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天策(428)

作者:苏渔川 阅读记录

他想了想,又摆了摆手,摇头道:“算了,他是陈州王,别人未必拦得住,咱们尽早回神都好了!”

等到众人散尽,李嫣笑吟吟地望着陆鸿,笑道:“你说不让李安进东宫,现在却由不得你了。”

陆鸿苦笑摇头,这一着上,他还真正是不曾想到。

毕竟陈州王以有心算无心,提前准备、提前行动,他再有天大的神通,也不会决计想象不到其中的变化。

这也是他在汤柏与周栋面前,可以忽略的一个问题:陈州王何以能够提前半个月,便料知神都的变故?

那个可能性呼之欲出,却也正因为太过明显,所以反而让陆鸿拿不准答案。

——因为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出现过太多表面似是而非、最后结果让人瞠目结舌的故事,他担心这一回,到最后又要来一个惊天大逆转……

所以在他真正有所头绪之前,他不希望汤柏他们想得太多。

况且,这一次汤柏回不了神都,他要将其留在建邺城中,镇守江南。

其实不只是汤柏,还有刘祯这位户部侍郎,也正好被陆鸿留下来,专业对口掌管江南的户籍、田亩问题。洪成也正好给他充当副手。

至于杜预,他却不打算留在江南。

按察使毕竟还有按察使的工作,杜预便继续南下或西行,打着按察使的旗号至各道继续巡视。

在离开建邺城之前,陆鸿找到了顾综,好生交代了一番,并且与张镒说好,必要的时候,会让顾综请他老人家出山扛鼎。

至于谢家庄那边,他还是决定派遣陈三流,专门带兵驻防句容,只要谢家庄稍有异动,即刻出兵围剿!

因为自打听说,那谋害皇帝和太子的司膳,正出自陈郡谢氏之后,陆鸿便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谢家庄一定还有更大的秘密……

……

……

三月中旬的神都,已经不再是陆鸿离开之时的那个神都。

物是人非事事休。

不单是人,也不仅仅是因为气候的变迁,而发生改变的天地风貌……

陆鸿至今尚且不曾见过三月的神都,但是他听吴卫说过,说过桃李园案之前,那三月的神都、三月的天街。

桃李芬芳、牡丹争艳……

可是今日,虽然整个神都阳光明媚,春色如常;虽然天街上牡丹依旧,野草野花不输其芳。

但是,整个洛阳城,仿佛都给人以一种诡异的、让人无法描述的变化。

陆鸿等一行人走进定鼎门,漫步在天街上时,耳边总是若有如无、时远时近地传来声声新奇的童谣:“东边姥姥山,姥姥一只耳;鸿鹄振奋起,孝悌总相宜;若问山中谁,姥姥掷笑杯……”

陆鸿在天街上走着,听着耳边断断续续的童谣,脸色却愈发难看起来。

这几句童谣看似隐隐然若有深意,其实意思十分明白,也十分恶毒:头一句“东边姥姥山,姥姥一只耳”,是个耳东陈,陈州王的陈;“鸿鹄振奋起”,有陆鸿的“鸿”字,也隐含着陆鸿青云直上之意;“孝悌总相宜”前后字正好是“孝宜”二字,显然便是指的武孝宜!

这些不论是明说还是暗指,都还不算紧要,只有最后一句,“若问山中谁,姥姥掷笑杯”,才是字字诛心之语。

所谓“掷笑杯”,那是民间一种十分简便而广为流传的一种占卜方式,即使用两枚一面平坦、一面突起的筊杯投掷占卜,凸面为阴,平面为阳,俗称“掷杯筊”。

两枚筊杯掷出,若是一阴一阳,则是“圣杯”,即天意认同、此事顺遂之意;反之则是两凸面的“阴杯”,代表行事不顺。

但是如果两面皆为平面,便表示天意不明、尚未决断,这种即称为“掷笑杯”。

所以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显然就是:到底谁在山上(谁能上山),天意尚且不明……

这童谣的意思,显然就是在影射,日后天下的归属,便在陈州王、陆鸿、武孝宜三人之中罢了……

李嫣皱着眉头,反复听过几遍之后,忽然向陆鸿笑道:“这是针对你的哦!”

