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393)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这是一个极好的转折,李安的人生,从此便告别了李氏诸子默默无闻、终老一生的宿命,开始变得与众不同起来。

而李嗣原则恰恰相反,他遭受了人生当中最重大的一次打击——那就是与李毅之间的恩怨了。

只因曹家那位,被称作“洛水之神”的女儿,使一个曾经极有前途的南唐亲王,从此一蹶不振,整整消失了……大约十五年之久。

之所以是十五年,而不是从丰庆六年二月初二那天算起的二十一年,也是有原因的。

李安与丰庆二年从太子位上被废,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结交南唐李钰!

也就是说,李钰应该在丰庆元年左右,便到了神都。

李钰出现,并且很“凑巧”地出现在了李安的身边,那自然是李嗣原的一手安排……

所以说,李嗣原在丰庆元年,皇帝刚刚登基、大周朝局飘摇未定的时候,应该已经趁机行动了!

再接着,丰庆三年,此时已经是陈州王的李安,成功收买(或者收服)在库部司任职的鲁光,然后经鲁光的手、挂起秀帮的名,从军库之中盗出八千套制式兵刃甲胄,送到青龙港或者某地,与南唐海船交割。

这些装备给李嗣原用于交好高句丽西部、成凹斗,迈出了经营“大周包围圈”的第一步……

丰庆四年,挑动库部司舞弊案,成功将鲁光推上台面。

丰庆五年出了甚么事,陆鸿暂且不知,恐怕李安是在陈州默默经营,而李嗣原、李钰则奔走于新罗、日本、两胡、室韦、靺鞨中间。

到了丰庆六年,李安用鲁光在一个胡商身上砸下几十万贯巨资,陆鸿现在怀疑,当年那个拿出投石机图样的胡商赛米哈,也是李安指派的……

如果这种猜测成立的话,那么不用说,这几十万巨款,多半就流到了李安的腰包里——这也怪不得,他能在短短的几年之间,躲在陈州硬生生拉起了六万人马!

而此时的李嗣原,当然是继续他的奔走大任,顺便撺掇唐帝,发动了一拨针对大周的兵战。

而在此期间,他假扮了一回七宝班班主蓝鹞子,李安派出在保海县县学任职的谯岩接应,契丹也有库罗基、萧婉两人殿后,排出这样大的阵仗,目标是李毅和大周河南道。

随后的丰庆七年、八年至今,两人做的那些事情,都是很明摆的了。

陆鸿搓了搓有些麻木的脸颊,这些大半还是他猜的,不过他同时也有很大的把握,觉得这些应该都是事实。

只是这其中还有两点疑问:既然盗用制式军备一事涉及到了起秀帮,那么李安与临泉王之间,难道真的只是单纯的兄弟,或者储君竞争者的关系?

还有,李安做了这么多,他最终的目的究竟是甚么?

车身忽然轻轻颠簸了一下,然后停在了路边。

陆鸿以为是自己的府第到了,于是掀开窗帘,推开窗扇茫然向外望去。

只见窗外三条宽阔犹如广场的大道,被两排四季花树隔开,间植的腊梅正努力地张开着花骨朵儿,甚至有些情不可耐的,已经抢先开出了瘦弱的五瓣花……

这还是天街啊。

陆鸿有些奇怪,为何在天街上停了下来。

这是小金子走到窗下,低声道:“大人,咱们得等等,前方戒严了,听说有八百里急报。”

突然空中响起了“当——”的一声撞钟大响,马车内外,街道两边,里坊之中,几乎所有的人耳朵,都随着这昂扬高阔、并带着几分豪壮激烈的钟声,紧张地竖了起来。

半个洛阳城都陷入了一片寂静。

“捷报——大将军司马巽攻破建邺城!”

“捷报——大将军韩清活捉南唐幼帝……”

第三百四十八章 南国治理概论

“轰——”

整个洛阳城好似沸腾了一般,所有人的声音汇聚在一齐,猛然炸开一声巨响。

八名传令兵一路高喊“捷报”,一路举着红旗,分别从东、南、北三个方向,策马从厚载门、定鼎门、长夏门等八门疾驰入城!

