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229)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陆鸿眼看着花生碟儿见底,便让饭馆上菜,回头问杜康道:“然后呢?”

杜康把花生壳丢在桌上,拍了拍手上的碎屑,说:“那掌柜倒是个热心人,便告诉我说这里甚么人都能做买卖,但是只能做中间商,想要直接把货贩到夷民手上,却不是那么容易了!这里所有的交易都得经过夷人的官儿批准,先得打通管市面的巡官,然后向管都里镇的道使交一笔钱,这才开始找铺子开张,每个月还得再交一笔维持。至于汉人的官儿,基本上不会到这种小地方来。”

他顿了顿,又说:“别家打听到的基本上和这差不多。”

陆鸿点点头,说道:“辛苦了。”

这时饭馆里奉上饭食来,倒也丰盛,夷民爱吃豆,因此豆类占了两样,海鲜两样,还有一些素菜和猪羊肉。

他们这一桌五个人,一路从青州来已经接连两天没吃上正经饭菜,早上又赶了近十里路,在镇上逛了一会儿,早都饥肠辘辘了。

几人不用互相招呼,上了菜便吃,周围几桌亲兵们都是行脚小贩打扮,见了他们饭菜上齐,才陆续自己点了吃食。

范翔一边吃一边小声说道:“我找了一位经常往积利州贩货的老商,他就是少数能够直接和夷民做买卖的人。而且听他自己说,是有南部的一些关系,认识几个积利州的夷人官儿。听说那边的情况还没有都里镇好,那积利州的傉萨高晋真常年住在内城,几乎不出门,凡事都指派自己手下的一批打手出面。那老商比较谨慎,过多地话不敢说,也叫我不要多问,说这里不比中原,没有法度可讲的……”

陆鸿听了冷笑一声,说道:“早晚会有法度的!”

(感谢书友38755197的纵横币捧场,感谢大家的订阅、推荐支持,一如既往认真写文!)

第二百零四章 到达业态城

吃罢了晌午,一行人便分成了四批,在都里镇买齐车马上路。

从镇上出来时,这条弯弯曲曲的道路两边还有不少的行人,大多是行色匆匆背包推车拉马的贩夫,这条不算大的“大路”两旁甚至开出许多一车宽的岔道,分别通到不远处山间的村庄里。

一块块形状十分不规则的田亩,散布在山脚为数不多的平地上,黄澄澄稀疏的稻谷长势喜人。

洪成从上岸到现在一直是以观望为主,并没有发表甚么意见,直到离开都里镇走了十几里路之后,才说了句:“这里虽然耕地条件差,但是也算是利用得当,听说再往前还有大片的平原,如果都是这般光景的话,那情况确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这时坐在平板骡车另一侧的范翔在车沿上搭着两条腿,从褡裢里取出《大周户部安东都护府地理舆图》来,指着图上好像蚯蚓一般扭来扭去的一道朱砂红线,说道:“再往前约莫三十里,到业态城,那里算是丘陵区,就有几十片农耕地,大约八顷到二十顷不等。咱们去那瞧瞧,或许能瞧出几分端倪来!”

坐在骡车前端的陆鸿望着面前的大路,头也不回地问道:“业态城有多少人口?”

范翔道:“城里城外共有三千七百多户,一万二千四百人口,总耕地十七万亩——这是丰庆三年的数据。”

陆鸿点了点头,说了句“田地有点儿少”,就没再言语。

这时道路另一边两匹快马疾驰而来,两名敞着褐衣领口、神情彪悍的骑士挥着马鞭呼啸而过,其中一人经过马车时盯着范翔手中的舆图看了一眼,直到驰出去半里地还在不住地回头张望。

范翔匆忙将舆图收了起来,望着那两名骑士远去的方向,心有余悸地说道:“那人的眼神好厉害……”

谁知他话音未落,原本已经走远的马蹄声又由远及近,折回了头,并且很快便又出现在了视野当中,径直向骡车追赶而来!

