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246)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这就与“以弱搏强、以众搏寡”这个意思差相仿佛了。

最后与民为善并效仿薛仁贵故事,这个倒真得好好研究研究了……

他将手中这封沉甸甸的信纸仔细地收好,伸手搓了一把脸颊,脑子里一遍一遍地想着信中的内容,不知不觉便睡了过去。

天快亮时,东南方的海风带来了一阵淅淅沥沥的小雨,陆鸿从睡梦中睁开眼来,听着院里细密的雨点和屋檐下滴滴答答的动静,忽然一骨碌坐了起来,昨晚突然就睡了过去,今天上衙要商讨的内容还没准备哩!

总不能把大家都叫过来,然后大眼瞪小眼罢……

他环顾了一便四周,发现并不是他的书房所在,愣怔了片刻,才想起来自己已经睡在了隔间新铺的卧室里了。

他在怀里掖了一把直衫,从木榻上爬了起来,推开隔间的扇门,踢着木屐快步走了出去。

院子里还是静悄悄的,除了几个做事的仆从已经在蒙蒙的夜色之中起了来清扫打理,整个前后院还没有多少人声。那些仆从都还是静悄悄的,来来往往的脚步声甚至不如飘洒的雨点声,只怕打扰了主家们的休息。

就在陆鸿半敞着领口走出会客厅时,管家老羊头儿已经听见了他起身的响动,提早准备了脸盆手巾,就在廊下笑着向他打着招呼:“相公,醒得好早,是洗个脸就起呢还是再睡个回笼觉?”

经过一天的接触,这老羊头儿也发现,自己这一任主家从上到下都不是拿捏架子的人,为人都随和得很,因此他本来摆着的一张冷面也就融化下来,顾盼言语之间都多了几分笑意。

陆鸿抬头看了看天色,东边已经泛起了几层灰白的亮边儿,但是头顶上仍然是黑蒙蒙的一片,院子里也瞧不清物事轮廓,几个穿着蓑衣打着油伞的人影正端盆提桶踮着脚尖,带着几分跳跃的意思来回走动着。

因为阴雨天的关系,他有点儿把不准时辰,便问:“老羊,现在是几时了?”

老羊头儿也抬头望了望,笃定地说:“还不到卯时——寅时三刻罢!”

唔——凌晨四点多钟。

陆鸿昨夜里困得早了,现在睡意全无,再说他也没有睡回笼的习惯,便接过了老羊头儿手里的脸盆,说道:“这就起了罢,今天还要上衙,第一天,可不能耽误了。”

老羊头儿任他把脸盆放在了门外的架子上,摘了挂在腕上的手巾便浸到温热的水里,问道:“今日要上衙?”

陆鸿正打算埋下头就着水面擦洗,闻言奇怪地抬起头来,说道:“怎,今个十五,不用休沐罢?”

他记得十二、十八才是休沐日啊,今天上衙不是很正常吗?这老头一惊一乍的作甚……

“是八月十五!八月!”老羊头儿强调了一遍月份,“今日是中秋!”

“嘿……”陆鸿一拍脑门,恍然大悟,看来今天确实不是上衙的时候。

没法子,只能往后再推一推了。

中国人都知道,八月半可是个阖家团圆的大日子,别说是他小小一个安东都护府,就算朝廷中枢今天也是例休罢朝——皇帝和大臣们都要陪着家人过节!

他放弃了上衙的念头,正好留一天把明天讨论的东西整理整理,思路理理清。

说实话主持军事会议他倒是轻车熟路,反正他历来都是一方主将,军伍之中主将说一不二,开会有商量则商量,不必商量就直接宣布命令,一切简单粗暴,又效率十足。最重要的是,没有多少人会反对他,他的任何提案都能获得通过和支持……

但是这种政治会议他就拿不定了,那些文人们酸腔腐调张口就来,明里举手喊着支持拥护,暗中却在台面下跺脚反对。更有甚者,干脆仗着几分“文人风骨”,站起来就敢甩主政官员的脸子,引经据典、花样百出,偏偏又十分的义正言辞,叫人辩无可辩,只能吃瘪认错。

所以陆鸿还得趁这个空档去请教一下洪成和孔良两位前县令、前刺史,这个政治会议该怎样的开法……

他抄了一把水扑在脸上,又问:“你们都是这么早起来打扫吗?”

