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400)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闻其声,而知其志。

桓温不仅振作了江东国势,还振奋了江东人心。

无论北伐用心如何,他终究敢向梁国亮剑。

呼喊了将近半个时辰后,前阵步卒向前,刀矛盾弩齐进,抵近一射之地,接着万弩齐发,带着劝降信飞入城中。

“尔等皆是晋人,岂可对朝廷刀兵相向?开城投降,大司马将有重赏!”步甲之中,数百人齐声大喊着。

令城头一阵躁动。

黑云军自然一脸不屑,但协助守城的镇军却面带错愕,很多镇军本就是江淮子弟,望着城下入林一般的“晋”字旌旗,眼神渐渐迷惘起来。

无论如何,晋室在很多人心目中终究是正统,他们也许不会逃入江东,但要与晋军大战,终究有些不忍心。

更何况桓温声势如此浩大,未经历苦战血战的镇军难免心神动摇。

“汝等已是梁人,休要听他们蛊惑!”梁啸拔出长刀,杀气腾腾的望着城上的镇军。

凡是被他目光触及之人,全身一震。

“后退者、投敌者,举家连坐!”

平时慈眉善目的鸿胪吏们忽然变得凶神恶煞起来。

百余名黑云将提着刀在城头来回走动,“江东皆鼠辈也!这泼天的功劳别人求都求不来,却落到尔等身上!”

在他们的监督下,士气逐渐回升。

晋军战鼓响起,震动天地,密密麻麻的晋军围拢上来,各种攻城器械仿佛巨兽一般缓缓向前,虽未发动,却压的城上透不过气来。

桓温将兵法中的先声夺人以势压人用到了极致。

刀剑将出未出时,最为骇人。

然而就在大战一触即发之际,东北方面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杆偌大的“梁”字,迎着东风来回招展,接着一支黑红色的骑兵宛然长龙一般横亘在平原之上。

“是徐将军!寿春的骑兵到了!”合肥城上一片欢腾。

守城最忌死守,有援兵就不一样了。

士气顿时高涨起来。

高云这支骑兵出现的非常及时,虽然兵力不多,却刚好压在晋军士气的节点上。

“擂鼓!”梁啸大喝一声。

合肥城上战鼓擂动,晋军施加的压力一扫而空。

城下刀矛海洋的正中,高大的牙纛之下,桓温眺望着东北方向,“狄梁将才何其之多也,传令三军,深沟高垒!”

乌泱泱的晋军又缓缓退下……

轰、轰、轰……

邺城之中,盔甲铿锵声震动全城,马蹄整齐的敲在青石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长街上,百姓纷纷出来送行,目光中皆是自豪神色。

仿佛出征的是他们自己。

当李跃的仪仗行过时,“万岁”之声山呼海啸而来。

将士们在这呼喊声中默默挺起胸膛。

欢呼之后,便有百姓嘱咐自家子弟“奋勇杀敌”、“家中一切安好”、“勿要念家”……

梁国崛起的不仅是国势,还有失去七八十年的尚武之风。

举国上下,皆以从军为幸,以杀敌报国为荣。

这种气氛之中,李跃雄心万丈。

此次南征,不仅要击败桓温,还要打碎江东的幻想,让他们看看谁才是天下正统!

大军陆陆续续出城,城外王猛已经等候多时。

“桓温围合肥而不战,是在等朕前去一决雌雄!”李跃一身冗甲,腰悬长剑,骑在一匹白马之上,马名追云,乃慕容垂献上的神驹。

王猛却只穿了一件儒甲,外披了一件鹤氅,颇有几分仙风道骨,“合肥决战,可尽水军之利,桓温有备而来,不可小觑。”

