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405)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终于,孟开的信又来了,异常简短,“两日之后,拂晓!”

李跃长长松了一口气,所有忍耐和等待都没有白费,大鱼上钩了……

晋军大营。

孟开仿佛一樽泥塑站在大帐之中,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此战若能成功,孟将军当居首功,吾表奏朝廷,升汝为徐州刺史,镇北将军,东安侯!”桓温一脸和蔼。

这一套封赏下来,孟开正式迈入江东权贵行列,以后只要抱紧桓温大腿,荣华富贵少不了。

不过这也引起了帐中诸将异样的目光,羡慕、嫉妒、鄙夷……

一个出卖自己结义兄弟的人,即便成功了,以后在江东也走不远。

“谢大司马!”孟开拱手一礼,脸上还是没有任何表情。

谁也不知道他心中所想。

桓温笑道:“此战无需多想,只需奋勇冲杀,汝之儿女,吾自会看顾,事成之后,汝女可许配桓家。”

孟开全身一颤,其实送给李跃的信没有说错,儿女是他最大的念想,半辈子颠沛流离之人,更珍惜家人。

桓温言外之意,如果孟开有二心,或者事情办不成,那么他的儿女也就别想了。

从这句话就能看出桓温从来没有相信过他。

孟开不寒而栗,脸上却装作大义凛然的样子,“大司马放心,末将与梁贼势不两立,此战当报荀骠骑之大仇!”

荀羡死后被追封骠骑将军。

“哈哈哈,如此甚好!”桓温拉起孟开的手,对众将道:“尔等亦当尽力!”

“领命!”诸将齐声道。

退去之后,桓温独留郗超一人。

众将之前,他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如今众人退去,脸上浮起浓重忧虑之色,在帐中来回踱步,“嘉宾,此计可成否?”

“依属下之间,当在五五之间,李跃用兵一向狡诈,孟开与其分别近十年,手足之情早已烟消云散,且争天下者,父子兄弟亦相残,况一结义兄弟乎?”郗超目光灼灼的望着桓温。

“五成?”桓温眉头一皱,心知郗超是看在自己面子上才这么说的,真正形势,只怕五成都不到。

“诈降之计,汉魏以来屡屡用之,不足为奇,大司马若将全军系于此,只怕……”

“南阳失手,合肥不破,北伐寸步难行,若是大败,只怕大业难成。”桓温竟然惆怅起来,北伐之前的意气风发荡然无存。

“荆襄未失,大司马精锐犹在,些许失利不足挂齿,大业不可急于一时,当徐徐图之,唯今之计,既然不利,当速速退还,保存实力,实力尚在,江东……方可无忧。”

只要手上的几万精锐还在,江东就还是桓温的禁脔。

反之,如果精锐不存,以后的江东就不是他一人说了算。

“退兵?”桓温瞳孔猛地收缩,犹犹豫豫的老毛病又犯了,“容我思索一二。”

郗超急道:“大司马如若不愿退兵,当与梁军放手一搏,即便两败俱伤,亦可保江东十年无忧,梁国若是元气大伤,苻坚、慕容恪、拓跋什翼健之流必群起而攻之,大司马返回荆襄养精蓄锐,十年之后,克复神州亦不为迟也!”

梁军虽然精锐,但晋军有兵力优势,后方还有数万水军、青壮,机会还是有的。

只要荆襄在手,江东永远飞不出手掌心。

然而,这需要破釜沉舟的决心。

晋军士卒不缺勇气和血性,关键看上位者的决断。

可惜现在的桓温早已不是当年伐蜀时的桓温,当年万余人马就敢攻打成汉,现在手握十万大军,掌内外权柄,反而不敢放手一搏。

犹豫良久,桓温选了一个折中之法,“还是先看孟开能否挫动梁军士气!”