如果是的话,那么他得发个话了,这些仆从白天起得这样早,晚上还得等他们这些主家人都睡下了才能休息,明显是赤裸裸的压榨啊!

他可不愿意干这种事……

老羊头儿还是用那句话回他:“今日是中秋啊……我叫他们早点起来归置归置,相公新住进来,家里总不能邋邋遢遢地过头一个大节,平日不这样,总得卯时才开始忙活。——另外厨子也订好了,咱们是吃晌午还是吃晚上?”

陆鸿停下来想了想,还是打算按照保海县的习俗,中午吃个正餐罢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 关于安东的治理设想

陆鸿对老羊头儿说道:“中午罢,但是厨子不要走,晚上也做一餐。中午一大家子一起吃,晚上各家分过……”说完便吭下脑袋就着湿漉漉的手巾呼哧呼哧搓洗完了,拧干手巾擦净了脸皮上的水珠,又说,“以后我洗脸就用凉水,冬天也是。”

老羊头儿答应一声,抱起脸盆便往积了水的天井里一戽(音:户),哗啦一声溅起无数的水珠,却没向别处散流,而是荡漾着将半寸深的水又积上了几分。

老羊头儿见陆鸿瞪眼望着自己,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道:“倒在别处也一样,咱们平州城的暗沟堵了,一下雨哪哪都积水,假如雨势大起来,家里可以养鱼……”

他收了脸盆和手巾,又问:“厨房里有现成的早饭,您爱喝点儿稀的还是吃干的,菜粥和馍、饼、油条都有。”

“菜粥就油条罢……甚么时候瞧见范翔起来你就叫他来找我!”

老羊头儿欠了欠身,便快步穿过长廊,向厨房走去。

陆鸿站在会客厅的门口,叉着腰望着庭院里哗啦啦愈下愈急的雨点,好像真应了老羊头儿的那句话:雨势大起来……

雨势确实越下越大了,窗外原先还只有些淅淅沥沥落在地砖上的雨声,到了卯时已经变成了噼噼啪啪豆大雨点砸在积水中的巨大声响,并且夹杂着遥远而连续的沉闷雷声,逐渐汇聚成了一股轰隆隆的滂沱气势。

今天是肯定不用想着出门了,陆鸿掀着窗帘在想。不过他也并无要事须得出去,想想便退了回来,就着书桌前的纸匣子抽了一张白纸,提笔蘸墨,便给汤柏写了一封书信。

倒没有甚么特殊的用意,只是想请他调几个人来——郑新、吴卫、陈森、杨智……

顺便让他帮忙找找医官张迪的下落,如果能成的话,也一并帮他调来!

这几个人当中,调动杨智是最容易的,毕竟只是个低级军官,如今是队正还不副哨了——今年汤柏吸收了平海军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行百人队建制,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设立了“哨”一级别。

就像前头陆鸿预料过的,摒弃那些乱七八糟的建制,加强千人、百人、十人的整合性和重要性,绝对能够大大提升军队特别是骑军的战斗力!

现在百人队的优势已经初步在安西战区体现出来,许多龙武军的中低级将官都向朝廷反馈,自从并队为哨、大旅拆分之后,骑军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显著提高,指挥也更加灵便,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用。

当然了,这也得益于司马巽在安西大力推广的功劳!

其实陆鸿现在最急缺,也最没把握的倒不是郑新、吴卫和杨智,而是陈森与张迪。

张迪这个人有脑子,可以和杜康两人同时帮他分析事理、出出主意,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总不至于他自己两眼一抹黑,闷头苦想也想不出个良策来。

安东这一片儿可是个极废脑子的地方!

至于陈森,他是从五品下的将军,有资历有战功,还是科班出身,底子硬朗,可以帮他有效地牵制成凹斗……陆鸿对表面上桀骜不驯的温蒲其实并不担心,况且有孔良帮他,政务上不会出多大的错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