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581)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会盟虽然没有达成,但目的基本达到了,将拓跋什翼健的怯懦展现在世人面前……

云中郡都这么冷,阴山以北只会更冷。

寒风呼啸,像刀子一样刮在人脸上,刻出一条条皱纹,年纪轻轻,就显得苍老。

不过鲜卑人早已习惯,照样牧马放羊。

“哎呀,李跃这厮已经到了云中,机会难得呀,本王实在……”拓跋什翼健眼珠子咕噜噜的转着,心痒难耐。

帐中之人都不为所动,都知道他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两万黑云精锐,加上周围的万余镇军,还有坚城可守,这仗基本没法打,十万人顶上去,攻城器械什么都没有,也是送死而已。

梁军守上十天半月,中土各路的援军也就到了。

“昨日梁贼又派人来催,你们倒是说说,本王去不去?”拓跋什翼健的目光扫过众人。

梁国皇帝亲至云中,拓跋什翼健劫掠河套、凉州的想法也难以实行。

“当然不能去,梁贼一向狡诈,父王一旦现身,定会中其埋伏。”拓跋寔君粗着嗓门道。

燕凤抚了抚长须,“臣以为应该去。”

帐中所有人都望了过来。

“先生前些时日还说多晾一晾李贼,为何今日改变心意?”拓跋什翼健不解。

“前些时日幽州叛乱未定,需要静观形势,如今叛乱已平,拖延下去没有意义。”

“可惜,可惜了啊,翟斌那厮拿了我们的刀甲,夸下海口,要攻破邺城,将河北掀的底朝天,连一个月都没挺过,就身首异处。”拓跋什翼健不屑道。

幽州叛乱,无疑给代国君臣看到了一丝希望。

原来梁国国内也会不稳,也有内患。

燕凤道:“翟斌原本就不值一提,丁零人更非梁人之敌,败了也就败了,如今幽州叛乱,梁主如此积极前来会盟,正说明国中不稳,急需修养,弹压诸胡,殿下可趁机索要钱粮土地,至少有五成可能成功。”

“去云中会盟?”拓跋什翼健肥脸上一阵犹豫。

“会盟成不成另当别论,但不可不去,梁主远来,殿下若是不去,则是畏敌,更是失信,草原诸部都在观望。”燕凤提醒道。

“大胆!”见燕凤这么说拓跋什翼健,拓跋寔君大为不满。

“不可无礼,先生之言有理。”拓跋什翼健挥挥手。

要他去见李跃,实在不愿冒这个风险。

早年在羯赵为质子的经历,一直都是他的噩梦,眼珠子转了几圈,望着自己的长子,顿时心生一计,“梁贼奸诈凶狡,本王去不得,然则世子可以代本王前去。”

拓跋寔君一愣,不明白怎么就推到他身上了,“这……”

“我儿莫非不愿?”拓跋什翼健似笑非笑道。

其他人投来幸灾乐祸的眼神。

拓跋寔君只能硬着头皮同意,“儿臣愿为父王分忧,梁贼两万人,父王只需分儿臣三万人马即可。”

有其父必有其子。

拓跋什翼健被黑云军打怕了,拓跋寔君也怕。

眼看几个弟弟都长大了,比他更有人望和才能,万一被梁国扣下了,代王的位置也将离他远去。

慕容宇文段氏拓跋,哪一家继承时,不是争的头破血流六亲不认?

燕凤低下头,一言不发。

“我儿一向勇武,何须三万人马?与你三百勇士,前去盛乐一探究竟。”拓跋什翼健哈哈一笑。

三万大军给世子,等于直接把脑袋凑到刀口上,他才不会这么傻。

“父王……”拓跋寔君咽了咽口水。

“嗯?”拓跋什翼健拖长声调。

“儿臣领命!”

