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283)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看来说不得,还得接着给他背锅卖命了……

孔良是这么个想法,相比于此,温蒲的目的就要纯粹和高尚一些。

这个老温虽然心机城府不属于孔良,但是作为一个文人和一方文坛领袖,他也要比孔良更加纯粹一些。

或许是因为背后没有清河崔氏这种世家大族的关系,温蒲的背后,只有辽东整个儿死气沉沉的文坛,和一大帮子嗷嗷待哺的后辈仕子。

所以他的终极目标不是自己执宰拜相,即便是他真的有幸当了宰相,那也是为了他背后的理想而服务。

他的理想,就是将辽东或者高句丽一族的文坛活跃起来,培养一批高句丽自己的仕子和官员——能够真正有资格与大周同侪竞争,并且堂堂正正凭借功名和本事为朝廷做官、为百姓做事的那种!

而不是朝廷出于羁縻和笼络的目的,颁赏下来的,好像施舍的一官半职……

最少,安东总得再出一个明经或者进士罢!

他自己一个人扛着这杆大旗二十几年,已经真正疲乏不堪了……

而现在的三级科举制度,以及陆副都护和他谈的遍修学堂,从中原大批量延请教授、大力推广基础教育这几件事,都是他殷切期待了多少年的大事情!

他的理想说不定在很短的时间内,或许五年,或许十年便要实现,因为现在已经看见了极大的希望……

这一天之中,孔良和温蒲这对老对头都很满足,他们都从陆副都护那里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承诺。

今晚他们两人相继找陆鸿谈话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儿安东都护衙门,而经过这一天以后,肆虐了安东半个多月的大雪,也终于瞧见了止息的迹象……

十月卅日这天,封住了所有人脚步的大雪,终于停了!

……

……

温蒲与孔良在三官邸找陆副都护谈话的事情不是甚么秘密,甚至就连他们谈话的内容,也很容易猜测得到。

但是与此同时,在遥远的神都,距离安东都护府治所仓岩州三千里地之外的洛阳城,也发生了两段谈话。

与三官邸这边的谈话相似的是,这也是一人分别会见两人,并且分别与之深谈,而且事情发生的时间也在十月廿九这日的夜晚……

而两相比较之下有所不同的是,发生在神都这两段谈话的内容和几位当事人的身份,却不足为外人所知了!

当然了,将这件事描绘得如此隐秘,并不说我们对几位当事人就完全不了解。

至少其中有一位,就是我们所十分熟悉的兵部司郎中汤柏。

这位陆副都护的铁杆儿粉丝,也是知交好友,今日莫名其妙地收到了一份请柬。

请柬封得十分堂皇大气:鎏金硬质封皮,撒着金粉的“一堂春”墨锭研出来的、散发着龙涎香味儿的贡墨,以及宫里最近时兴的梅花笺。

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与众不同,也一切都让汤胖子感到胆战心惊。

当然了,即便这一切的细节都能将这封请柬与一位高高在上的人物联系起来,汤郎中也绝不敢妄下论断,认为邀约他的这位神秘人物就是丰庆帝本人!

真正让他无可怀疑的,还是送信来的人——皇帝身边的办事太监邱索……

邱老公还是一如既往地开朗潇洒,将请柬撂倒了汤柏的面前,就借口天色还早,硬是拉着汤胖子谈论几篇新鲜出炉的好诗。

这位在宫禁之中颇得丰庆帝亲近的办事太监,显然完全不通政务,也没有半点政治敏感性,所以他在汤柏面前连声称赞的,竟然是几位新乐府派的诗篇。

比如张籍最新的一首诗《猛虎行》,表明上是描写猛虎伤人的情景,实际上就是道尽了神都之中“起秀帮”的肆无忌惮,比之过去的羽林卫之乱有过之而无不及!

同时也批评了那些对起秀帮庇护纵容的官僚势力,就差指名道姓地点出大将军王睿其人了……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王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邱老公尖着嗓音曼曼吟哦,将一片恶虎猖獗的场景描绘得淋漓尽致,最后还拍手称赞道,“果真是一首好诗!”

这一下搞得汤柏同意也不是,反对也不是,只好尴尬地赔笑两声。

诗句本身嘛,的确是好诗,但是他此时若是跟着鼓掌叫好,那难免落得个与新乐府派同流合污的口实;可是如果摇头否决甚至大加批判的话,那么一来他和新乐府派并无嫌隙,不想落井下石;二来他还没有那么下作,可以昧着良心说瞎话;三来未免也得罪了这位颇得圣君喜欢的大太监……

好在邱老公并不强求他表态,这人自我陶醉的本事也是一等一的,吟哦罢了之后,便自己打着节拍,反复用《猛虎行》的曲调反反复复哼唱起来。

周唐的诗作本身也就是为了给乐府曲目填词,用来吟唱的,因此这邱老公唱到忘情之处,竟忘了身在何方。

等到他将诗中的滋味都琢磨透了,这才发现汤柏还叉着手站在一旁,心中暗叫“坏事”,连忙站起来说:“记着了,崇业坊清平馆,时间厢房请柬上都写得明明白白,可不兴迟了!”

说罢便飘然而去,留下错愕呆立的汤柏……

(在服务区写字,电脑的电量不知道能不能支持到下一章按时发上来,尽量罢,多包涵。)

第二百五十二章 与帝说(上)

崇业坊,清平馆。

华灯初上的时候,距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一刻左右。

汤柏从他的小马车上下来,有点儿犹豫,又有点儿心虚。

虽然说,能够有幸得到圣君的私人召见,乃是一件顶荣耀的事情,但是这件事处处透着诡异,不仅让他半点骄傲之心也提不起来,甚至带着几分忐忑与害怕——他生怕这位会逼他说一些不该说的话……

他不知道那位大人物好好儿的干甚么心血来潮,把他扯过来聊闲篇……

请柬上就是这么说的:兹念爱卿功高劳碌,特请闲叙清谈,聊以激励也……

要想激励,多发点儿钱、多赏点儿布帛,甚或升他两阶官,比甚么不好?

整这些虚头巴脑的有啥意思?!

当然了,汤郎中还不至于这么浅薄,他当然知道,这位神秘兮兮地请他过来,肯定不止是“闲叙清谈”那么简单!

但是他想不通,这位身边有的是会聊天,懂逢迎,又通晓世事的大官,干甚么无缘无故偏偏找上了他?

难道是因为最近临泉王的事情?

因为这段时间,坊间对圣君即将废太子而立临泉王的消息传得有鼻子有眼,不明真相的群众说不定相信的还真不少!

汤柏本来对这种事情是敬而远之,甚至嗤之以鼻的。

因为一方面这是皇帝家事,旁人不好置喙,虽然说储君乃是国本,但是谁来当太子,自然有政事堂与上三省的长官们操心,哪里轮得到他这个小小的兵部下面一个小小兵部司的郎中来发表意见?

另一方面,不管谁来做太子,都是他汤柏得罪不得的,这种事情他能关心吗?

敢关心吗?

所以他想来想去,这位想要跟他聊的,多半不会是这件事……

除过这事儿,那么就有可能是新设都督府的事情了。

毕竟朝堂上最近明里暗里争论的,也不过就是这两件大事!

这件事情上,汤柏的把握就要大一些,而且立场也很明确——他是绝对支持的新设都督府的!

其实说是新设也不全对,应该说“改设”!

改安东都护府为安东都督府,或者岩州都督府,撤销正副双都护,改为都督专政制度。

当然了,有个大前提,这个专政的都督得是他的好朋友陆见渔……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