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子酒(48)

作者:行山坡 阅读记录

完了,她想,没道具了可怎么演。

背后似乎还能感觉到母亲正等待她离开,她急中生智说自己还有东西落在车里,拿上钥匙便开门走了。

见人都走了,凌兰二话不说先给宋辞塞了个红包,宋辞哪里敢要,她慌慌张张地摆手说:“不用不用,阿姨,我不缺——”

我不缺钱?好像有点怪,她赶忙刹车了。

“真不用阿姨,你们自己留着就行。”

凌兰看她这幅样子,好笑道:“姑娘,你当这是压岁钱?”

“嗯?”宋辞一时竟不知道该不该承认。

“我们这儿啊有这么个习俗,儿媳妇登门第一次,要在客厅里,”她指了指天花板上四角的灯,“灯开得亮亮堂堂的,然后塞一个红包。”

她笑吟吟道:“还必须只有婆婆在场,寓意咱们娘俩以后能聊到一块儿。你看,这习俗也没说你们这种情况要怎么办,我和她爸一合计,管他别人什么样呢,咱们这不就是娘俩?”

听到这里,宋辞松了松胳膊,凌兰顺势把红包塞进她手里:“所以这你得收着。”

宋辞真听不得“娘俩”二字,她感觉凌兰说这两个字的时候,眼中的温柔和怜爱好像真把她当了女儿一样。

她已经失去这种感觉太久了,回忆如潮水般袭来,但这次她坦然地坐在沙滩上,任由海浪轻抚又退去。

“不过我真没想到是你咧,我和她爸去看你演出,票根现在还留着。”

“阿姨要是喜欢看这些,我托朋友要点这边的票,”宋辞此刻的笑容全然发自内心,“或者你们去南安玩,只要我在那儿,随便想看什么都行。”

凌兰不断应着好,她往后挪了点看宋辞,怎么看怎么心生欢喜。

陈甫一突然从厨房探出头来:“妈,盛菜那海碗放哪了?”

“不在碗柜里吗?”

“没。”

凌兰起身去了厨房,宋辞也想跟过去帮帮忙,却被她拦下来了:“你坐着,看会儿电视看会儿手机都行,坐着昂。”

宋辞乖乖坐下了,谁知凌兰前脚刚走,后脚敲门声就响了起来。

凌兰从厨房说:“八成是小安回来了,小辞帮她开开门?”

宋辞应了声好便小跑过去开门,凌兰说是陈若安她就完全没有多想,顺便还沉浸在被叫“小辞”的梦幻感觉中。

不多想的结果就是,她和陈斌南两人四目相对面面相觑。

陈斌南完全摸不到头脑,他第一反应是宋辞竟然和他们住一个楼栋,他退了一步看了看门牌号,是自己家没错啊。

短短的几秒钟里,宋辞已经在心里抽了自己无数个巴掌了。她看着眼前这个不怒自威的男人——甚至眉眼间充满了陈若安的感觉,后知后觉地收了自己准备好面对陈若安的笑容,乖巧道:“叔叔好。”

电梯叮了一声,两个人都回了头。

陈若安走出来,迎面撞上这么一幕,宋辞一脸“救救我”而父亲一脸“啥情况?”

不用猜也知道刚才发生什么了。

“爸,”她硬着头皮介绍道,“宋辞……你见过的。”

陈斌南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跨进家门的,出去买个牙刷的空,他的家门突然像什么可以穿越的道具一样。

他坐在沙发上整整愣了三分钟,才终于接受了“女儿领回来的人就是他特别欣赏并且到处宣传的优秀杰出舞蹈演员”的事实。

他本来一路上都在演习如何做一个威严的一家之主,现在忘得一干二净。

他抬眼看了看站在面前的两人,稳下来之后的第一句话竟是:“我本来也想跟着去接你们的,你妈说要下雪,我就没去了。”

宋辞觉得这时候该说一句“没事没事”,可她想象了一下就赶紧打消了这个念头。

陈若安微微蹙眉道:“要我说你下着个雪的就不该再去什么超市,要买什么你一句话的事。”

