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刀十六国(95)

作者:苍穹之鱼 阅读记录

而石遵之母,正是被废的前皇后郑樱桃,其出身是郑家培养的舞姬,生的另一个儿子石邃堪称食人魔,曾扬言要杀石虎。

张豺见石虎犹豫,继续鼓动三寸不烂之舌,“陛下再立太子,其母皆出于倡贱,故祸乱相寻;今宜择母贵子孝者立之。”

这句话虽没指名道姓,但石虎后宫中出身最高之人,无疑是前赵安定公主刘氏。

同时也暗中踩了郑樱桃一脚。

石虎也被两个逆子弄出了心理阴影,石邃要杀他,石宣也要杀他,好像谁登上太子之位,就跟他不共戴天一样。

长叹一声道:“吾欲以纯灰三斛自洗肠子,何以专生恶子,一到二十岁便要弑父!如今石世方十岁,等到他二十岁,吾已老矣。”

此时此刻,石虎觉得自己至少能活十年……

“司空、太尉意下如何?”感怀过后,石虎没忘记征询两位心腹的意见。

张豺与张举是同宗,而张举与李农关系亲密,三人其实穿一条裤子。

“臣附议!”李农、张举同时拱手。

解决了立储之事,石虎满脸红光,精神竟然好了许多,“嗯,太子已定,朕的登基大典宜速。”

进皇帝位一直是石虎的夙愿,等了这么多年,石虎再也没有耐性了。

天王虽然也是“陛下”,但离皇帝大位还是差了一步。

张豺拱手道:“已在加急筹办之中,还有一月,陛下便能登基。”

石虎从病榻上缓缓爬起,“太慢了,十天之后,朕便要登基。”

三人面面相觑,但也只能点头称是。

就在此时,有人在殿外高呼:“陛下,长安急报,东宫高力禁卫反,大败安西将军刘宁,再破下辩,裹挟雍州刺史张茂,攻陷郡县,杀长吏、二千石,长驱而东,拥胡晋之众十余万,直奔长安,乐平王率五万精锐出战,为……为贼军攻破,大败而归,伤亡惨重,长安沦陷……”

“砰”的一声,石虎一屁股坐在病榻上,顿觉天昏地暗。

长安沦陷,就意味着关中丢了。

这些年不断战败,石虎早已力不从心。

从发配高力禁卫到现在,不到三个月,形势急转而下。

李农急道:“贼军是留在长安,还是东进?”

留在长安,为祸深远,意味着关中不再为羯赵所有,汉中司马勋一直盯着关中,梁犊号称晋征东将军,很可能得到江东的支持。

如果东进,麻烦也不小,祸患近在眼前。

如今的羯赵形势非常微妙,东北有前燕虎视眈眈,东晋也在厉兵秣马,时刻准备北伐,内部还有各种隐患。

“贼军整顿数日之后,再度东进,声言杀回邺都。”

殿中鸦雀无声。

也许是冬日天冷,也许是殿中的香炉不旺,众人只感觉一股寒意袭来。

最初的高力禁卫只有一万人,皆是羯人,勇猛凶悍,跟随石宣东征西讨,战功无数,后经石宣扩充,至四万人。

棘城惨败,羯赵精锐损失大半,十年来,一直没有恢复元气。

然后麻秋三败于谢艾之手,士气低落到谷底,麻秋手上还算精锐的十万大军一直留在金城。

这个时候梁犊叛乱,简直是一刀刺在石虎的心窝上。

邺城看似还有十五万大军,却是外强中干。

整个河北最精锐的一支人马是驻扎在乐安的征东将军邓恒,有五万大军,但这支人马正在抵挡前燕平狄将军慕容霸。

石虎纵然有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抽调这支大军。

“天王!”李农山前扶着石虎,轻轻拍打其背。

在场之人,也只有李农能如此亲近石虎。

一旁的张豺投来异样神色。

石虎这才清醒了许多,“令司空李农为大都督,行大将军事,统卫军将军张贺度,征虏将军石闵、征西将军张良等,率军十万讨贼!”