第七百零八章 世子

就在李跃准备回返时,拓跋什翼健竟然派人来了。

满脸横肉,辫发垂肩,矮壮矮壮的,一见面,小眼珠子就到处乱瞟,怎么看怎么不像一个使者,说话更是莽撞无礼,“梁国想要跟我们相安无事,需归还代郡和云中。”

“你……”卢青脸一沉,就要出言训斥。

被李跃拦住了,说实话,当年拓跋什翼健都不敢以这种语气跟自己说话。

不过也必要跟一个莽夫一般见识。

杀了他,只会让拓跋什翼健先找到借口。

“你是拓跋什翼健之子?”

“代国世子拓跋寔君。”这厮昂着脑袋。

也不知为何,李跃感觉他像一头野猪,跟这种人注定是谈不出什么的。

李跃也没想跟他谈,这次会盟本来就各怀心思。

而且拓跋什翼健派世子前来会盟,似乎另有深意。

“阁下不如随朕回洛阳,做个质子如何?”李跃笑道。

拓跋寔君全身一颤,瞪大眼睛,头摇的像拨浪鼓,辫发跟着摇了起来,“在下怀诚而来,陛下强行扣押,传出去,天下人必笑梁国无礼。”

李跃一愣,这长的像野猪一样的家伙,居然也能说出这种话,令人刮目相看,“朕这不是问问你的意思么?做质子没什么不好,你父当年也在羯赵为质,几年后,朕送你回草原继位如何?”

拓跋寔君目光闪烁起来,“陛下好意,在下心领了,但当年是当年,如今是如今,我是来谈会盟之事,一事归一事,在下听闻陛下素来守信,方才前来。”

在场之人无不莞尔。

“此言有理,你家准备如何会盟?”李跃笑了笑,忽然感觉跟他说话有些意思。

“云中、代郡!”这厮又绕了回来。

“那你家总不能白拿吧?拿什么东西来换?”李跃望着他道。

“十年之内,代国不再南下劫掠。”拓跋寔君眼珠子转了转。

“明白了,你们这是准备空手套白狼?”

拓跋什翼健不想南下劫掠中原,李跃还想出兵劫掠漠北。

代国这几年富得流油,以抵抗大梁为由,整合了不少草原部落,此次南下,能弄出十万骑,就能看出代国的实力。

十万马匪整天在门口晃荡,李跃这边大军提着刀上了,他们掉头就跑,隔上几个月又来。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这么骚扰下去,的确不胜其烦。

代国最大的优势是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天然占据进攻主动权。

汉朝为了对付匈奴,倾尽国力,但也没能彻底解决匈奴,至今西域都有几个匈奴国家。

李跃不想这么一直纠缠下去。

“在下这是为两家安宁而来,自此之后中原归梁,草原归代,两家再不侵犯。”拓跋寔君睁大眼珠子道。

“那朕岂不是要感谢你们的慷慨?”李跃笑容转冷。

“感谢就不必了,会盟于两家皆有益处。”拓跋寔君也感觉情况不妙,语气恭顺起来。

这种条件李跃不可能答应。

云中、代郡都是中原门户,战略咽喉之地,真给了他们,换来的不是安宁,而是得寸进尺。

“代国的心意朕知晓了,再给你们一个机会,让拓跋什翼健亲自来谈,来人,设宴款待世子。”李跃懒得再啰嗦。

吃进肚子的东西,不可能再吐出来。

拓跋寔君拱拱手,下去了。

卢青道:“拓跋什翼健要来早就来了,不会等到现在。”

“朕知道他不会来,此次会盟,原本也是麻痹他们而已,为杨略制造些机会。”

梁代早已经是地缘上竞争对手,任何一方强大起来,都会去解决另外一方。

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即便不能真正占领草原,也要让其四分五裂,衰弱下去。

卧榻之侧,就不应该有能威胁自己的人。

招待了拓跋寔君一番后,李跃挑了几匹良驹,送了几车金银钱帛,下了一道诏令,夸奖其有冒顿、檀石槐之英武睿智、雄才大略。

总之一大堆漂亮话哄着。

拓跋寔君特别能喝,被人捧着,也就飘飘然起来,多喝了几杯,说了很多不该说的话。

言语之间竟埋怨起拓跋什翼健偏爱其他儿子,几次扬言要重立更贤能的拓跋翰为世子。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