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409)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寥落的月光投在河面上,浮起一片莹白。

但这莹白并未驱散周围的黑暗,水面上传来船桨摇动的“吱呀”声,仿佛一条大鱼正缓缓游向罗网中。

只要上岸,他们就必死无疑,濡须城也可趁势而破,若是擒住袁真,整条长江防线都岌岌可危。

就在李跃想入非非时,河面上忽然战鼓雷鸣,火光大作,映照出悬在河心中的几十条战船。

咻的一声,无数火箭滑过天空,朝水寨中射来。

有的射在寨栏和河边的舢板上,缓缓燃烧着。

“杀光北虏!”

河面上鼓噪震天,似有无数人马,但就是不上岸,就那么歇斯底里的呼喊着。

后来连箭也不射了……

闹腾了小半个时辰,又“吱呀吱呀”划了回去。

“江东皆是鼠辈!”气得黑云将们破口大骂。

李跃一阵郁闷,准备了大半夜,鱼儿在网口蹭了蹭,又退了回去。

难道被袁真发现了?

仔细一想,袁真打了一辈子的仗,现在至少有五六十岁的年纪,稳如老狗,几次北伐,别人都是大败,他却全军而归。

站在他的立场上,只要守住濡须城,接应桓温南下即可,没必要冒风险攻击东岸水寨。

李跃暗叫可惜,看来只能等明日步卒赶来。

巡视完大营,刚准备睡觉,河道上又鼓噪震天,袁真去而复返。

李跃心中一惊,此时将士们已经卸下防备,如果袁真发动猛攻,危险极大,赶紧下令将士列阵。

人马一阵喧哗,将士们急匆匆的列阵。

孰料,晋军只是吼了一阵,又退走了。

李跃盯着河道发愣,虽然明知袁真是疑兵之计,但不得不戒备,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说不准袁真就真杀上来了。

后半夜,袁真又来三次,在将士们习以为常,放松戒备时,果真杀上岸来,烧了十几座营帐,而当黑云军提刀来斩,几百人光着屁股直接跳入河中,消失不见了……

一直闹腾到天亮。

士卒们精神极为疲惫,连战马都受了不小的惊扰。

“禀报陛下,我军步卒昨夜受东关邓遐部袭扰,不能按时赶来。”斥候从晨曦中奔出。

邓遐与袁真既是为同乡又为表亲,勇力绝人,气盖东晋,时人譬之为樊哙。

襄阳北沔水有蛟,常害人,邓遐拔剑入水,蛟绕其足,挥剑截蛟数段而出,名震江东,声名犹在桓石虔之上,号称江东第一猛将。

桓温北伐关中大败,邓遐受命断后,所部射伤了苻苌,伤重而死。

邓遐出兵,肯定是受袁真所使。

常在河边走,今天却湿了鞋。

现在看来,袁真这是故意放弃了东面水寨。

李跃望着宽阔的河面,江东并非全都是酒囊饭袋,袁真这一手漂亮至极。

救了桓温一命,也救了江东一次!

偌大的江东怎么可能没有将才?

“濡须已不可得,传令,全军向东,奔袭居巢、横江、历阳、涂唐!步军在后收容百姓。”李跃调整策略。

桓温已不可得,他的水军与袁真汇合,声势必然大涨,在水面上,李跃承认不是江东的对手。

将士们牵出战马,花了一个多时辰才整装待发。

昨夜被袁真惊扰,将士们脸上明显有疲色,就连战马也无精打采。

此时天色已经大亮,对岸濡须城上有高悬起“晋”字大旗,濡须水北,桓温的水军战船逐渐从水波江雾中显露出庞大身躯。

越来越近。

几乎能看见船首站着的人影,居高临下,神气活现的被身后一群甲士簇拥着。

本着杀人诛心的原则,李跃令将士们一同朝河面上呼喊:“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

声音在随着河水一起奔涌,来回传动。

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

如今的江东,有几人还有当年王导的雄心壮志?