第一百一十二章 买卖

今年冬天第一场大雪落下时,江东使者又来了。

不过这次来的不是郗逸之,而是一个年轻将领,送来猪羊酒等犒赏之物。

“在下朱序,见过寨主。”

“朱将军辛苦。”李跃上上下下打量一番,此人相貌威武,魁梧有力,一看就是行伍出身,不过言谈举止间,带着几分儒雅。

“桓公听闻大胜,对寨主颇为赞赏,之前郗参军之事,还望寨主不要见怪。”

郗逸之回桓温身边,肯定没少说坏话。

但事实胜于雄辩,谢肃谢万两人送过去,什么坏话都不攻自破了。

“岂敢岂敢,战场形势瞬息而变,当时的确不利进攻,是以在下不得不违抗郗参军之意。”

两边都有破镜重圆之意,没必要抓着不放。

“桓公说了,黑云山若有所缺,大可直言,襄阳鼎力支持,此次桓公本来为寨主争取司州刺史之位,奈何朝堂诸公极力阻拦,不仅不允,还免去了寨主荡寇将军之职。”朱序一脸不平之色。

不过李跃倒是觉得无所谓,此次击败张遇俘虏谢肃,等于打了他们的脸,还指望他们给自己封官?

再说江东的司州刺史,不领也罢。

领了司州刺史,等于跟羯赵摊牌了。

以前你是山贼流民,羯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现在明目张胆跟江东串通,羯赵肯定忍不下去。

“多谢桓公!”李跃想了想,山上暂时也不缺什么。

主动开口要东西,人情就淡了,要少了没什么大用,要多了人家未必会给,反而伤了和气。

拿人手软,吃人手软。

“庙堂诸公若是能有寨主气节,何愁羯胡不灭?序此来,还有不情之请。”

“将军请说。”李跃想不出黑云山有什么能给桓温的。

朱序拱手道:“桓公平定蜀中,正厉兵秣马,准备北伐,黑云山地处中原腹心之地,桓公之意,让在下领一支人马驻扎在山上,以为他日北伐之前驱。”

李跃眉头一皱,这个请求有些过分了。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万一将来桓温起了其他心思,事情就不好说了。

再说有桓温的人在身边,总归不太方便。

桓温这是给自己出了个难题。

难怪让自己随便开口,原来后面还有伏笔……

李跃朝周牵使了个眼色。

周牵道:“黑云山百里之地,只怕无法供给大军。”

朱序赶紧道:“寨主放心,粮草军械皆从襄阳转运,序只带两千人马,寨主若是答应,以后黑云山的私盐襄阳全部要了,价格由寨主定。”

这句话反过来听就是如果不答应,黑云山也就别想在荆襄贩盐了。

表面说的客气,但其实早已摸清了黑云山的底细,连贩卖私盐的事都知道……

李跃忽然怀念起郗逸之来,那厮虽然嚣张跋扈,但喜怒哀乐都写在脸上,容易对付。

眼前的这个朱序却非常难缠,滴水不露,一步一步封住自己的退路。

江东士族门阀一言难尽,但这些中下层的人物却非常优秀。

桓温攻蜀,笮桥之战,前锋失利,兵众意欲后退,其时鼓手误擂鼓进兵,建武将军袁乔趁机激励士气,率军血战,遂大破敌军,取得平蜀关键性的一战。

几十年后,还有刘牢之、朱龄石、刘裕等。

周牵也是一脸惊讶,“此事……”

“此事就按将军说的办!”李跃直接拍板。

如今已经得罪了谢家,再得罪桓温,黑云山以后就没多少活路。

私盐贩卖是黑云山的经济命脉,附近的大宗买家,恐怕也只有荆襄了。

豫、兖二州饱受石虎蹂虐,穷的像鬼一样,哪有钱买私盐?

徐扬二州过不去,而且人家有现成的海盐。

黑云山想要发展,光靠种田不行,以现在的形势看,也没几年的时间给你好好种田。

桓温这是捏准了黑云山的命脉。

朱序眼神和缓了许多,“寨主深明大义,他日驱灭羯胡,收复故土,必名垂青史!”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