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421)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他已经不仅仅是感兴趣,而是急切、渴望地,想知道有关此人的一切!

陆鸿蓦地站起身来,他等不及顾综了,拉起李嫣便向其他侍卫吩咐:“你们去截住顾综,让他直接到芙蓉娘娘庙找我!”

一名侍卫躬身答应,旋身便追了出去。

陆鸿带着李嫣和剩下的人,则直奔芙蓉娘娘庙而去……

……

……

建邺城中有座鸡鸣山,山上有座鸡鸣寺。

当代诗人杜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鸡鸣寺,便是四百八十寺之首,三国东吴始建栖玄寺、梁武帝建同泰寺,皆是鸡鸣寺的前身。

陆鸿一行人便打城东,驰马来到这鸡鸣山下。

但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并不是这座数百年的古刹,而是坐落在鸡鸣寺不远处的一座新庙,也就是芙蓉娘娘庙!

陆鸿到了鸡鸣山脚下,却不由得勒住马,遥望着山上新起的青砖红瓦,心中难免犹豫起来。

他见无数的信众从山脚往山上,或从山上往山脚,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有些是去鸡鸣寺的,也有许多老人,却是专程上芙蓉娘娘庙去烧香。

他不禁有些奇怪,问道:“怎么这么多人?”

李嫣微微一笑,说道:“今日是三月初二啊,好像是芙蓉娘娘的生辰。我正是听说鸡鸣山上热闹,才来闲逛,谁知便逛到芙蓉娘娘庙了。”

陆鸿这才知道,原来那谢皇后竟是今日的生辰。

可是他今天派陈三流去打谢家庄,似乎确实有些唐突了……

好在派去传信的人已经到了路上,应当能够拦下陈三流。

他微微放心下来,正要带人上山,却听身后远远传来喊声:“陆公,陆公!”

陆鸿和李嫣同时转头望去,只见山脚远处,顾综急匆匆地打马车上下来,一手提着袍角,三步并作两步便向他们所在的地方赶来。

这是庙会人多之处,顾综不便称呼陆鸿为“陆经略”,因此只叫他“陆公”。

陆鸿朝他点了点头,并且挥手让他慢来,自己便下了马站在当地等他。

李嫣与一众侍卫也跟着下马,众人让到一边,以免阻挡了上山下山的信众。

过不多时,顾综便呼哧呼哧喘着粗气,掏出手巾不断地揩着额头的细汗,赶到了陆鸿的跟前。

陆鸿将手中缰绳甩给一名侍卫,吩咐道:“你们看着马,不必靠近。”说着向李嫣和顾综使了个眼色,便带着两人加入了人群之中,向山腰的芙蓉娘娘庙缓缓而行。

陆鸿瞧见顾综的神情有些不大自然,虽然极力用奔跑吃力的颜色掩饰着,可是他小眼中闪过的那丝慌张,却没能瞒过陆鸿的双眼。

“敬宗,知不知道我叫你来所为何事?”陆鸿一边走,一边淡淡地问道。

顾综额头上的汗珠早已擦净,此时却又连连揩抹,显然是想掩饰甚么。

他偏着头,不敢正视陆鸿的眼睛,支支吾吾地道:“下……下官不知。”

陆鸿点了点头,也没揭穿他,只道:“嗯,等会你就知道了。”

顾综的目光在他二人身上扫了一眼,没能发现甚么端倪,可是悬着的那颗心,却无论如何也放不下来。

眼看着芙蓉娘娘庙愈来愈近,顾综擦拭额头的动作也越来越频繁。陆鸿瞧在眼里,却始终不曾点破。

他透过鸡鸣山上密密的树梢枝叶,假意望了望天色,说道:“敬宗,时辰也快到晌午了。这鸡鸣山是佛门宝地,咱们不如就在宝刹之中用些斋饭,如何?”

顾综见他有此意思,自然不好反驳,陪着笑道:“陆公……既然有此清兴,自然,自然是好的。”

陆鸿微微一笑,问道:“那……敬宗觉得,是鸡鸣寺的斋饭好呢,还是芙蓉娘娘庙的好?”

