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335)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陆鸿点点头,不可否认,这也正是当日,他推断这些事情的幕后推手是李毅而非李密源的最大理由!

“你应当知道神都有个起秀帮罢?你也该知道,那群少年王的大哥就是李密源。他也是起秀帮的首创,以及第一任首脑……当年从库部司倒腾出八千套制式兵器、甲胄,就是他的主意!”

这些消息实在太过颠覆,也太让人震撼,以至于陆鸿根本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从另一方面来说,李毅这个人,也确实不足以让人产生信任……

不过他还是选择暂时相信李毅,因为这是他目前唯一的选择……

“那,李钰说的那封信,到底是真是假?”

“哼,那小子记性倒好,将当年那封信背得一字不差!我和李嗣原确实约好在坝集商议,不过讨论得很不愉快罢了!”

他一提到李嗣原这个名字,浑身便散发出一股阴冷的杀气,不过随即便收敛了过去。

“不对啊,李嗣原根本就没去坝集,你们怎么讨论的?”

李毅像看白痴一般瞧了他一眼,奇道:“谁说他没去?你难道不知道,蓝鹞子就是李嗣原?”

陆鸿万万没想到会得到这么一个答案!

他苦苦追寻了多年的蓝鹞子,以及最近最感兴味的李嗣原,到头来竟然是同一个人?

怪不得,那李钰的身手与当年的蓝鹞子如此相像……

现在很多困扰着他的问题,终于随着这个答案的浮出水面,而全部豁然开朗!

比如蓝鹞子的身份,比如在赵家集客栈南唐与胡人两队人马到底做的是甚么交易,比如蓝鹞子此人后来究竟去了何处……

原来蓝鹞子便是李嗣原,赵家集客栈的那些南唐人送了整车黄金过来,一方面是为了接应蓝鹞子,另一方面则是用这些钱打通胡人的关系!

而那些胡人,当然便是来收钱,外加带引蓝鹞子去往北疆的……

而蓝鹞子,也就是李嗣原,他的去向当然便是北疆——契丹!

至于陆鸿为甚么如此肯定是契丹,而非奚或者室韦、靺鞨,是因为当年冒充青州团练副使赵德来掩护蓝鹞子出逃的,正是契丹王子库罗基。

陆鸿一时之间无法消化这些信息,于是紧紧皱着眉头,从头开始梳理着一条条看似清晰,却错综复杂的线索……

谁知李毅很不客气地打断了他,说道:“好了,你想知道的老子都说了,没甚么事就滚罢!”

陆鸿摇头苦笑,他当然知道,今天老李能做到这个地步,已经很难得了。

他刚打算走,却忽然想到一事,竖起了食指问道:“最后一个问题:赵四是不是你派人杀的?”

“是!”李毅说完这个字,便闭上了眼睛,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

虽然事实证明,许多人包括陆鸿和李嫣,都一直在误会着李大都督,但这并不证明他就是个好人……他还是那个睚眦必报、尖酸刻薄、心狠手辣的混世魔王!

陆鸿点点头,对于这个问题,他并没有抱甚么奢望。

不论是理智还是直觉,都让他清楚地明白,他的岳父大人终究是逃不过一个凶手之名。

“这个……是给您的。”陆鸿尴尬地摸了摸鼻子,把李嫣交给他的那个锦盒“转交”给了李毅,一方田黄印石静静地躺在其中。

这件物事本该从一开始便送出手的,可是事出有变,终于还是等到了最后告别之时,这才真正交到了李毅的手上。

李毅嘴角撇了撇,用眼角瞄了一眼那锦盒,随手打开左右观瞧了一遍,下意识间便打算嫌弃地扔掉,可是手伸了一半还是忍住了,并且重新盖上锦盒,放在手里拍了拍,并郑重其事地收在了面前。

陆鸿与李嫣对视一眼,都暗暗吁了一口气,然后同时向李毅行礼,并且并肩退了出去。

等到两人的背影消失在了门外,李毅本来紧绷的脸色顿时松弛下来,整个人的精气神好像突然散逸了一般,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岁……

陆鸿与李嫣离开了青州都督府,这一趟的青州之旅便算结束了。

接下来便是回到三河镇好生过一段平静时光,然后迎接下一个,随时可能到来的挑战!