陆鸿无奈苦笑,李嫣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

事实上,他也想到了这一层,不论是陈州王还是武孝宜,都已经摆明了争夺天下之志,所以即便千口万口来言说,也根本不当个事儿。

但是这童谣之中偏偏将陆鸿与这两位相提并论,那就十分值得玩味了……

陆鸿心中乱糟糟地也没个头绪,他打消了直接进政事堂找曹梓、崔景芝的念头,向侍卫们下令道:“回陆府。”

修业坊还是老样子,陆府也没有甚么变化。只不过,当陆鸿等一行人走到修业坊时,从他们身边经过的邻居、路人,都纷纷向陆鸿投来复杂难名的目光。

除此之外,不知是出于恐惧,还是敬畏,但凡他的队伍靠近,那些人们好一点的悄悄退至路边避让,夸张的甚至低声惊呼、一哄而散!

陆鸿越看越摸不着头脑,而且原来越觉得事有蹊跷。同时,他心中的怒火,也好像点燃了烈酒一般,腾地燃烧起来!

他感觉自己此行,恐怕不会像他心中以为的那般顺利,他在神都的出现,也未必能够如愿将那未知的变故弹压下来。

他甚至感觉到,神都的变化,已经远远超脱了他的掌握……

他这个陆帅、陆相,还有足够的能力应付眼前的危局吗?

第三百七十八章 神都的诡异气息

修业坊的陆府很平静,但是也很忙碌。

陆鸿敏锐地察觉到了神都异常的氛围,天空似乎正被一团阴云笼罩着,不辨天日……

就在这让人焦虑的氛围当中,陆鸿别无他法,只得让莫管家开了巷门,到柳条巷对面的韦家,找他的连襟苗管家打听打听,最近神都是否出了甚么了不得的大事。

莫管家自然满口子答应,十分麻利地开了巷门去了。

可是还没等莫管家回头,张冲便急匆匆地从大门外赶了回来,而且神色之间颇有些迷茫和愠怒的神色。

他是受陆鸿的命令,到街市上去打听消息的。

陆鸿见他这般神情,知道这番打听不会有甚么好的结果。他的心中便升起一股十分不祥的预感……

好在张冲并没有直接说是坏消息,而是有些拿不准地道:“大人,坊间都乱得很,但是谁也说不清个所以然来,大伙儿都像没头苍蝇似的。”

陆鸿知道这个所谓的“大伙儿”,指的是谁。

无非就是与官家有着密切联系的人们,比如官家的家眷、下人、商贩,还有一些“编外吏部尚书”、“业余新闻记者”等等。

但是这些人尽管紧张、惶恐,可是一个个都说不出个因由来,那就只有一个解释: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影响,上面那些知晓变故的大人物们,虽然都忍不住表现出了或多或少的情绪,但都十分默契地守口如瓶。

可这些大人物们虽然半个字的口风也没透露,但是他们的心绪不宁、焦躁不安,自然而然地影响到了身边的人,也就影响到了整个神都的“心情”。

陆鸿已经几乎可以确定,这其中必然发生了极大的变故,而这变故的根源,一定来自于洛阳城西北面的那座大周皇宫!

而且这种变故发生的时间,必然是在按察使离京之后。

因为陆鸿相信,不管发生了任何的事情,汤柏也不会对他隐瞒,甚至令他陷入了一个可能会有危险的境地……

就在他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突然外面橐橐靴声响起,张冲很警觉地中断了汇报,悄悄退到一旁。

这时门口人影一晃,小王正带着一个三十岁左右的青年走了进来。

陆鸿但觉那人面孔有些眼熟,却想不起在哪见过。

就在他纳闷之间,那人进门便行了个大礼,口中恭恭敬敬,却有意无意压低了嗓音地道:“晚辈花正元,拜见宜爷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