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429)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陆鸿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此人是积善坊花家的“后生”,他来去花家多次,约莫是在人群中见过此人几眼,听他自己的称呼,应当是花家的第四代子弟,比花源晚一辈,更加是自己的“孙子辈”了……

他虽然身份确实没错,在花家之中辈分极高,但也不敢托大,拱手回了个半礼,伸手虚扶了一把,说道:“起来说话。”

谁知那花正元纹丝不动,仍旧跪在地上,情绪急迫,辞句却十分和缓地道:“不敢劳驾——太爷爷命晚辈赶来,给宜爷爷带三句话,请宜爷爷在意了!”

“哦?”陆鸿一听是花老太爷带话,连忙正襟危坐,道:“快请说。”

花正元道:“第一句:神都有变;第二句:花家已然尽力;第三句:速速离开神都,回到江南或安东。”

说完这三句话,花正元便叩了个头,站起身道:“宜爷爷,请及早脱身。积善坊上有人看守,正元好不容易偷出来禀报,如今要回去了!”他又行了个礼,并且同张冲、王正拱手示意,便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去。

而此时的陆鸿,却把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

花老太爷带来的第一句很好理解,他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

第二句本来不好懂,但是与花正元最后两句话印证之后,也就不难懂了——听花正元的意思,积善坊花家如今已经被人看守、监视,甚至看押着,花家必然在这场变故之中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最后却不幸失败,就连通风报信也十分不易……

看来事情比他想象的,还要糟糕许多!

陆鸿望着花正元渐渐消失的背影,一颗心彻底沉了下来。

没过一会儿,莫管家便转了回来,原本有些黝黑的脸色,也显得颇为沉重。

他进门便向陆鸿禀报了此去的经过——他的连襟、韦家的官家老苗,在柳条巷与他相见。两人匆匆交流了一番,可是苗管家除了语焉不详、神情闪烁之外,并没有说出几句有用的消息。

因此莫管家的判断是:韦家人也向大直巷外面的那些“无聊之人”一样,对他们陆府不怎么友好了!

莫管家在就任陆府管家之前,就在上林坊另一个官家做事,那家的家主曾经是个五品官,在整个上林坊都是十分吃得开的人物。但是后来因为朝中靠山的倒台,而被政敌暗算,连遭贬斥,家道也渐渐中落。

那户人家在败落之前,左邻右里能够接触到一些“内幕”,并且对他家命运提前有所预知的,也都是像苗管家一样的态度。

陆家如今的光景,和他上一任主家败落之前,也是十分的相似!

因此莫管家心中着实有些惴惴不安,并且深深地替自己这位年轻的主人担忧。

——虽然他在陆府做管家的二三年之间,甚至并没有见过自己的主人几面,但是这位家主对家里下人的客气和尊重,那是绝无仅有的!

因此莫管家也从不拿陆鸿当成普通的雇主看待,而是实实在在当成了这个大家庭的一家之主。

他们之间的感情,也在雇佣关系之外,夹杂着友情、亲情……

所以,莫管家很是直言不讳地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疑虑。

陆鸿认真地听完他的讲述,无可奈何的笑了笑,摇头说道:“你不必乱猜,外面的事不用操心,把家中营务好。”

莫管家十分听话地点点头,也告辞去忙了。

陆鸿等莫管家离开,脸上的笑容也渐渐收敛起来。他随手取过信纸,思索着该如何动笔——他要写两封拜帖,分别送给曹梓和崔景芝。

他想当面问问这两位宰相,别人不知道的消息,他们两位总应该知道一些端倪罢?

