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470)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为了这一战,苻坚已经向佛门伸手,下一战呢?

蒲坂、潼关、武关虽是铜墙铁壁和雄关,但也是磨盘,可以磨空关中仅剩不多的国力。

久守必失,此策一下,梁国一寸一寸的磨,氐秦永无宁日,要么被拖垮,自行崩溃,要么被耗空之后,黑云军长驱直入。

“诸位意下如何?”李跃望向众人。

常炜第一个拱手,“大梁不可速胜,氐秦不可卒亡,左将军上策也,以国力碾压之,不数年,氐秦必败。”

崔宏目光一闪,“臣建议左将军领一军屯驻弘农,威慑潼关。”

“臣正有此意,愿率一军,攻略潼关。”慕容垂这一次没有推辞,主动请命。

“准!”李跃点头,慕容垂闲置在邺城,的确暴殄天物,不如让他到前线与苻坚死磕。

北路高云,蒲坂王猛、薛强、魏山,潼关慕容垂,武关徐成,李跃心中都有了人选,不过还缺一路上庸。

崔瑾、贾坚、鹿勃早都在辽东,防备高句丽。

李渎、段罴差些火候,在几场大战,表现都不算太好。

李跃目光扫过面前几人,刚想问问他们的意思,身边孟宽拱手道:“臣愿率一军,为陛下攻城略地!”

“你?”李跃望着这个侄儿,十二三岁的年纪生的虎背熊腰,一脸坚决之色。

“儿臣亦愿往之!”李佑也站出来拱手道。

十一岁的年纪,在这时代不算小,虽然没有孟宽强壮,但也高出同龄人不少,心中不由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自己的孩子都这么大了。

李跃心中一动,不如借这一次让二人去试试,不一定冲锋陷阵,却可以提前感受一下战场气氛。

慕容垂也是十三岁上战场,勇冠三军。

“令秦彪、糜进率两万黑云军攻略上庸,你二人为副将。”

秦彪、糜进二人征战沙场多年,茅津渡一战,秦彪面对邓羌,表现可圈可点,可以独当一面了。

“准!”

生在这个时代,刀兵不可避免,迟早要上阵砍人,他二人有此志向是好事,手无缚鸡之力才是悲哀。

普通人家的子弟都为大梁抛头颅洒热血,身为皇室,更应以身作则。

人只有见过生死,才会快速成长。

不仅李佑、孟宽,以后其他皇室子弟,包括太子李俭,以后都要上战场。

老李家砍人的绝技不能丢。

“陛下……两位都还年幼,不如在等几年,万一战场上有不测之事,有损国威。”常炜看不过去了,劝道。

“这是他们命,朕的儿郎,自当为国征战!”李跃沉声道。

第五百七十章 转化

穷则穿插迂回,富则火力覆盖。

国力强大了,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以前在黑云山上穷的喝西北风,如今带甲数十万,府库充盈,牛羊成群。

几年后五铢钱体系稳固,国力还会再爆发一次。

氐秦还处于耕战的低级阶段,连内部都未完全整合,出兵打仗,还要向沙门伸手索要钱粮……

而梁国已经进化到了一个更高的维度,基本完成国中各势力的整合,士卒为国家所有,随着五铢钱的推行,经济命脉也收归国有。

李跃将慕容垂五路围堵之策快马寄给王猛,询问他的意见。

王猛对慕容垂大加赞赏,称其才略过人,权智无方,但同时也提醒李跃,慕容垂不忠于燕,岂能忠于大梁?可用为爪牙,不可为心腹。

虽说慕容垂当年是被慕容儁、可足浑氏逼走的,但他也不是什么好鸟,让出道路,使王猛能出太行,击慕容恪之侧,导致燕国在决战中失败。

由此可见慕容垂之为人。

跟慕容恪之间的差距巨大。

不过慕容垂是主动投靠大梁的,比较听话,总体上对大梁有功,不可能一刀砍了。

李跃回信王猛,让他不必多虑,慕容垂部曲皆被打散,家眷控制在邺城,燕国遗裔被杨略清理了一波,而且慕容家除了慕容垂、慕容令两人,其他人都是泛泛之辈,无伤大雅,皆被控制在邺城。

