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244)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屋中沉默了一会儿,陆鸿说了一些亲近的话,并且再次叮嘱他保重身体,便告辞了。

温蒲耳中听着脚步声出了房门,又渐渐远去,转过脸望着门缝之中洒进来的月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油灯上的那点火苗被他一吹,剧烈地闪了一下,终于“噗”的一声化作了一缕青烟,袅袅地消散在了空气之中……

一时之间房中静得怕人,也黑得怕人,温蒲的双手十指交叉在一起放在胸口,睁着一双精亮的瞳仁,也不知在思忖着甚么。

温家的大公子温恭让倒不负他父亲给取的大名,举手投足之间确实是个温良恭谦让的谦谦君子,他一直将陆鸿等人送到归德巷中,再三拜谢了几位的探望,言语之间也是极尽恭谨,却又并无半分谄媚的意味。

陆鸿在司马府门拦住了他,说道:“恭让兄请留步,温司马尚需照拂,不必劳神相送了——反正也不远,走几步便到。”

温恭让点点头,作了个揖说:“那么请一路小心,恭让在此目送副都护和孔长史以及两位大人便了。”

孔良听见他提到自己,并且与陆鸿并列,原本一直冷冰冰的面容便融化了一些,欠身还了半礼。

虽然老子不成器,但是这儿子竟然扳回几分……

他在心里默默地想着。

陆鸿便抱拳拱手,正要踅身离去,肩膀刚刚转了一半,却又忽然止住了脚步,问道:“敢问恭让兄,如今在安东身居何职?”

温恭让摇头说:“……尚未取得功名,不敢妄谈报销朝廷。”

他脸上淡淡的不见一丝喜怒,不过眼神之中的遗憾和羞愧却是一览无余。

陆鸿有些儿不敢相信,瞧着温大公子的年纪怎么都在而立上下了,即便没能考取功名,也可以察举入仕啊!

别的不说,以他父亲在安东的权势,想要弄个七品以下的官职何其轻松?

他心中所想,口中便问了出来:“察举也是一途,为何不用?我观恭让兄良才美质,埋没可惜啊!”

他说的倒是肺腑之言,这人不仅举止儒雅、谈吐得体,而且半点没有官僚子弟的做派,比起许多在任官吏都强得多,旁边几人听了也是连连点头,表示认同。

温恭让对他便平白生出几分知己之感,谦虚地道:“副都护真正是过奖了!察举确是一途,不过恭让身为官家子弟,理当以身作则,为安东仕子表率,踏踏实实考取功名,不敢投机取巧……”

陆鸿点点头,暗暗称赞了一番,同时心中已有了计较。

第二百一十七章 孔良的觉悟

归德巷又深又静,除了风吹树梢的沙沙声,便只剩下几人轻轻的靴底磨地的响动。

这几人中只有范翔是个胖子,身子稍显笨重,脚步也略偏迟滞,布靴的千层底在青石板路面上拖泥带水地摩挲着,不时发出两声让人焦躁的磨擦声,并且很煞风景地打破了巷子当中的宁静。

孔良此时的内心正是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听着这一时一时的恼人动静,就更加烦躁起来。

好在从司马府到副都护府的距离并不算远,几个人抿着嘴巴各想各的心思,很快也就到了副都护府门前,管家老羊头儿已经等在门外多时,见了他没来,先做了个团团揖,然后推开门请几位进来。

孔良压根就没打算这时候回家,反正家里也就两个老仆和都督府配的几名下人,他一路跟着陆鸿径直踏入副都护府,好像自然而然一般,并没有甚么唐突之感。

洪成和范翔走这一趟便落实了往后的工作安排,已经是心满意足,此时见到孔良跟了回来,知道他二人肯定有话要说,便互看一眼,自觉地向客房转去。

陆鸿回头望了孔良一眼,心里约莫猜到他想说啥,多半还是温蒲的事。

这个老孔,被温蒲和成凹斗两个摆了一道,自己又没给他出头,明摆着是要找他倒苦水舔伤口的。

不过他中午听孔良数落这些安东官员的时候,的确想过要给孔良把这个场子找回来。

毕竟他二人同路上任,都是空降来的“外人”,又早有携手结盟的约定,于情于理他都应当扶一把孔良;再者老孔出任长史,虽然和他平级,但实际上来说,却和温蒲、成凹斗等人一样,要受他的指挥领导,是他治理安东最大的臂助之一,因此即便是打策略上讲,他应当维护孔良的权威,以维持长史署的威信,这样才能更好得为他办事。

