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362)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当先一名大将见了满城残破的模样,以及守城众军的狼狈形容,气得大声怒喝:“李超在哪?把他叫出来,我要问问他该当何罪!”

契丹军中一名年长的夷离堇闻言便站了出来,神色漠然地向那大将说道:“钰公子,我们大王已经战死,还须治甚么罪?”

原来这统兵大将正是李钰——如今他的多重身份之中又加了一重,汗国兵马总监军。

李钰听了那夷离堇的话,先是一惊,心中瞬间转过了无数的念头,然后惊愕之色渐退,面若寒霜地道:“那你们还在作甚,为何不去追击敌人?”

那夷离堇对他夷然不惧,只淡淡地说:“如今汗王已死,鄙人等需前往共城,遵从婉公主示下。”

他说着手一挥,带着缓缓聚集过来的数千人,以及李超的尸体,径自向西北共城方向去了。所有人经过李钰的身边时,都是一脸淡漠,根本对这位兵马总监军大人没有半点儿友好的表示。

李钰铁青着脸,目光瞄准了那夷离堇的后背要害,右手缓缓地握住腰间的剑柄,只要那夷离堇没有走出二十步的范围,他有把握瞬间取下对方性命!

周遭的气氛顿时紧张起来,就在他带来的兵马当中,也有一半都是契丹人,许多人盯着他的动作,都在不安地戒备着,如临大敌一般。

甚至有人也将手掌悄然握住长弓、弯刀,并且严密地防备着他下一步的手段……

李钰耳听六路,眼观八方,早已将这些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他咬了咬牙,目光之中寒芒收敛,将手缓缓地从剑柄上松开,原先因为在凝力蓄势而耸起的双肩,也在不经意间塌陷下去,恢复了正常的模样。

他心中深知,如果现在偷袭杀死了那位夷离堇,很可能会引起一场哗变!

为今之计,只能尽快联系上共城的萧婉,请她出来主持局面——至少支撑汗王完成这次南侵的伟业……

看来是时候通知姜炎,两军合兵,尽快扫灭周人的残余势力了。

他这么想着,摆摆手便带着兵马退回卫州城去了。

可是他万万想不到,如今的共城早已不是他熟知的那个共城。

城守也是身为奚王的李枭已经横死,萧婉实际执掌大权。

而萧婉本人,早已向大周投诚,并且打定主意退出这张战争。

短短数天之内,奚王李枭死了,契丹王李超也死了,这个看似无敌的汗国大军骤然失去两名镇国大将,再无军心。

汗王李嗣原也仿佛失却了左膀右臂,此时想要约束两族部众已非易事,再想倚靠胡人夺取天下,更是前程渺茫……

何况他的身后还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隐患——新的契丹王、契丹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王,或许也是北方诸胡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王,在李超身死的第二日,与共城召集众将,约誓登位!

……

……

八月廿三,李嗣原派往共城的第一名使者被扣押。

八月廿五,第二名被扣押。

八月廿八,李嗣原率领大军围困共城,萧婉请出契丹王苍狼毫大纛,在城上振臂一呼,李嗣原麾下契丹兵马临阵倒戈。

李嗣原率领大军退回卫州城。

同时北方传来消息,安东军由扶吐瀚率领一路,兵出平州,接连收复蓟州、檀州,开始围攻幽州;贺高率领一路,兵出南州,击溃饶乐留守奚军,横扫奚王牙帐,赶绝燕山山脉以北大小奚人部落数十,粗计掳掠人口十二万!

