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164)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行谨啊,若非这场暴雨,你早成某阶下之囚!”石闵脸色终于平静下来,所有怒气和杀意都不见了。

“没有这场暴雨,谁为阶下之囚,犹未可知也!”

将一场大战归结为天气,本身就是借口。

天时的影响是相互的,暴雨对黑云军的影响也大。

没有这场暴雨,李跃最多据城而守,多花些功夫,一样能熬走石闵。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石闵背后还有一大摊子烂事要收拾。

羯赵朝堂上不满他大权独揽的人比比皆是。

“两年之后,待吾扫平河北,拥百万大军南下时,行谨是否还有今日口舌之利!”石闵冷冷的盯着李跃。

而李跃眼中却只有怜悯,两年之后,你还在不在都是问题。

河北面临的挑战不在黑云山之下。

东北有虎视眈眈的燕国,西北有正在崛起拓跋鲜卑,内部还有石氏诸王,蒲洪、姚弋仲等诸胡。

“两年之后再说吧。”李跃叹了一声,按他这种刚猛的搞法,肯定掌控不了河北混乱的局面。

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

石闵手一挥,将蒲雄、蒲法、蒲洛等人扔在桥上,转身就走。

早有亲卫上前扶起几人。

李跃心中松了一口气,嘴上虽然说的冠冕堂皇,其实自己也打不下去了,追杀了这么远,依旧不能擒杀他,说明黑云军也成了强弩之末的地步。

再打下去,刚刚到手的兖州又将糜烂。

眼下这种局面最好,石闵有自己的历史使命,李跃也需要时间休养生息。

兖州附近的敌人不只他一家,南边的,西边的,外部的,内部的……

“悔、悔不听使君之言,乃至有、有此败!”落到羯人手中,肯定吃尽了苦头,蒲雄说话都有些力不从心。

“胜败乃兵家常事,何须挂怀?来人,带蒲将军下去好生照料。”李跃尽力安抚。

蒲雄拱手一礼。

追杀一圈,又回到鲁郡地界,李跃直接返回鲁城。

这一战惊心动魄,跟石闵硬碰一场,足以给他留下深刻教训。

“今日一别,两年后再见,只怕没这般容易,中原百战之地,行谨好自为之。”送李农渡河,上船的最后一刻,李农意味深长道。

“司空亦当好自为之,下一此落到在下手上,可就没这么轻易走脱。”

“哈哈。”李农干笑两声,撕下衣角,扔进泗水之中,“那么今日之后,你我恩断义绝。”

经历这么多事,李跃也差不多看穿了他,披着华夏的皮囊,骨子里却是羯人的一条好狗。

其实荥阳的那场鸿门宴,两边的已经翻脸了。

李农冷笑了两声,转身上船,看也不看李跃。

李跃却在后面殷切喊道:“司空慢走,他日得空,多回来看看。”

第一百九十六章 豪强

泗水北岸,石闵大军缓缓退走,兖州最大的威胁消散了。

李跃立即下令清理河中的浮尸,青壮们也不嫌弃尸体散发的恶臭,剥上面的衣服盔甲兵器等等。

各郡太守、兖州豪强纷纷赶到鲁县觐见。

这一战挡住了石闵,已经证明黑云有能力立足中原。

而自古雪中送炭的少,锦上添花的多。

“濮阳边家愿出一千部曲,随使君征战!”

“济北许家愿出七百精锐,听凭使君差遣。”

“泰山臧氏愿效犬马之劳!”

……

李跃心中默算了一下,前前后后有十七家豪强,几乎每个郡都有三四家,加在一起,兵力居然高达一万六千人!

