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420)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因此张仲宽连忙又加了一句:“张家上下,早已对陆经略候命多时,只等一声令下,赴汤蹈火罢了!”

陆鸿见他说的好像唱大戏一般,衷情昭昭、可鉴日月,反而显得有些故意做作了。因而哈哈大笑,摇着头说道:“不要你们赴汤蹈火,只不过,这一次要放过谢家庄,句容县令必然是要追责的——更何况此人本就是帮凶。我现在缺一个县令,你说说看,找谁来补这个缺?”

一说到这个,张仲宽便不由得犹豫起来。如果陆经略想让他使用张家过去留下来的影响力,为大周官府和百姓走动、游说,那是小事一桩,动动嘴皮子的事情而已。

但是现在要让他到明面上来参与官政,那可为难了……

对于这种事情,老爷子早就在家分析过了。朝廷是不会放任张家多清闲的,只不过能拖一刻是一刻,不用在这种最敏感的关头,当出头鸟。

这是其中的一桩考虑,另外一层的考虑就是:张镒在南唐中枢几十年,有的是维持手段,但要老头子从荆棘中,为新朝开一条道路出来,那还真正非其所长!

所谓献丑不如藏拙,要想维持超然的地位,自然要将羽翼爱惜一些……

当然了,张仲宽对这种说法,也并不完全赞同。可是老爷子定下来的方针,总是要听从一二的。

因此他显得有些踌躇,踌躇的是,要不要退一步,稍稍开个口子,毕竟刚才陆经略如此爽快,自己如此推搪,岂不叫人小觑?

他咬咬牙,自作主张地道:“陆经略瞧上了谁,只管说,由在下去说通,保管不会误了句容三十万百姓的生计!”

陆鸿笑着拍拍他的手臂,戏谑地说道:“又不是攻城墙当排头兵,何必说得如此慷慨!”他顿了顿,收起笑容,说了一个名字:“钟秀兄……你觉得如何?”

所谓“钟秀”,就是张钟秀,即张仲宽的二弟、张家二郎。

其实这“仲宽”、“钟秀”,都是表字,而非其名。

仲宽的名字叫做张璟、钟秀叫张瑜。

张家在张镒那一辈,皆以金字旁为名;到了仲宽、钟秀这一代,便以王字旁为名。

“王”便是“玉”,这两辈人的名,一金一玉,取得就是“金玉满堂”的吉意。

张仲宽一听他点了自己兄弟的表字,一时便犹豫起来。

陆鸿见他沉吟不语、面露难色,便不再勉强,笑道:“好了,你也不必自作主张,可以先请教一下老爷子的意思——朝廷再是蛮横,也绝没有强行绑人做官的,是不是啊?”

张仲宽陪着干笑两声,倒稍稍有些放下心来,一拱手道:“那么仲宽先行告辞,下午必送请帖过来。至于二郎……到时应当也有回复。”

陆鸿点点头,挥手道:“那我就不送了。”

张仲宽再拱手:“留步留步。”说着便退了下去。

陆鸿只见他的身影,在树梢掩映之中,左转右拐,渐渐消失不见,便重新坐了下来,端起茶碗浅饮,并望着这芙蓉亭,微微出神。

就在此时,忽觉一阵香风袭来,眼前青影闪过。他抬眼望去,李嫣不知何时回来的,已经款款坐到了对面,就坐在张仲宽刚刚离开的位置上。

陆鸿见她一身便服,又是男儿装束,英姿飒爽,因笑道:“怎么今日逃了差事,没去军营?”

李嫣瞅了他一眼,接过他的茶碗来连饮两口,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笑道:“你不是也没在衙门办公?”

陆鸿摇头道:“我刚刚才见过张仲宽,好生打了一场机锋,受益匪浅哪!”

李嫣放下茶碗,一双圆圆的大眼睛一霎不霎地盯着他,忽然变成了两只弯弯的月牙儿,笑着说:“先不谈张大郎,你猜我今日去了哪里?”

陆鸿奇道:“去了哪?”