郗超无声的叹了口气。

第四百九十章 弃卒

李跃一夜未眠,独坐帐中,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其实内心深处,多多少少不愿孟开来,以免兄弟相残,可惜在这危险游戏中,谁也没有后路可退。

巡夜刁斗敲了五遍,不知不觉到了五更天。

最后的时刻也将来临,李跃走出帐外,四周一片漆黑,但东方地平线上出现了一条银线。

银线越来越亮,缓缓升起。

营中,老卒们发出匀称的呼声,和甲而眠。

李跃一夜没眨眼,到了此刻,却没有丝毫睡意。

如果孟开为先锋,那么桓温就会全军来攻,这是一场恶战,李跃从来不敢轻视晋军士卒的勇猛,因为他们跟黑云军流着相同的血。

“陛下,来了!”杨略指着南面,微弱曦光中,一片片黑沉的人影缓缓走来。

中间步卒呈锥形,两列骑兵护卫左右,分明是一个进攻的阵型。

“打开寨门,诸军备战!”李跃心中最后一丝侥幸没有了,瞬间进入战斗状态。

吱呀呀……

不仅寨门打开,连营垒前的鹿角都抬走了。

老卒们如有灵犀一般的睁开眼睛,握紧身边的长矛,迅速列阵,静候大战的到来。

天地间还是一片黑沉,只有整齐的马蹄声和盔甲铿锵声响成一片。

然而到了营寨门口,晋军却忽然停住了脚步。

这一刻天地间重新恢复成万籁俱寂,只有清冷的晨风徐徐吹拂。

“莫非孟开知道这是陷阱?”杨略疑惑道。

营门之后,鹿角数重,千军万马,一旦进入,神仙也回不去。

“现在的他还有退路么?桓温这是让他来送死,就算知道是陷阱也要跳进来!”李跃眺望远方的晋军大营。

微弱曦光中,可见人影奔动,似乎也在准备。

看来一夜未眠者,不止李跃一人。

“孟开来投,陛下何在?”营门前响起孟开粗犷的声音。

前营大将高云道:“陛下已在中军设宴,等候将军多时,为何在营前迟疑?”

李跃心中暗赞一句,高云回答的滴水不漏,反而逼孟开不得不做出选择。

当然,他其实也没有选择。

自古受降如迎敌,梁军摆出任何戒备的态势都不为过。

当年麻秋密云山受降,段辽亦行诈降之计,与慕容恪大破赵军,司马阳裕都被慕容恪生擒,麻秋匹马而归……

诈降计一用再用,却总永远有人上当受骗,永远有人使出来……

孟开是过河的卒子,必死之局。

李跃关心的是桓温,一旦晋军全线来攻,拼个两败俱伤,你死我亡,事情就有些不妙了。

江东目前的敌人只有梁国,而梁国的敌人有很多。

“在下这就入营!”沉默许久之后,孟开还是动了。

晨曦越来越亮,晋军的身影逐渐显露。

两翼骑兵小跑、加速,然后狂奔,冲入大营之中,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这个安详的清晨彻底被搅乱。

“克复神州!”后方步卒猛喝一声,提着刀矛杀入营垒。

“克复神州!”晋军歇斯底里的呼喊着,奋不顾身的向前。

以江东兵制,孟开不可能有八千部曲,这几乎是一个大士族的全部家当。

所以其中必然掺杂了不少晋军死士。

桓温想以孟开为先锋扰乱梁军大营,肯定不会派老弱病残上来。

这些人一入大营,便如疯了一般,向着牙纛冲杀而来。

骑兵直接撞在鹿角上,战马发出凄厉的长嘶,骑兵被甩下鞍,不顾伤痛,站起后,继续向前冲杀。

然而等待他们的只有三面而来长矛、弩箭……

如此近的距离,每一矛扎下去,都会爆出一团血花。

长矛如山一般挡在他们面前。

黑云军一句劝降之言都没有,此时此刻,这些人敢来,都下了必死之心,一个个义无反顾的向面前的矛山发动冲锋。

可惜他们的视死如归,并没有得到后方晋军大营的响应。

还是那么静悄悄的,一动不动。

桓温既不战,也不走,仿佛事不关己一样。

前营的杀戮更为惨烈,黑云军布下的天罗地网,仅凭血肉之躯,难以突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