按他们的说法,都是精锐。

而且这支人马还不需要李跃出装备、粮草。

豪强的势力可见一斑,这还是他们拿出来的,私下藏起来的不知有多少。

在这时代,并非什么坏事,天下大乱,胡人残暴,豪强不知荫蔽了多少百姓,很多人因此保全了性命。

如果他们联合起来,一致抗拒黑云军,李跃这个兖州牧想坐稳颇有难度。

当然,豪强们这么积极,绝不是大公无私,都有自己的小算盘,试图渗透进黑云军内部……

不接受肯定不行,等于将他们拒之门外,李跃想要壮大,肯定要取得他们的支持。

接受了,黑云军的战力必然下滑,而且军中肯定会山头林立。

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从黑云山开始,李跃就不断整合、融合。

天下万事都有利有弊,关键看有没有足够的手腕和头脑驾驭他们。

曹操起兵时,各地豪强争相投附,前后有李典、臧霸等人,而曹家、夏侯家本身就是豪强。

这些豪强投奔自己,本身就是战争的红利之一。

“多谢诸位支持,不过黑云军军法严酷,诸位当三思。”李跃欲擒故纵道。

豪强们还是热情高涨,“还三思什么?从军自然要听使君号令!”

李跃话锋一转,“今日起,设兖州军,与南军并列,归某直属。”

黑云军是自己的核心部众,肯定不能被他们掺沙子,必须绝对掌控。

豪强们的笑容有些僵硬,互相看了一眼。

这年头没人是蠢材,自然知道李跃的用意。

李跃却笑着道:“诸位放心,某定会一视同仁,有才干者、战功者可升入黑云军为将,当然,诸位现在后悔也来得及。”

妥协都是相对的。

李跃已经退了一步,剩下的就看他们。

豪强毕竟是豪强,又豪气又强硬,东平张氏、济北许、泰山鲍氏三家还是退出了,“惭愧惭愧,我等子弟皆是不学无术之徒,殊难管教,到了使君麾下,触犯军法,伤了和气,还望使君见谅。”

“无妨,某从不强人所难。”

去了三家,还有十四家,兵力在一万二千左右。

其他几家也不是真的没有没意见,而是走一步看一步。

堂中气氛自然没有刚才那么热烈。

寒暄了一阵,也就各自散了。

连续几场大战,南军表现不错,任劳任怨,既要协助黑云军作战,还要防守各地,粮草辎重也是他们运送,尤其泗水对峙时,黑云军几乎没有出手,南军防守的有声有色,前后击退赵军前后十三次渡河之战。

表现优异者,提拔为黑云将,李跃亲手授以盔甲、利刃,不厌其烦的询问家中光景,父母高堂身体状况,是否成家,有什么困难。

小小举动,让这些新黑云将们感激涕零。

连续征战,黑云军伤亡不小,阵亡不多,但伤残极多,基本不能征战,需要新鲜血液补充。

如今李跃横跨豫兖二州,一万六千编制的黑云军有些捉襟见肘。

以后的大战就不是小打小闹,周围势力动辄数万、十数万大军。

就如此次鲁郡之战,北面石闵两万精锐,加上数万郡国兵,南面李农两万步骑。

能挡出他们,主要是李农人心离散,助了李跃一臂之力。

但不能总指望这种好事。

与众人商议之后,决定黑云军扩充至三万人规模。

前锋、骁骑、中垒、中坚、游击皆分左右二营。

李跃的亲兵也跟着扩充至三千人,冲锋陷阵是基本职责,还需负责宿卫、仪仗、传令等,遇到紧急事件,不需经过兵曹,直接快速反应。

而新募的黑云军士卒,自然从南军中挑选。

不过为了安抚兖州豪强,李跃还是分出五百人的名额,从豪强部曲中挑选真正的精锐,试试水再说。

五百人不多不少,便于掌控。

这年头杀来杀去的,兵源素质都不差。

乞活军有乞活军的优势,豪强部曲也有自己的优势,族中子弟,能文能武者颇多。

汉时多以良家子从军,铸就了汉军的强大。

人家敢来,李跃自然敢用。

姚弋仲、蒲洪身边都聚集了一批关中豪强。

如今天下的形势,诸胡骑在华夏头上,大河两岸,胡人的人口已不在华夏之下,李跃不可能这个时候还同室操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