李嫣刻意压低了声音,神神秘秘地道:“芙蓉娘娘庙……”

(推个朋友的《水浒天王传》,书荒的可以试试——反正我没看过。刚在办公室码完这章,现在回家,来得及的话再发一章。就酱紫……)

第三百七十一章 芙蓉娘娘庙(一)

“芙蓉娘娘庙?”陆鸿反问了一句。

他想的是,刚才张仲宽似乎说过,英宗在多年前已经下令民间拆除了所有以芙蓉为名的建筑,怎么现在还有一座芙蓉娘娘庙?

李嫣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听说是不久前才建起的,就在建邺城破之前。不过……”

陆鸿见她忽然皱着眉,神情有些忸怩起来,便随口问道:“不过怎样?”

“芙蓉娘娘庙里有一尊塑像,也是新铸的。我总觉得……有点儿像我……”

李嫣说着,原本雪白的脸颊便染起一片绯红。

陆鸿更加奇怪了,很是注意地问:“像你?怎么会?”

李嫣道:“我也不知道,不过准确地说,应该是像我妈……”

陆鸿听了更加满腹疑云,这芙蓉娘娘庙远在千里之外的江南,又怎么可能与李嫣的母亲相像?

而且,李嫣的母亲在多年前就病故了。

他皱着眉,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猛然一震,惊叫道:“这芙蓉娘娘是谢皇后的塑像,莫非——谢皇后的长相,竟然与你的母亲相似?”

“哪个谢皇后?”

这个芙蓉皇后早已是南唐多年前的传说,别说李嫣不知就里,就算是江南本地年纪稍轻一些的,也未必知道关于谢皇后的故事。

可是陆鸿恰恰从张仲宽的口中知道了一些……

他不禁在想,李嗣原之所以会对李嫣的母亲产生感情,会不会就是因为她与谢皇后十分相像的缘故?

陆鸿越想越觉得,这种猜测十分正确,但是一时之间又无法理清其中的千头万绪,心中顿时乱入缠麻。

李嫣见他脸色有些难看,察觉到事情或许十分复杂,可是她又哪里想得到这其中的曲折。

陆鸿仔细想了想这芙蓉娘娘庙建造的时间,就在建邺城被攻破以前,当时李嗣原是在江南的,说不定就在建邺——难道就在那段时间里,南唐实际是在李嗣原的掌控之中?

他猛然向侍卫们叫道:“去,把顾综给我找来!”

小金子答应一声,亲自带着两名侍卫匆匆离去了。

陆鸿对李嗣原此人的过去,愈发产生了兴趣。

这时李嫣忍不住问道:“怎么,你想到了甚么?那个谢皇后又是怎么回事?”

陆鸿这才想起来,还没回答她的问题,便道:“谢皇后是南唐英宗皇帝的皇后,李嗣原和后来的李辎,都是过继到她身后的养皇子。”

“哦……”李嫣听到李嗣原的名字,忽然沉默下来。

她当然听说过母亲与这人之间的一些瓜葛,甚至还有传言说,她的大哥李密源,其实是那个人的骨肉……

因此提到那个名字,她自然是有些尴尬,还有一些十分矛盾的情绪。

陆鸿端详着她美艳之中不乏英气的面容,忽然灵光一闪,暗暗想到:英宗初时爱屋及乌,中意李嗣原,甚至让他在毫无名分的情况下监国,可是后来却忽然冷淡,并且将他逼得远走北国,会不会也有谢皇后的原因在内?

张仲宽可是说过,当年几个皇子当中,谢皇后最喜爱的就是这个李嗣原……

问题是,谢皇后与李嗣原名义上是母子,其实年龄相差并不多……是这二人之间有甚么不伦之恋?

英宗摒弃此人,究竟是因为权力的矛盾,还是因为感情的纠葛,又或二者皆有?

陆鸿摇了摇头,他想不明白。这种宫闱之中的事情,原本就是复杂难辨,他光凭猜疑,又如何能够摸得清楚。

可是自打丰庆六年,李嗣原扮成蓝鹞子出现在坝集开始,此人就在陆鸿的命运之中留下了一个难以磨灭的痕迹。

他们两人好像是天生的宿敌,或者说,他们天生是命星相克、不死不休的。现在既然有了李嗣原的蛛丝马迹,又叫陆鸿如何不感兴趣?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