城中万人空巷,几乎所有的人都纷纷涌上街头,好似一道道洪流从大街小巷之中,一齐汇聚到天街和三市上来。

俄而,众人一齐面向宫城方向,骤然齐呼“万岁”,然后纵情欢叫大笑、互相拥抱,并且将手中所有能抛的东西全部抛向了空中!

“大人,咱们打赢了!”小金子顶着震耳欲聋的噪音,大声地向陆鸿吼道。

陆鸿刚刚“嗯”了一声,便被惊涛骇浪一般的巨响淹没了,只得点点头,有些振奋地看向远方。

这时也不知是谁眼尖,从人群之中指着陆鸿的马车叫道:“瞧啊,那好像是陆帅!”

已经通红双眼、兴奋过了头的民众们一听,纷纷拥挤过来,口中高喊着:“陆帅!陆帅在这里!”

“是咱们大周第一神将陆帅!”

“是他打败了姜炎,救了大周!”

“这是咱们大周最大的功臣……”

人群越聚越多,而且远处的人们知道或者不知道怎么一回事,都一窝蜂地向这边涌来。

小金子急得仿佛热锅上的蚂蚁,踮起了脚尖左顾右盼,希望胡小五他们能够及时带着侍卫赶到,将他接回府去。

可是从修业坊到这天街,早已是水泄不通,如何再能挤得进人来?

忽然小金子灵机一动,指着不远处的积善坊叫道:“大人,咱们进花府躲一躲罢!”

如果是胡小五在此,根本就用不着商量,早就自作主张往花府去了。

陆鸿见了这般架势,哪里还坐得住,急忙大声应道:“好,咱们就去叨扰一下花老太爷。”

“欸!”小金子答应一声,也不管陆鸿听没听见,直接跟车夫两个一左一右,护着马车掉转了来,艰难地向积善坊挪去。

这时忽听几声大喝,一队十几名家丁模样的人,手执长棍,如狼似虎一般打将出来,一路杀到马车边上,呼啦啦散成两排,护着马车径直入了侧门的小巷。

到巷中时花家侧门已经大开,花大爷神色焦急地等在门口,见到陆鸿从车中出来,便长吁了一口气,说道:“陆老弟,快快进来。你们守好大门!”

后一句却是对那十几名家丁说的。

那些家丁齐声答应,跟着花大爷与陆鸿等人进了门,便将侧门死死闩住,分在两边把守。

陆鸿一边跟着花大爷进院,一边心有余悸地感谢道:“大爷,幸亏有您。”

花大爷听着外面的喊声,脸色微微透露出不安来,嘴上却笑着说道:“听见外头人都在叫你,唯恐乱中出事,便派家人寻了出去,没想到歪打正着。”

此时花家的人也都走了出来,一个个扒着自家院门,眼巴巴地望着家中大爷与陆鸿的身影。

“都瞧甚么!”花大爷侧目一瞪,大伙儿都连忙赶出来行礼。

陆鸿两边回个礼,也就罢了,各人躲回各院,没人敢出来聒噪。

花大爷派家人将车夫安顿下,便带着陆鸿与小金子一路向内堂而去。

他一路走一路说道:“老爷子昨晚便进了宫,听说要陪着圣君飨祀宗庙之后才回来。”

陆鸿闻言微感迷惑,心想:莫不成皇帝与花老太爷都要参加太庙祭祖?

他将这个问题说了出来,花大爷往他脸上一瞧,颇有深意地笑道:“莫非,天下的事情都要教你一人做了?”

陆鸿又惊又喜,说道:“那倒要偏劳老太爷了!”

他从来只顾自己埋头做事,却好像忘了,这世界上尽多能人,各有各的路子,也不单单需要他来扛天下……

他一面欢喜一面欣慰,同时又感到十分懊悔,这些事情应该早早对老师或者花老太爷请教清楚的。

不过还好,今日他在集仙殿已经借着鲁光的力,顺水推舟,把两位宰相绑到战船上来了,加上花老太爷在中间弥封,恐怕陈州王只能暂时放弃对武氏的想法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