“他有水军之利,朕有骑兵之利,他想以逸待劳,朕亦想凭借合肥放干江东之血!”李跃可以在战略上肆无忌惮的嘲讽桓温,但在战术上,桓温并不落于下风。

但晋军不可能永远在船上待着。

只要野战,便是黑云军的天下。

而合肥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攻陷的,李跃对梁啸对黑云将士有十足信心。

当年孙权六攻合肥,全都折戟沉沙,诸葛恪二十万大军攻城,照样被三千魏军击退。

如今的合肥已经成为梁国在江淮的战略支点,城池坚固,粮草充足,还有五千黑云精锐,一万镇军,背后有寿春支援。

“如此,桓温非陛下之敌也。”王猛一拱手。

“景略亦旗开得胜!”李跃一扬马鞭,追云迈开四蹄,君臣二人就此分离。

王猛率五万军向西南而去,李跃率七万黑云精锐向东南而行。

与此同时,拓跋什翼健终于出兵了,五万轻骑分成七路,劫掠河南地,一路南下入寇扶风郡。

慕容垂遣精骑向西,劫掠粟邑、白水等地,与秦军骑兵缠斗十余次,互有胜负。

而长安的秦军精锐分成两支,横穿秦岭与陇右的苻雅一同杀奔汉中……

第四百八十四章 水陆

烟花三月下扬州。

与邺城相比,南方气候的确温和许多,北国尚乍暖还寒,南边早已草长莺飞。

李跃与骑兵陆行向南,步卒乘坐水军连舫自枋头而下,渡过黄河,进入中原水系,穿过汴水、颍水直达淮水,进入寿春。

当年司马炎伐吴,诏王濬于蜀中修舟舰,乃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一船可载二千余人。

梁国水军还未发展到这个程度,水战能力有待商榷,但输送兵力粮草绝无问题,大舫可载士卒一千二百人,小舫载五百余人。

浩浩荡荡向南而去。

当年司马氏平定淮南三叛,也是靠各大水系,将中原的兵力粮草快速调往淮南,平定了叛乱。

司马家极擅此道。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自宛城起兵,从水道快速进兵,前后二十四天便攻破了割据上庸三郡的孟达,蜀国连支援都来不及。

其后百日灭辽东,亦通过河北各大运河输送兵力,凿鲁沱水入泒水以运粮,因筑鲁口城,鲁口后来成为抵挡燕军南下的重镇。

桓温将主战场选在合肥,中规中矩。

对梁国而言,比攻打辽东、关中的压力要小很多。

桓温围城打援背后真正的目的是国力对决,合肥就在江东的家门口,晋军粮草压力更小。

李跃率骑兵南下,反而比水路慢一些。

战马不可能一直维持高速奔跑,跟人一样,要喝水、进食、睡觉,而步卒可以在船上吃喝拉撒,日夜不停。

后世很多真实战例,在各种复杂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下,长途行军,四条腿的马不一定比两条腿的步卒快……

人可以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战马却不能。

当然,这种军队百年难遇,黑云军还达不到这种高度。

“陛下为何不乘船?”张蚝睁大眼睛问道。

李跃哈哈一笑,“等他们水军做出豫章楼船,朕再乘船。”

王濬伐吴,除了连舫,还有豫章楼船,高十余丈,可载万人,可起宫室。

不过李跃之所以不乘船南下,还是担心安全问题,崔瑾大造舰船,水军初创,有很多不安全因素。

此次水陆并进,也是对水军的一次考验。

行军十多天,才饮马淮水。

淮河之北一片祥和,举目四望,阡陌纵横,田野一望无际,碧空相接,其间点缀着一座座坞堡和村寨,农人悠闲在田间忙碌,准备即将到来的春耕。

但渡过淮河之后,气氛就开始绷紧。

时而能见到晋军斥候立马远方高丘之上,窥伺着自己的一举一动。

寿春诸将出城迎接,以苏权为首,“高将军南下驰援合肥,不能接驾,还望陛下恕罪!”

“军情紧急,无需多礼,合肥形势如何?”李跃双手虚扶,让众将免礼。

“桓温发动数万民夫深沟高垒,已将合肥四面围拢,水泄不通。”苏彦颔下微须,比在尚武堂更健壮,也更有大将风范。

“桓温这是在等朕,合肥城中粮草可能支撑下去?”

“大战将起时,梁将军已经迁走城中百姓,储备一年所需粮草!”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