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482)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再好的国策,也禁不住有心人的钻营。

几人再也吃不下去,李跃干脆令人全都撤下,所谓海鲜也就那么回事,海参吃多了就能雄起?

草原上和辽东的野人们,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照样杀伐四方。

李跃道:“王景略上书,言秦国熬不住了,可以准备伐秦之事!”

原以为苻坚至少能撑个两三年,没想到不到一年,就撑不住了。

其实苻坚即位以来,每一步都走对了,只是生不逢时,加上手上没有王猛这种人,替他整合内部,凝聚国力。

氐秦看似疆域辽阔,实则并没有多少实力。

“秦利在速战,大梁利在消耗,陛下何必急于一时?还有两月便是秋收,可暂缓关中颓势,依臣之见,苻坚犹能支持一年,且秦晋结盟,陛下出兵西进,桓温必不会坐视。”常炜拱手道。

王猛的意思也是准备伐秦,而不是立即出兵。

而且他奏表中用的是“伐”而不是灭,可见氐秦并非虚弱到全无还手之力。

另一个头疼的问题是桓温,他肯定不会无动于衷。

这两年实力有所恢复,又重新捡起北伐的口号。

还有一人没提,那就是拓跋什翼健,别看在中原混的灰头鼠脸,将精力放在草原上后,所向披靡,上个月在与柔然决定性的郅居水之战,大破柔然诸部。

阵斩七千余,俘虏两万青壮,获牛马等各种牲畜二十万头!

剩余柔然向西逃奔金山山脉。

历史上拓跋氏最终成为赢家,还是有些东西的。

如今拓跋什翼健腰杆也硬了起来,厉兵秣马,盯着南面中土。

“一年就一年,越往后推,大梁越是强盛!”

梁国对秦晋两国战略和国力上的优势,不是他们一时片刻就能弥补的。

“臣以为……苻坚或许会孤注一掷!”崔宏拱手道。

“可详细道来。”李跃也觉得以苻坚的性格,不会坐以待毙。

苻坚即位一来太顺利了,基本没受到什么重大挫折,几年间吞并了凉州、仇池、汉中,将氐秦的疆域扩张了一倍。

正是烈火烹油之时,岂会甘心这么被梁国钝刀子一刀一刀宰割?

上次三路东出,严格说起来,损失并不大,还拿下了上庸三郡,和整个河套。

脸皮厚一点,完全可以吹嘘成一场大胜。

不过这种战术上的胜利,无法抵消战略上的失败。

梁国吞并燕国,从此集中精力对付秦国。

崔宏起身,侃侃而谈:“氐人性情坚韧,苻坚屡次出兵都获胜,秋收之后,必然集中兵力,倾力一击,以打破大梁对其围堵,我军五路围堵,苻坚只需击破一两路,围堵之策便施展不下去。”

庙算、料敌于先,一向是兵法之要义。

苻坚怎么做,其实并不难推测。

“不错。”李跃点点头。

崔宏继续道:“上庸、河套皆偏远,苻坚断不会用兵于此二地,河东铜墙铁壁,有数万大军在,苻坚亦不会击此地,是以臣以为,必定出兵武关或者潼关!”

武关徐成,潼关慕容垂,都是名震天下的大将,有营垒固守,守上两三个月,苻坚自己就挺不住了。

“玄伯之言是也,苻坚想要出兵,桓温想要北伐,朕给他们一个机会,传令吕光、桓伊各率一万骑北击拓跋氏,诈称五万大军,以民夫扮之,声势弄大一些。”