但是他并没有这么做,他考虑的东西比这些明争暗斗更加深远。

他带着孔良一路往后院去,走到月拱门前才想起来,现在后院已经被小五子和王正两家霸占了。

虽然空房还有几间,但是那院子里男男女女的,自己在里面进出总是不大方便,而且尴尬的紧……

他想了想,又转身向前院的会客厅去。

孔良被他带着转悠了一圈,被他搅得一头雾水,但是他并没发牢骚,更没开口询问,他得憋着——他不想自己一开口首先说的就是这类小事,那样平白弱了他的气势!

他还得质问陆鸿哩!

今天下午陆鸿约他吃罢晚饭去找温蒲,他还兴冲冲地以为是带他找场子去的,谁知道这小子完全是自己表演了一把,然后捞到两颗大桃子。

而自己呢?

除开跑了一趟腿之外,半点实质的利益也没得到!

两人刚进会客厅,孔良把门一关,就迫不及待地质问起来:“你怎么跟温蒲那家伙勾搭起来了?!”

陆鸿早知道他有此一问,干脆把手一摊,苦笑着说:“难道我该把他揍一顿给你出气?”

孔良口气一滞,半晌才道:“那你也该问问他,凭甚么跟我阳奉阴违,他眼里还有朝廷纲纪吗?他想在安东做土皇帝?”

“你也说了是‘阳奉阴违’了,至少表面上还是服从你的,咱们都没他的把柄,叫我怎么问他?况且他现在名义上是伤员,我现在能把他怎么样?传出去别人会怎么说?”

孔良对他的这套说辞根本无法接受,但是他也没有再发火儿,而是以一名官场老人的身份,苦口婆心地给陆鸿解说:“你的考虑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你要知道,你是安东都护府副都护!现在卢大帅遥领大都护,你就是实质上的军政主首,看问题不能这么片面!”他话说了一半,便停了下来看看陆鸿的神色。他是过来人,又带过好几位年轻官吏,因此深知年轻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浮躁、狂妄、眼高于顶,他怕自己话说得重了,反而引来对方的不快和逆反!

那样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好在陆鸿始终表现得比较平静沉稳,见他望了过来,还点点头道:“你接着说。”

孔良也不管他是真的没生气还是装成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扳着手指头,尽量用温和的口吻给他继续解释:“现在都护府的情形很明显,就是这些地头蛇长期把持着军政事物,外人根本插不进脚去!咱们两人想要有所作为,必须将这个土人联盟撬开,首先就要煞煞温蒲的威风——他是高句丽系甚至辽东系的首脑,眼看着就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到时候咱们吃瘪不要紧,朝廷怎么办?”

他见陆鸿笑着摇摇头,似乎有些不以为然,看来晓以大义行不通,只能再从私人利益和感情上来劝说:“不是哥哥倚老卖老,做上官的需要讲求平衡!还是那句话,要从全局来看问题——你瞧,你现在身系整个安东都护府,我和你既是平级,又和温蒲他们一样,是你的下属。你应当维护我的权威,这样长史署才能竖立官效,才能政令通达,才能制衡司马署,光靠你一个人能行吗?再说咱们从神都来时怎样约定的?通力合作!恕我直言,你没有做到……”

孔良说完就坐了下来,毫不客气地逼视着陆鸿,想要他给出个答案来!

这小子哪里懂得官场上的玄妙,自己今天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如果他再做不出个判断的话,那么他只能一不做二不休,不再扮演一个左右手的职位,而把自己正四品长史的姿态拿出来,并且向他的老丈人寻求一定的帮助……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