历史上的苻坚不仅启用了一个慕容垂,还重用慕容暐、慕容冲、慕容泓、慕容麟、慕容凤、慕容农、慕容隆等等,以至于慕容家能同时在关中和河北作乱……

最关键的是,王猛、邓羌、苻融、徐成等一批名臣名将死后,偌大的前秦,非但无一人是慕容垂的对手,连姚苌都解决不了。

这种局面绝不会出现在梁国。

目前能压住慕容垂的人至少三人,以后只会更多。

李跃对人才梯次的重视,前所未有。

第一梯队,王猛、贾坚、魏山、秦彪、鹿勃早,第二梯队徐成、高云、吕光、张蚝,第三梯队刘牢之、慕容令、桓伊、窦封、诸葛侃等等。

新一代的人也在继续成长之中。

加上每三年一次的武举,不愁没有人才。

江山代有才人出,华夏大地永远不缺人才,只要上升通道没有闭塞,他们迟早会崭露头角。

压在慕容垂头顶上不是李跃一个人,而是一个有健全机制的国家。

在大梁面前,慕容垂也不过如此。

西面如此漫长的战线,自然需要一人统属,不然各自为战,容易被各个击破。

李跃当即升王猛为征西大将军,假节钺,都督并、代、洛、荆诸军事。

如此一来,等于将西线战场上的生杀大权一并给了他。

任何人有不臣之举,不听号令,都可持节钺斩之。

安排好一切,已是秋尽冬来,朔风南下,天气寒凉。

“今年冬狩是否进行?”已经升为兵部侍郎的刘应前来询问。

“去,为何不去?拓跋什翼健不是回来了么?正好给我们送牛羊!”

出征辽东也只带了五六万黑云主力,邺城中尚有两万余人留守,也该他们去发发横财。

以前都是骁骑军为主,拿下燕国后,获战马四万余头,完全可以让步军骑上马,去草原逛一圈。

此外,不少以前臣服于燕国的鲜卑、乌桓、匈奴部落,不愿当大梁的僮民和奴隶,逃亡草原,也该清理清理。

拓跋什翼健南下,接收了不少这些人。

代国在草原仍有一定的实力。

梁国不打他,他就要来袭扰中土。

所以李跃宁愿打出去,让战争在敌境爆发。

黑云军整装待发,自上谷而出,配合蓟城改造的燕军精锐一同出兵。

慕容氏积累近百年,还是有不少家当,仅工匠就有八千多人,全被带回邺城。

燕军中的大量中原人精锐,自然不能令卸甲归田,不然那一天就被别有用心的人召集起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吸收进黑云军。

这批人留在蓟城接受鸿胪司的思想改造,其中也有不少鲜卑勇士,一辈子除了上马打仗,不会别的,也被顺势招入黑云军中,一同改造。

一旦通过改造,分田分房分女人。

这比在燕国当军奴和部曲强太多了。

按燕国的军封制,士卒为将领私有,既然是私有,扩张时还能喝上一口汤,衰落时连牛马牲畜都不如。

慕容氏几十年的汉化,对他们的影响也不小,投入华夏正统的怀抱也理所当然。

其实天下本没有那么多的夷狄,羌、氐、鲜卑都可算华夏外围族群。

东汉不愿接纳羌人,歧视压迫,出尔反尔,以至有了长达百年的汉羌战争。

魏晋迁徙大量羌氐入关中,打仗他们上,徭役赋税却比中原高,最终也逼反了他们。

南匈奴同样如此,迁入并州分为五部,替曹魏出兵出力出粮,却没有真正的吸收他们。

当然,直接将这些异族吸纳进来,遗患不小,白给的东西谁也不会珍惜。

所以才有四等民制度。

并非一潭死水,奴隶的后代可以转为僮民,僮民努力个二十年,可以转为庶民,庶民同样也可转为子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