“不远,就在六路口那边,”陈斌南摆摆手,“什么都让你们干了,我又不缺胳膊少腿的。”

宋辞本以为话题不会到自己这里了,刚想松一口气就和陈斌南对视了。

她心里一阵惊慌,这眼神总能让她想到大学里那个对她颇为严格的院长。

“叔叔好,”她微微鞠了个躬,“我叫宋辞。”

“我知道。”

陈斌南心里一阵无奈,他还知道宋辞在南安歌舞团工作、哪一年拿了百大杰出青年奖、拿了哪些大赛的哪些奖项。他怀着钦佩去看那些百度词条的时候,怎么也没想到这人会有天这么站在他面前。

他揉了揉眉心,欲言又止了半天,最终却是无奈道:“我准备了几天的话,这下子一句也想不起来了。”

宋辞心里道了一句万幸,她感到陈若安碰了碰她背在后面的手,于是张开拳头,陈若安在她手心里写了一个“YES”.

这个僵局暂时无法打破,陈甫一戴着围裙走了出来,他试探道:“事已至此,要不先吃饭?”

陈斌南撑着腿站了起来:“成,先吃饭。”

他去厨房洗手,看见陈甫一拿了个塑料凳子过来,老人到这里终于装不下去了,笑盈盈地看向凌兰,低声说:“没想到吧,咱家还能有五个人吃饭。”

“切,”凌兰握了一把筷子给他,“谁前两天还说要给人个下马威的?”

“我不跟你还嘴是了。”

凌兰拿了箅子出来,开口时已是笑逐颜开:“来,吃饭喽。”

任何场景下感觉上了同一张饭桌就融洽起来,落座的时候陈家四个人给宋辞指了同一个位置——离每个菜都近的“黄金座位”。她早就听说阔阳人对吃饭的座位安排很有讲究,所以在边上站着完全不敢坐。推拉了一会儿之后,她感觉凌兰就要亲自过来请她坐,这一下乱中加乱,她只好一屁股坐下了。

她边说着“我坐我坐”边在心里给那些刻板印象都打了个叉。

有了上次的经验,她没再一上来就喝酒表示感动,甚至在被问到喝不喝一点的时候摆摆手拒绝了。

于是很罕见地,干杯的时候宋辞的杯里是红茶。

她没怎么吃东西也没怎么说话,可话题还是不断地拐向她,试图把她拉进这个氛围中。

融入一个陌生的圈子,其实这向来是她最擅长的事,擅长到任何一个圈子她一旦进入就可以表现得很融洽。这次不一样了,她第一次有了“大家庭”的实感,想到这以后也是自己的家了,她觉得这份融洽终于不必再装出来。

她看着餐桌上每个人的笑脸,不禁为曾经的决定后怕。她为可能失去这一切的那个自己感到悲哀,同时为现在的拥有而感到幸运。

时至今日,她终于见到读书时抄下来的那句话背后真正的画面——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

作者有话要说:

陈家是很普通的北方家庭,再高的成就也不能让它的根基有什么变化。

因此能带来最原始的,温暖、团圆、好客和热情。

愿大家都能和世间大大小小的美好相遇,能遇到你们的我也是最幸福最开心的!

第35章 隐匿天光

晨昏或者午后,任何用厚实窗帘逃避天光的时刻,

让我——

躲进你的身体里。

除夕那天中午,一般都是陈若安在家守着,其他人各有去处。

父母按照惯例会被陈斌南的弟子们请去吃饭,这样的饭局每年一次,不出意外都会选在这时候;陈甫一则是和当时在这边的战友们聚一聚。

陈若安倒真没什么饭局,前一天的剩饭大多都是靠她在这个孤独的中午解决。

可今年不一样了,今年带宋辞回来,凌兰因为担心陈若安带着宋辞吃剩饭,头天晚上就把那些全打包上喂流浪狗了。

她睡前郑重其事地把陈若安叫出来,塞给她一个名片说:“这是鲁饭堂家的号码,你让人家给留个座,明天带小辞去吃。”

上一篇:赠予你关于我的故事 下一篇:两个寡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