“没成想,到头来,竟然是走了一个轮回。”陆鸿走在长安街边笔直的行道之上,望着身边熙熙攘攘的人群,喃喃地说。

李嫣轻轻捋了一把耳边的鬓发,惹来一束束火热的目光,但是等到这些目光落至旁边身着赤色戎常袍的陆鸿身上时,便都好像触了电一般惊慌地缩了回去……

“嗯,两年前你与蓝鹞子生死相搏,两年后你们却差一点儿再次正面交锋——恐怕你已经计划再度扫北很久了罢?”

她嫣然一笑,说道。

陆鸿感叹于其聪慧的同时,也是点了点头,说:“如果我没有从安东离任的话,今年,我和他一定会再见面!不过我感觉,即便如此,我们相见的时间也不会太远了……”

第二百九十六章 风云巨变

“我们相见的时间不会太远了……”

“我们”指的是陆鸿和李嗣原。

这话是他对李嫣说的,是在他们暂时分别之前说的。

至于陆鸿给未来——自己的未来、李嗣原或者说蓝鹞子的未来下的这样一个谶语,命运并没有任何表示。

至少在其后的一个月间,都没有任何表示。

上天并没有告诉人们,他的谶语是真是假,是对是错。

也正因为命运或者上天的沉默,恰恰给予我们的陆鸿一段难得的清闲时光。

或许,这才是它沉默的本意。

不过这中间的时光也并非总是平静如水的,至少在小小的保海县,就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

我们的保海县,自从丰庆六年来的第三任县令,贝明德大人,因为失礼、违律,而被革职了。

这位因为踩着三级科举制度的高风,而幸运地做上保海县令的贝大人,在正月十七这天,由于无视了魏县子、左武卫大将军陆鸿的仪仗,而在第二天便被青州都督府革职,并且被剥夺了举人的功名……

本来陆鸿是没有设仪仗的,这是在他离开青州之后,他的准岳父、青州都督府大都督亲自派人凑吧了一套正三品卤簿,并且一路追到六乘驿才给他套上的一个大大的行头。

对于这一点,没有人能够准确地猜想到李毅的用心,李大都督的既然被世人冠以“李老狗”、“李老贼”、“李瘟神”、“混世魔王”等等一大串各色各样的“雅号”,可见他的行为方式必然是超脱了正常人们的认知。

所以这种奇怪的举动也就变得并不奇怪了。

所以,谁也没想到我们的陆大将军会以这样一种卤簿齐备、大吹大擂的形式衣锦还乡。

陆鸿本人没想到,贝明德也没想到……

如果贝大人能够想到这一点的话,即便再给他两个胆子,他也不敢无视于陆大将军的回乡。

可是那套只是稍逊于当年鲁国公驾临坝集的卤簿,就这么真真切切地出现在了保海县城的西城门,然后在守门皂吏以及进出百姓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大摇大摆地进了城。

甚至在没有经过陆鸿本人的授意的情况下,他们威风八面地从保海县衙转了个大弯,青衣乐工们震天彻底的敲锣打鼓声吓得贝大人紧闭大门,躲在衙门里薛县尉的身后瑟瑟发抖。

然后这套卤簿便若无其事地从东门穿出县城,经过坝集、到达三河镇……

“这是啥?鲁国公又来了?”

“俺嘞妈,俺们这并不是坝集啊,鲁国公来作甚?”

“快跪下跪下,跪晚了要挨鞭子!”

可是这些议论纷纷的上河村村民们并没有见到所谓的鞭子,甚至就连卤簿前的开道都并没有骑在马上耀武扬威。

那些人都收了马鞭、仪棍、铜锣,并且下了马,笑容可掬、客客气气地向左近的村民们拱手致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