喊声荡漾开去,震动江北大地。

船首的那人又是掉头就返回船舱之中。

李跃将马鞭投入濡须水之中,大笑着勒转马头,与大江水一起向东狂奔。

第四百九十五章 饮马长江

受合肥大败影响,江北百姓纷纷南下,欲渡过长江,浩浩荡荡的挤在江口。

但江南的晋军如临大敌,水军在江面上飘荡,却不来接应百姓渡江。

李跃没功夫管他们,后方自有步卒来处理。

兵锋所指,居巢、横江皆望风而溃,不过城中的粮仓早已被烧成了灰烬。

短暂停歇之后,大军直指历阳。

历阳对面就是建康,此地之重要可想而知。

城中早已如临大敌,无数百姓挤在城门口,但大门却紧闭着。

两万余黑云骁骑在东北面排成一线,给了这座重镇巨大压迫感。

有惊恐无状的百姓直接跳入南面的历水之中,互相践踏,哭喊声一片。

城上守军也是一脸绝望神色。

李跃望着城头飘荡的“谢”字大旗,瞬间就猜出此城守将为谢尚,先后出任建武将军、历阳太守、安西将军,都督豫扬二州事。

殷浩北伐一地鸡毛,有他的三分功劳。

但别看人家屡战屡败,官位却是一路水涨船高,最近还升任镇西将军,尚书仆射,都督江西淮南诸军事、豫州刺史……

连兵败的殷浩也只是贬为庶人。

几年前在黑云山上挣扎求存,李跃通过张遇,算是跟谢尚交过几回手,知道一些底细。

“此城可破也!先安营扎寨,救援百姓。”李跃谓左右道。

将士无不振奋。

两支轻骑飞掠而出,仿佛两条臂膀,一条自北向南,一条自南向北,将城下百姓揽入怀中。

百姓哭嚎着被骑兵驱赶,远离战场。

城上也没趁机放箭,坐视黑云骁骑将百姓尽数驱赶出战场,这让李跃对谢尚升起一丝好感,此人虽然无能,却并不残暴,回家谈玄论道,纵情山水多好?偏偏处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

第一日不战,全军休整,等待后方粮草。

这几日狂飙猛进,杀了不少战马充饥。

如今收容这么多百姓,若没有粮草接应,就是一场大灾难。

好在当天傍晚,梁啸的粮食从合肥运来,战场上缴获的粮草被清点出来,足有十三万石,够支撑一个月。

李跃当即下令熬粥,分给饥饿的百姓。

热粥下肚,营中哭嚎声顿减,也没人反抗了。

翌日,步军驱赶着百姓陆陆续续前来,历阳城外人山人海,不下一二十万之众。

人多力量大,李跃下令择其青壮,在历阳城北筑起了两座大土山,士卒站在上面,可以直接射杀城墙上的守军。

然后深沟高垒,修建营寨。

“历阳已是孤城,数日间可下,何必如此大费周章?末将愿率一军攻破城池!”张蚝求战心切。

李跃笑道:“张将军胃口未免太小了,一个谢尚就满足了?朕这是在等桓温、等建康来救!”

历阳对面就是建康,江东士族们看不到合肥发生的一切,却能清楚看到此地发生的一切。

李跃要借这一战,让江东永远蒙上心理阴影,从此不敢再提北伐之事!

“噢?末将明白了!”张蚝摸了摸后脑勺。

众人莞尔,张蚝生的凶恶,为人粗鲁,却极讲义气,在军中人缘不错。

不过让李跃郁闷的是,等了几日,江东没有派援军来,濡须也没有援军来,仿佛都放弃了历阳……

长江上的水军战船倒是越来越多,却无一人敢渡江。

合肥一战,桓温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不到两万逃回,江东已经破胆了。

城外几十万人,每天就是喝粥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既然没有援兵来,李跃下令攻城。

谢尚经营历阳十几年,有些底子在,但四面皆敌,外无援军,抵挡四日后,城池被张蚝率先攻破,谢尚面朝建邺方向,自刎于城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