苻坚、桓温缩在关中、江东,李跃一时半会奈何不了他们。

所以干脆给他们机会。

“朕聚五万精锐于邺中,敢出兵者,朕将纵兵击之。”李跃心中颇有“拔剑四顾问天下莫敢谁何”的气概。

秦晋两国离灭亡,都只差一场决定性的大战。

第五百八十五章 略

此刻关中,数十骑沿着渭水飞奔。

渭水两岸,已经见不到多少村落,只有一座座的坞堡和寨子,据说都是朝中权贵的私产。

强、苟、毛、雷、樊等豪酋跟着苻家攻入关中,不是为了喝西北风的。

随着氐秦在关中站稳脚跟,他们也落地开花,繁衍生息。

当然,这些庄园坞堡也少不了苻氏,苻氏子嗣兴旺,也不可能喝西北风。

直到长安附近,才有了些生机。

但跟关东比起来,也就一州城的规模。

将近一年的对峙,关中更显残破,即便是氐秦的都城,街中百姓衣不遮体,面有菜色。

见了飞奔而来的骑兵,慌忙躲开。

骑兵直奔宫城而去,留下一路烟尘……

苻坚打开蒲坂送来的奏表,眉头不由拧在一起,如果邓羌都感觉抵挡不住,那么整个氐秦没人能挡住梁国的兵锋。

关键这种围堵看不到尽头。

一年、两年、三年……

梁国占尽关东沃土,一年所出,几乎是关中的十倍,燕国覆灭,辽东就变成了梁国的牧场,近些年还在大力打造海船,海上的东西更是无穷无尽。

而关中南面是茫茫秦岭,北面是龙蛇笔走的高原,不适合耕种。

西面凉州虽然拿下了,不过诞生了一个新的问题。

凉州富,关中穷。

士民不愿意东迁,强行迁来的百姓,没几年,又偷偷跑回去了。

秦国逐渐形成一个头重脚轻的格局。

这几年光顾着扩张,都没时间打理内部。

不过打理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强、苟、毛、雷、樊等羌氐豪族已经成了气候,对付他们,等于削弱自身力量。

苻坚能上位,就是因为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发动了云龙门之变。

若动了他们的利益,焉知他们不会再扶其他人?

苻坚的继承权本来就是一大问题,偏又心慈手软,苻建一系的王公都还活着。

“邓羌上书谏言决一死战,破其一路,诸位意下如何?”苻坚并不缺乏革新的魄力,但革新需要契机,尤其在梁国全力围堵之下。

苻融率先拱手,“此乃上策,久守必失,凉州、关中粮草难以运抵前线,十石粮草运抵前线,只余四石,长此以往关中难以为继,而凉州怨声载道。”

朱彤道:“若能击败一两路之敌,关中之围自解,但需速战速决,绝不可拖延,否则邺城主力来援,便会如上次一般徒劳无功。”

两人都赞同出兵,唯独最受器重的权翼默然不语。

没有谋主的建议,苻坚心中始终不踏实,“先生意下如何?”

“臣以为,不可出也!”权翼一句话令众人大感惊讶。

“这是为何?”

“梁国五路围堵于我,实则就是在等天王出兵,自投罗网,此战非同小可,五路梁军皆善战之将,营垒坚固,又有王猛节制,天王一旦出战,久攻不克,进退失据,关中粮草耗尽,大秦将有倾覆之危!”

权翼语重心长,说的也是氐秦的现状。

关中只剩下最后一口气,孤注一掷胜算不大。

与梁国纠缠这么多年,权翼太了解梁国君臣的手段,总会给对手一丝希望,令对手犯错,然后如猛虎一般扑上去,一击致命。

苻坚之所以还能坐在天王宝座上,是因为南征北战的军威镇着。

一旦战败,别说梁军攻入关中,苻氏内部都不会轻饶了他。

苟太后当年杀丞相苻法的时候,没有半点犹豫。

“梁军围堵,关中疲于应付,为之奈何?不出是亡,出亦是亡,朕宁愿与梁军决战一场!”苻坚少有的情绪化。

这一年来压在他身上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权翼小心翼翼的望着苻坚,“出战必败,守则未必,要看天王有多少决心,自古患不在外,而在内,关中幅员万里,岂会凑不出数万大军所需粮草?梁国之所以强,乃是先挥刀向内,然后方能击桓温、吞慕容、败拓跋!”

“向内?”

别人或许听不懂,但苻坚能听懂。

偌大的秦国,账面上的百姓不到两百万,田地更是少之又少。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