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228)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围困下去,我们的损耗也不会小,唯近之计,只有以乱打乱,不给姚襄任何喘息的机会!”

“以乱打乱?”常炜抚弄着胡须。

“令各义从军放开了打,随意进攻,处处开花,两万黑云军则养精蓄锐、引而不发,一旦姚襄弱点暴露,便批亢捣虚,攻其要害!”

此策其实还有另外一层算计,让豪强、乞活军、流民军们实行群狼战术,借以消耗他们的实力。

常炜一听便明白李跃的用心,“妙哉!但都督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的厮杀?”

这年头没有蠢人,豪强、乞活将们都不是省油的灯。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赏朱秃一千粮食,表奏为武义将军,厌次县令,传令各部,能破贼者,论功行赏,皆如此例!”李跃直接封官许愿。

打的怎么样先不管,只要他们愿意出兵即可。

虽说是表奏,但青州已经在黑云军控制下,这些东西都是货真价实的封赏。

对他们吸引不可谓不大。

朱秃在乐陵实力颇强,凭心而论,一个县令其实配不上他的实力。

这场大战之后,就算李跃不封赏,他也会暗中扩张势力。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削弱士族豪强,秦汉旧制,有的是办法,眼下先干掉姚襄和石琨再说。

“如此,诸军皆入都督瓮中矣!”常炜严肃的脸上现出一抹笑意。

命令飞快传达各部。

果然如李跃预料的一般,一个个斗志昂扬起来。

无论豪强部曲、乞活军、还是流民军,都生性狂野剽悍,每天都在生死之间徘徊,自然也不惧怕厮杀。

很多豪强部曲、乞活军就是当地的地头蛇,熟悉此地的山川、河流、气候。

而姚襄三十万人也不全是精锐,总有懈怠之时。

跟李跃一样,姚襄麾下也是豪强、酋首云集。

更何况三十万人要生火造饭,要取水喂牲畜,只要他们出营,便会面临被猎杀的命运。

地头蛇们无处不在,白天黑夜,如影随形。

敌军出去砍柴,五百人出去,回来五十人……

敌军去淄水取水,河水里忽然伸出一只手,将他们扯下水,然后水面泛起阵阵鲜红……

白天如此,夜晚更加危险。

从兖州过来的豪强装备精良,无法像地头蛇们玩出这么多的花样,白天瞅准那一营防守薄弱,士卒羸弱,晚上便来袭营……

虽然每次斩获不多,不过对敌军的震慑却是巨大的。

提防一天两天,或许能做到,但时时刻刻提防,神仙也没这个心力。

敌军中有豪酋受不了,出动轻骑到处搜寻。

豪强们等的就是这个,几家数人一合计,来一个围杀……

李跃的以乱打乱,实则释放了他们的活力与积极性,这群人桀骜不驯,让他们听指挥,行军布阵,与敌军硬桥硬马的厮杀,肯定是自讨苦吃。

不同的军队捏成一个整体,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费力费时还不一定奏效。

不如让他们各自为战,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怎么杀就怎么杀。

第二百七十四章 对峙

一颗颗敌人首级被送到中军大帐前。

几个黑云将正在检查人头,以免杀良冒功。

胡人深眉高鼻眼窝深陷,非常容易辨认,羌人跟汉人长相差不多。

李跃干脆定下规矩,一个胡人首级五斗粮,其他首级二斗,敌方将领则根据等级赏赐对应的粮食、钱帛、官职。

首级累积到八百,才能获封县令,一千六百,封将军。

斩杀石琨或者姚襄,直接请奏为太守,封侯。

一支豪强部曲,能斩杀百余首级,就算大胜了,毕竟对面的胡人、羌人实力也不弱,想要获的封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这世道,人命也就值这么点粮食。

