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197)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氐人此去,困难重重,现有潼关、蒲坂为阻,后有关中乱局。”常炜也在身后感叹道。

李跃道:“八百里秦川,帝王之居也!”

常炜摇头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关中纷乱两百多年,早非秦汉之时,人口凋零,田地荒芜,都督若是忌惮苻氏,可率精锐缒其后,趁其力竭而击之!”

前后雄关阻挡,后有黑云军步步紧逼,氐人将陷入绝境。

不过这么做对自己并无多少好处。

黑云军的根基在中原,灭了苻健,关中也不是自己的。

狗急了还跳墙,氐人陷入绝境必将亡命反扑,黑云军要付出多少代价?

能灭了倒也罢了,若是没成功,则是立了一强敌,吃力不讨好。

以后形势怎么发展谁也不知道。

“将士们正在休整,这场苦战得不偿失,来人,挑一百匹健马,一百套铁甲送去洛阳。”李跃目视前方,虎牢关上一条羊肠山道蜿蜒盘旋不断向东延伸、延伸,经过平原、村落、城池,直到地平线尽头的雄伟城池。

洛阳城内,苻健早已收到了消息。

一支五千人的步骑朝着西面整装待发。

人人脸上都带着几分死气。

这是氐人最精锐的一部人马,氐人年轻一代的翘楚皆在其中,苻生、苻法、苻洛等,连吕婆楼十五岁的儿子吕光也在其中。

苻健执苻雄手道:“事若不成,汝死于西,吾死于南,不到黄泉,不复相见矣!”

苻家留在洛阳,已经渐渐走入穷途末路。

北面的冉魏不会容忍他们,南面的晋朝也不会放过他们,近在咫尺的还有兖州黑云军虎视眈眈。

如果苻家赖着不走,等待他们的就不是虚张声势。

“弟虽九死,必克潼关!”苻雄的沉稳换做了杀气、死气,朝五千步骑挥起拳头,“攻破潼关!”

“攻破潼关!”五千多把刀矛刺向了天空。

惊动一群乱鸟。

“起兵!”苻健戟指向西。

苻雄翻身上马,与十二岁的儿子苻坚一同走向战场。

不过苻健没有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苻雄一人身上,派侄子苻菁再率八千人马从轵关入河东,也对他说了与苻雄同样的话。

事不成,汝死河北,吾死河南!

杜洪在潼关、蒲坂皆设有重兵,而这两道关卡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形势不容乐观。

苻家这是孤注一掷。

成,则潜龙入渊。

败,则氐人将渐渐消亡在这乱世之中。

氐人们在此刻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斗志,他们的命运也在此战之中。

然则即便击败杜洪,前路已然艰险,不过对于如今的苻健而言,已经别无他选。

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

邺城,太武殿朝堂上。

此刻的大魏皇帝冉闵正焦头烂额,根本顾不上大河之南发生的事。

仓亭一战,俘虏十余万胡人。

怎么处置他们成了一道难题。

杀胡令彻底激发了胡人和华夏之间的仇恨,但冉闵军中依旧有很多胡将、羯人。

其核心部众高力禁卫全是羯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胡人人面兽心,陛下即便不斩尽杀绝,亦不可充斥于军中,此取乱之道也!”光禄大夫韦謏谏道。

中书监卢谌道:“陛下以神武之姿,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大振华夏士气,当此之时,应一鼓作气,攻灭襄国!”

御座上的冉闵神色却有些复杂。

他自幼被石虎养大,自幼生活在羯人环境中,不是一朝一夕能转变过来。

“胡人……亦可为朕所用,使其冲杀在前,消耗四方之贼,有何不可?”