范翔暗叫一声苦也,正没主张时,只听耳边陆鸿的声音响了起来:“都不要回头,要甚么给甚么罢了。”

旁边洪成也接口道:“不错,莫慌张。”

范翔心中这才稍定,深深吸了一口气,尽量表现得更加从容一些,但是右手却死死地攥在褡裢上。

那两名骑士果然追到了骡车左近,一个突然抄到前方,伸手便拉住了拉车骡子的缰绳。这骡车本身速度不快,被他这么一拉当即停了下来。

前后装扮成三批贩夫的亲兵们见了状况,都勒住车马,悄悄地向这边移动过来。

陆鸿暗中做了个毫不起眼的手势,让他们静观其变,自己抬起头打着笑脸问道:“这位兄台,有甚么见教?”

这人冷着一张满是髭须的方脸,只是拉着缰绳,并不搭话。

后面那位便跨着马缓缓地走到范翔身边,一伸手:“你的图,拿来!”

范翔舔了一下干燥的嘴唇,心中乱糟糟的一片,好在他记着陆鸿的吩咐,便麻利地从褡裢里取出图来,颤颤巍巍地交到那人手上。

那骑士瞪了他一眼,便把目光收回来,落到已经展开的舆图上面。他大略地扫了一遍,最后指着舆图头上“大周工部安东都护府地理舆图”一排字后面的一方小印,冷冷地问道:“这是甚么意思?”

范翔畏畏缩缩地瞧了一眼,原来是工部屯田司的钤印,写着“屯田”两个小字,心道:你长了两只眼自己不会瞧?

正要照实说了,后面的杜康却偷偷拉了他一把,抢着说道:“官人,这是商号的鄙称,‘保海’两个字,咱们伙计不认得字,问他可答不上来。”

那人举着舆图左右瞧了瞧,又丢给同伴查验,前头那位捉在手里看了半天,也没瞧出甚么端倪来,又递回给他。

范翔瞧这模样心里便乐了,感情这两位不识字,却装甚么大尾巴狼……

那人又指着“大周工部安东都护府地理舆图”几个字又问:“这是甚么?”

杜康便跳下车来,走到那人马匹跟前,不假思索地道:“这是‘大周特产安东都护府地理舆图’,是咱们青州商会里制的买卖图,标明了各地物产,方便咱们走贩,呵呵……”

原来那人正是安东本地土人,虽然不识得大字,但是“大周”和“安东都护府”几个字见得多了,拆分开来虽然未必就识得,但是凑到了一起还是有些儿面熟的!

他听杜康将这几个字念得分毫不差,心里默默地数了一遍,字数也都对的上号,而且那图上确实明明白白地在州城附近标着“稻谷”、“大豆”的线条小样,料想这商人说得不假,脸上凶神恶煞的表情便稍减了一些,再加上对方刚刚朝自己靴筒里塞的物事,那硬邦邦的亲切感又将他的敌意消去七八分,最后听到杜康说是青州商会的,脸上更加泛起了一抹笑意,因问道:“你们青州有个朱氏商号,你当然认得咯?”说话语气间已温和了不少。

杜康便笑了起来,竖起了大拇指说道:“官人独具慧眼,咱们这位少东家就是朱福大管事的远房外侄,读了两年书,便靠着朱氏的帮忙做几桩小买卖,带着伙计们混口饭吃罢了……”

陆鸿便适时地回过头来,微笑着向那人拱了拱手。

那人也胡乱抱拳还了一礼,若有所思地道:“原来是朱福……你们青州人的买卖可做得大呐!”他把舆图遮了几折,往兜里一踹,拍了拍鼓起来一块的靴筒,笑道,“请走罢,少东家来日买卖做得大了,可别忘了在下的好处!我叫泉三周,常在业态城和都里镇走动的……”

陆鸿笑着道:“一定,往后还要依仗官人照拂!”说着又向两人拱手示意。

这回前面那人也勉强作了礼,两人便目送着骡车缓缓地沿着道路向北走去。

范翔惊魂未定,坐在车上不住地偷眼瞧着那两人的身影,直到消失在了眼界之外,这才长长吁了一口气,拍着杜康的肩膀说道:“小杜,多亏了你机警!”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