冉闵杀胡令颁布以来,河北血流成河,无人耕种,引发大规模的饥荒,粮食越发珍贵起来。

为一口吃的,杀人放火之人不在少数,河北盗贼蜂起,很多都是活不下去的流民百姓。

“将人头堆在渡口前,让姚襄、石琨看到。”李跃扫了一眼血淋淋的人头,并无多少惊悚感和愧疚。

“唯!”亲卫连忙去处理。

几乎每天,都有几百颗人头送来查验。

浓须、深目高鼻的比例明显增加。

不到五天,被杀的敌人多达五六千人,首级在淄水东岸堆成了一座座京观。

五六千人对三十万人而言损失不算大,但对他们的心理冲击却不小。

量变迟早会变成质变。

对面也调整了部署,防守更加严密起来,营垒之外,布置了大量明哨暗哨,骑兵日夜巡逻。

不过这些人总能想到办法。

三十多里的大营,顾此失彼,出了姚襄所部的万余精锐,其他敌军,并不难对付。

义从军就这么一口一口的蚕食姚襄、石琨部众。

李跃将斥候全撒出去,只要打探到姚襄的羌人精锐出营,便是黑云军发动猛攻之时。

不过姚襄这人倒是能忍,伤亡与日剧增,他却一直龟缩不出,就这么生生熬着。

“殷浩已经败了,姚襄定是在等魏燕之间的胜负!”常炜猜测对方的心思。

一场大战对峙、拉扯个半年十个月再正常不过了,半年时间,慕容恪与冉闵之间肯定会决出胜负。

慕容恪胜了,一定会南下。

冉闵胜了,很大可能也不会放过这个机会,攻打空虚的陈留、东郡等地。

大战之前,冉闵就对枋头、黎阳耿耿于怀。

“那就看谁先沉不住气。”

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在青州战场,黑云军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剩下的就看谁扛不住。

到了下午,江东那边却传来一个不大不小的消息。

殷浩灰溜溜的退兵了,但人马并未折损多少,以张遇的实力能挡住晋军,但想吃掉他们,难度颇大,晋军战斗力其实不弱。

晋北中郎将荀羡从淮阴移镇下邳,被江东封为监青州诸军事,加领兖州刺史。

这个任命非常有意思。

青州正在大战,荀羡“监青州诸军事”,还遥领兖州刺史,冲着谁来的不言而喻。

“看来属下推测错了,姚襄等的不是慕容恪和魏主,而是江东。”常炜一脸歉意。

荀羡乃荀彧六世孙,与其兄荀蕤并称“江东二玉”。

殷浩北伐,以荀羡为督统,令其屯田于淮阴东阳,以为长久之计,准备让他谢尚一左一右,北上收复豫洛全境,只是没料到殷浩连许昌这一关都没过去……

荀羡移镇下邳,明显是为了策应青州战场上的姚襄。

李跃笑道:“莫非江东以为我黑云军要比张遇容易欺负一些?荀羡若是屯兵彭城,则兖州危矣,今屯兵下邳,足见其胸无大志。”

荀羡屯兵彭城,就能跟上次褚裒北伐一样,威胁兖州,荀羡若是胆子大一些,率军直扑陈留,李跃便是腹背受敌的格局。

“都督韬略过人,有魏武之遗风也!”常炜拱手一礼。

曹操动不动就要铜雀春深锁二乔,他的遗风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李跃干笑两声,知道常炜并无讥讽之意,“先生过誉了,姚襄将希望寄托在江东这群人身上,只怕注定要落空。”

中山郡,魏昌。

魏昌原名汉昌,三国时,曹魏改为魏昌。

战场设置在此地,对冉闵而言,仿佛冥冥之中存在某种天意。

魏军营垒中,士卒们正在烤着猎来的鹿肉,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能吃上肉,很多士卒嚼着半生不熟的野菜,艰难的咽了下去。

大战已经过了十三日,粮食已然紧张起来。

冉闵当初觉得十日之间便能击破燕军,也并不全是口出狂言,若是其他人,早就被冉闵杀的片甲不留,但慕容恪却能挽回形势,避免全军溃败。

冉闵拿起一块烤熟的鹿腿肉,又看了看周围嚼草根、野菜的士卒,将鹿肉递给一个轻伤的士卒,抓起一把野菜送入嘴中,然后囫囵吞下。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