“胡人乃是惧陛下神威而不得不低头,其心难测,陛下用为前驱,一旦战场倒戈,岂不弄巧成拙?陛下若是怜惜将士们辛苦,不妨诏令黑云军北上,协攻襄国,则胡人可尽灭之!”尚书令刘群谏道。

仓亭之战,襄国元气大伤,胡人遭受重创,正是一举歼灭的时候。

朝中绝大多数人都不赞成冉闵此举。

因为他非但收编胡人俘虏,还提拔了不少胡人将领。

“卿等无须多虑,若是倒戈,朕反掌便可屠灭之!”冉闵对自己的武力极度自信。

站在他的视角,从击败石冲的平棘之战开始,仅在战场死在冉闵手上的胡人不下十万,然而胡人并没有屈服,反而抵抗的更为坚决。

羌、羯、匈奴、鲜卑团结一致。

冉闵屡次大胜,依旧无法扭转邺城的劣势,河北大部分郡县依旧听令于襄国。

既然只凭杀戮无法解决问题,那就只能换种方式。

事实上,连续大战,魏军虽然大胜,但同样陷入疲惫之中,冉闵正是发现了这一点,所以才没有乘胜追击,攻打襄国。

收编胡人俘虏,是他觉得唯一可行的策略。

“陛下一边杀胡,一边又要用胡,如此反复,大失天下人望也!”韦謏耿直进谏。

此言一出,太武殿中立即安静下来。

韦謏所言是实,但说话的方式却太直接了,丝毫不顾及皇帝冉闵颜面。

果然,冉闵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性格豪爽不假,但要顺着他的性子来,否则就是捋他虎须了。

不过冉闵脸上神色变幻一阵后,大笑道:“卿,忠直之臣也,赏金饼三百!”

朝堂上的气氛为之一松。

“陛下仁德。”申钟、法饶等人拱手称赞,紧接着便是一片歌功颂德之声。

须发皆白的韦謏却看着冉闵,嘴唇动了动,最终还是咽了回去。

这场君臣之间的分歧,最终还是强势的冉闵获胜。

待歌功颂德之声稍小,刘群拱手道:“今日邺城周边有瘟疫征兆,不可不防,臣闻黑云山当年曾救治瘟疫,颇有成效,陛下不妨令其派人北上,协助邺都平息瘟疫。”

刘群与刘启是堂兄弟,东郡距离邺城并不算远,书信往来,数日间便可来回。

“刘令君似乎对兖州颇为青睐?”法饶皮笑肉不笑道。

以刘群在河北的名望,法饶为他提鞋都不配,当年石虎对他都毕恭毕敬。

“陛下与李都督有袍泽之谊,大魏立国,李都督率先上表恭贺,南北乞活军同属一脉,若能联手,河北胡人不足为虑也。”

“李跃割据中原,其心不小,朝堂几次征召其子入朝,皆推三阻四,陛下若是用之,岂非助长其声势?”法饶说的也不无道理。

冉闵锐利的目光落在刘群身上,几次三番为黑云军发声,自然引起冉闵的猜疑。

不过刘群身份非同小可,在河北士民心中有巨大声望。

当初冉魏立国,正是刘群鼎力支持,才得到了河北士族豪强的响应。

刘群正色道:“大魏不共戴天之敌,乃襄国胡人,而非兖州,如今河北胡人依旧猖獗,邺城独立于胡尘之中,陛下虽神勇无敌,亦需二三盟友,陛下若能扫平河北,兖州自然俯首称臣,臣所思所谋,皆为大魏,陛下明鉴!”

一番话掷地有声,令人无从反驳。

冉闵脸上的猜疑渐渐淡去,“令君此言,乃阳谋也,若能扫平河北,兖州不战可定!”

不过别人无法反驳,法饶却很快想到了对策,“以陛下之神勇,扫平襄国只在旦夕之间,若是借助兖州兵力,天下人何如何看我大魏,如何看待陛下?”

这话说到冉闵心坎去了。

如今魏军只是疲惫,修养一段时间,便可恢复过来。

借助兖州力量,则必然会让兖州尾大不掉,以前的苻洪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冉闵两次劝石虎先下手为强。

如今面对更强盛的黑云军,冉闵心中的忌惮只多不少。

“不错,将士们休养一段时日后,便可一鼓而下襄国,诸位勿再劝也!”冉闵扔下一句话,朝身边的宦官使了个眼色。

“退朝——”宦官拖长音调……

李跃站在空旷的洛阳城中,只感觉无比的荒凉萧索,早已不复昔日帝都之盛,到处都是坍塌的房屋,铜驼大街上长满了茂盛的蒿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