张冲趁他思考的时候,便麻利地取水研墨,不一会新墨研成,便又退到一边。

陆鸿提笔蘸墨,还是决定按照平常的语气和样式,写了两封拜帖,然后亲自用封皮包了,交给张冲说道:“张冲,你替我跑一趟,先送这份曹相的拜帖,如果收贴的人十分热情,而且收得利落,不曾多说废话,那么崔相这封就不必送了。”

张冲一面接过拜帖,一面在转瞬之间便思考明白,答应一声,默默然去了。

陆鸿又想了想,但觉并不稳妥,便又叫来王正,另外写了一封拜帖让他带到城北的陈州王府,交给胡效庭——陈州王虽然去岭南赴任,效庭却一直留守神都。

他之所以派王正去送信,全然是因为王正与效庭,这两人其实是正宗的表亲关系,他想效庭能够看在这一层面上,给他和王正几分薄面。

他送给曹梓、崔景芝的两封拜帖,意在询问;而给效庭的,却是为了试探!

送出这三封拜帖之后,陆鸿便独个儿皱着眉,倚在靠背上出神。

如今胡小五留在建邺,李嫣跟他回到神都之后,便径直去了南郊的庄子。

现在他身边就连个商量事情的人都没有!

原本陆鸿是打算进京收拾下局面之后,便出城到庄子里住。可是现在神都局势扑朔迷离,李嫣在城外的庄子,反而像是他这只“狡兔”的另一窟,李嫣早早回到庄子里收拾,也在无心插柳之间,走了极对的一步。

如果形势真如花老太爷的三句话那般,那么他便退出郭城,暂时回到南郊的庄子里也好有个缓冲的余地,让他静观其变……

这一切的最终结果,就要看那三封拜帖了!

如果一切顺利,他便可先找效庭探探口风,然后去拜会曹梓,与这位准外公一道儿,好好地分析当下的局势。

结果,他这三封信就好像石沉大海一般,一直苦苦等到日薄西山,张冲和王正这才前脚后脚地回来。

“曹相家没收这封拜帖,崔相却不同,属下打崔府开始,一直到南市、皇城内的衙门,却始终找不到崔相的身影!”张冲进门之后,就面无表情地汇报了这一行的过程,结果已经知道了——一无所获“!

陆鸿虽然心中早早做好了吃闭门羹的准备,但是见到这种情况,心中便愈发确定,一定是宫中发生了变化……

随后小王正赶了回来,见了陆鸿便十分气愤地叫道:“鸿哥,你给评评理,这事二哥做得地道不?”

这里的“二哥”,指的就是胡效庭。当年在上河村胡家,陆鸿自然是大哥,效庭便理所当然地变成了二哥……

陆鸿微微皱眉,问道:“怎么个不地道?”

王正道:“我去之后,就被陈州王府的人约进去休息室喝茶坐等,一杯破茶,让老子从中午一直喝到傍晚,他最后才叫人通知我,说他很忙,今天暂时没空接见我……”

第三百七十九章 求援

好了,如今效庭对他避之不及,也不知是因为心虚,还是因为着实“忙碌”得很。

陆鸿更加不知道,他是在忙碌些甚么……

他此时不得不开始琢磨起花老太爷的第三句话——那句他不愿意考虑,或者说不愿意接受的话——速速离开神都,回到江南或安东!

花老太爷为甚么要让自己离开神都?

离开神都回江南也就罢了,可为甚么要加后面那四个字:“或者安东”?

他现在早已不是安东副都护,在安东也没有任何职分,回到那个地方做甚么?关键就是做甚么……

陆鸿知道,自己如今必然已经陷入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处境!

安东是他苦心经营的地盘,三支主要军力:扶吐瀚的怀远军、贺高的安东守捉、陈森的城防军,都能听他的指挥。如果有一天,他迫于外界的压力,不得不以“逃避”的形式,前往安东的话,那就只有两种可能:避难、造反……

陆鸿之所以不愿意考虑这句话,正是因为“造反”二字。

现在神都的局势还无法明了,自己的形势却已经确定,陆鸿没有多作耽搁,在晚饭之前,带着一队侍卫决然出城。

一行人行色匆匆,却不露怯势,大摇大摆地从天街出了定鼎门。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