顾综听见“芙蓉娘娘庙”五个字,圆脸上的肥肉颤动了一下,忙道:“自然是鸡鸣寺的好,鸡鸣寺中有座药师塔,陆公不妨游览一番,也算是一处极好的景致。”

“哦?”陆鸿笑道,“好是好,我也确实想慕名去瞧瞧……”

顾综正要大松一口气,却听陆鸿接着又道:“不过嘛,今日既然是芙蓉娘娘的诞辰,自然还是去芙蓉娘娘庙好!”

顾综真正是怕甚么来甚么,脸色惨淡得发白。

事实上,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怕甚么……

但是,他就是没来由的,不想让陆鸿去到芙蓉娘娘庙……

芙蓉娘娘庙距离山脚比鸡鸣寺要近一些,这鸡鸣山也不甚高,因此陆鸿走了一段,便已经能够看清芙蓉娘娘庙山门前的两尊莲花座。

他头也没回,忽然问道:“敬宗,你过去是南唐京兆府尹,我向你打听一个人,成不成?”

顾综没想到他会以商量的口吻来问自己,不禁一愣,下意识地道:“陆公尽管问便是。”

陆鸿漫不经心地道:“你们建邺城陷落之前,你可曾见过李嗣原的面?”

顾综起先没做反应,等到听清之后,却如遭雷殛,浑身剧烈颤抖,茫然呆在当地。

陆鸿见他这般模样,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不满地道:“你这是甚么表情?我只是随便问问,你若知道便答,不知便不答,何来这般惧色!”

他虽心知其中必有蹊跷,但是唯恐顾综吓破了胆,因此故意说成不值一提的语气,就是要让顾综放下包袱,畅所欲言。

“这……这……”顾综的脸色果然缓和了一些,却还是透着一层惨白,“不敢瞒过陆公——实际上,这座芙蓉娘娘庙,正是南充王的手笔!”

第三百七十二章 芙蓉娘娘庙(二)

“嗯。”

谁知陆鸿只是这么一个“嗯”字,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而是转开了话题问道:“敬宗,最近州府衙门的事务如何,有没有甚么难题?”

那顾综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表白其志,想要将李嗣原与这芙蓉娘娘庙的联系,前前后后交代个明白。

谁知陆鸿突然便将话题,转到了甚么州府衙门的公务上面……

这顾综满腹解释开脱的话,一时之间竟无从出口,就好像他攒足了力气,狠命地击出一拳,却打在了一团毫不着力的棉絮之上!

这让他十分的憋闷。

但是陆经略的问话,他却不敢不答,随口说道:“倒没有甚么难题,只是人手不足,行事上未免有些掣肘……有些位置缺了熟手,万事也不如过去那般顺当……”

他一边说一边偷眼瞧着陆鸿的反应,一说到这件事情上,刚才对芙蓉娘娘庙和李嗣原的些许忧心,也都立即抛到九霄云外了!

陆鸿当然明白他的心思,顾综说的不是别的,正是关于在押、待勘南唐旧臣的释放、恢复工作。

实际上,这件事顾综已经旁敲侧击、婉转建议表达过好几次了,但是陆鸿一直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

但是他今天主动提到州府衙门的工作问题,就是给顾综一个机会,一次性将这件事说出来解决了。

陆鸿在江南已经一个多月,跟这些前朝官面上的、民间的人都打过交道,并且深知这南唐朝遗留下来的坏风气,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甚么都要讲求交易,也就是等价交换。

即便是顾综这种官员,在面对自己顶头上司的时候,也是时时讨价还价,对于推行“公田法”的待价而沽,就是很好的体现。

因此陆鸿想要彻底撬开顾综的嘴巴,只好先允诺一些甜头给他……

“敬宗啊,你是知道我的难处的。”陆鸿索性将调调唱得再高一些,“我也想把他们放出来做事,江南近千万百姓嗷嗷待哺,这些能做事的人,却一个个锁在‘琴香茶苑’,或禁足家中。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是对百姓的失职,对不对?”

顾综听他语气,恳切倒是不错的,却似乎有些打官腔的嫌疑。他连忙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浪费是必然的,失职嘛……未免有些过之极矣。倒要敢问大人一句:朝廷上面对于这个事情,到底有章程没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