就在两路大军出击之后不久,室韦十八万大军借道靺鞨渤海国,兵锋直逼安东都护府治所岩州。

遭到陈森率领的城防军、郑森率领的团练兵以及朴仲忧率领的新罗大军三路夹击,城防军历史性地大规模使用火器御敌,三路共二十万大军杀得室韦军伏尸盈野。

安东、新罗联军得胜之后一路追击,直抵渤海国太白山下,与靺鞨大军在粟末水两岸隔河相峙三日,乃还。

渤海国派遣使团恭送。

八月卅日,李嗣原从卫州撤军。

九月初四,李嗣原于冀州在乱军之中毫无征兆地突然暴毙……

(汗国的命运结束。)

第三百二十章 契丹女王的朋友

寒露有三候,一曰“鸿雁来宾”,即气候转冷,天空现鸿雁大举南迁之兆。

二曰“雀入大水为蛤”,是说鸟雀销声匿迹,海边蛤蜊上浮,以其条纹颜色与雀鸟相似之故,被认为是雀鸟入海,变为蛤蜊。

三曰“菊有黄花”,意为菊花开放,满园皆黄。

寒露之候,便是进入了秋季的最后一个月份。

这对于农人来说,当然是意味着一整年的忙碌即将画上了句号。

但是对于一场不死不休的战争来说,却是一记相当严厉的警告——再过一个月便要入冬,不仅攻守难度相应增加,一应补给都与春夏之时全然不同,特别是对于劳师远征的大军来说,如果不能在这个月内结束战争,或者退回原籍的话,那便要面临着最严峻的辎重考验!

或许是因为这个缘由,又或者是南唐出兵八个月,那些淮南、江东之兵早已思乡情切、师老兵疲。

因此姜炎在九月初八这日率领着太原驻军倾巢而出,在泽州城下与陆鸿进行了一场舍生忘死的大决战!

最后结果是陆鸿凭借泽州城坚固的城墙,以及韩清、司马巽的紧急驰援,将南唐兵马逼回了太原。

而陈州王坐镇龙门,从关中道各州调集兵马和物资,已经聚集了近十万新军,加上一个多月来赶到韩城的勤王兵数万、泽州城所属数万人,总计超过二十万,已经完全有能力与南唐正面相抗!

如果再算上刚刚攻破幽州,并且直线南下的扶吐瀚部五万兵马,北都太原府已经完全处于大周的包围之中。

姜炎之所以会倾尽全力攻打泽州,因为泽州扼守住了南唐经过京畿道洛阳,向太原运送辎重的路线……

也就是说,自打陆鸿在泽州站稳脚跟的第一天开始,太原方面就再也没有接到过南唐的一粒粮食。

而且由于朱氏商号在暗中高价收走了太原周边数州的所有余粮、棉料、成衣、皮子,所以等到姜炎派人从占领区收集这些物资的时候,却发现太原以及周边的商户、民户们,已经穷得只剩下钱了……

于是终于引发了那场争夺辎重道路的大战。

不过陆鸿既然派朱胤提早开始收集物资,自然便早早做好了迎接姜炎的准备,最终也在姜炎兵多,而陆鸿准备充分的前提下,双方都获得了一个不胜不败的结果……

即便姜炎在这一战当中并没有遭受多大的损失,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南唐大军进退不得,又要进入冬季,战败也是迟早。

没想到,大周举全国之力都没能打败姜炎,而姜炎却轻轻松松地在时间面前显出了颓势。

岁月,果利器也!

九月初十,刚刚过了寒露没两天,陆鸿便着皮休和司马巽等守城,自己带着从共城赶来的萧婉,一道儿去往韩城面见丰庆帝。

契丹向大周称臣,大周册封女王萧婉,这其中的细节双方是早已通过声气的,这次也只是走个过场,等扶吐瀚完全接收河北道之后,滞留在共城的契丹军便将返回塞北,重归松漠草原。

其实说是去韩城听皇帝的封赏,主要还是要带萧婉与陈州王见见……

如今太子虽然病情有缓解甚至康复的迹象,丰庆帝的身体却每况愈下。

韩城虽然还在简陋的临时行宫之中保留着朝会制度,但是丰庆帝不上朝久矣,小事皆由政事堂宰相合计,有大事不决者,转呈龙门,由大郎、三郎听调。

因此萧婉去韩城是真正走个形式,龙门之会才是重中之重!

在萧婉随着陆鸿到达龙门之时,太子与陈州王并列仪仗摆出十里之外,分别由太子独女广平郡主、陈州王长子荥阳郡王代劳迎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