对方出些差错,如此名正言顺,方为正道。”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