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憨妃嫔宫斗上位记+番外(474)

作者:秋风瑟瑟抖 阅读记录

有眼尖的认出了他们,正是京中人人知道的大奸臣,有人吼了一嗓子,有奸臣来将军府逼迫大将军了,想弄得大将军死不瞑目。

得,这下徐虎也不敢找了,薛平气得吐血,狼狈逃跑。

这些都是后话了。

却说此时,张庆亲眼见那群武将浩浩荡荡要去找事,旁边的百姓也议论纷纷,他心头一惊,忽然想明白了什么。

这正是万岁爷的打算啊,让徐虎卧榻在床,管不了人,这群武将为了替徐虎出头,像狗皮膏药一般黏着薛平和赵忠不放,搅得他们鸡犬不宁,无暇他顾。

这是阳谋,赤裸裸的阳谋,即便薛平和赵忠知道徐虎装病,即便知道不对,也没有办法,那些武将只骂不伤人,也不妨碍薛平等人的出入,只是跟着骂罢了,便是找上天去,也治不了这些武将什么罪。

更重要的是,此事闹得沸沸扬扬的,武将和民间带来的压力巨大,薛平为了平息此事,必须尽快做决断,想像以前一样慢悠悠去布局,那是做梦,慢一点,百姓都吃了他。

而且薛府有点什么风吹草动,都被一群人光明正大盯着,束手束脚的,想做什么事都得一再考虑,十分艰难。

想通了这点,张庆微微一笑,在徐府门口与褚院正道别,派人将褚院正送回去,他也回宫交差去了。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是张庆不知道的,皇帝这个举动,就是为了让薛平陷入泥潭之中,钉在此事之上,让他把精力和注意力都投入到这件事上,把人拖疲拖乏,分身乏术,自然就注意不到辽北的动静。

满京城差不多都知道了的同时,薛平自然早就知道了。

此时他满脸阴鸷,心口起伏不定,显是被气得不轻。

薛长贵,家生子,是薛平的心腹,忠心耿耿,被贯主家姓氏,专负责薛平的消息联络。

此时他站在薛平前面,恭敬道:“老爷,外头消息都传开了,连夏雷哪日什么时辰到过娘娘的宫里的,都一清二楚,如何设计谋害的皇嗣,有很多与咱们的计策也对得上,有些甚至只夏雷清楚,夏雷当是叛变了。”

这些细节,若不是夏雷叛变,怎么会那么清楚,又不可能贵妃的人自己说。

薛平目光狠厉地盯着桌案,并不言语,闻言呼吸更加急促了,显然一直在忍耐。

薛长贵知道薛平不信,连他也不信夏雷会背叛,但种种迹象表明,夏雷就是叛变了。

怕迟了更加被动,他接着道:“夏雷先头主动说宫中管得严,不让联系他,想来也是为了麻痹我们,如今联系不上,又出了这么大的事,岂非说明他早就背叛了老爷?

薛平一拍桌子,气狠道:“这些老夫都知,只是想不通他为何会背叛老夫,难道他的妻儿老小,都不要了?”

没错,夏雷在宫外是有妻有儿子的人,当年世道混乱,犯了杀头大罪,为躲祸端,薛平给了他一条生路,让他入了宫做了太监。

做了太监的人,最想的就是传宗接代,连命都可以不要,就为了身后还有香火延续。

如今妻儿老小都捏在薛平手里,所以薛平才想不通夏雷为什么会叛变。

薛长贵道:“外人不知,这天下只掌刑司的刑罚和各种手段,能与内卫司的比肩一二,兴许是他行事不周露了端倪,被擒了,怕了掌刑司,为了活命出卖了老爷也说不定。”

他苦口婆心劝道:“老爷,别忘了此人为了活命,当年可以答应您断了子孙根入宫啊。是时候做决断了,那传出来的消息,句句都意有所指,再不做些什么,万岁爷恐怕就要定娘娘的罪了……”

“慌什么,不是还没定?”薛平怒斥道。

这是他想不通的第二个问题,若是夏雷背叛了他,那为何消息里每一句暗中指向的,皆是是他女儿,而不是他?

他越来越看不清局势了,这究竟是谁的手笔,把矛头从德妃指向了他女儿?

是徐虎,亦或者是徐德妃,还是说……皇帝?

想到最后一个可能,他一阵心慌气短,赶忙克制自己别自己吓自己,乱了阵脚。

薛平将心中的困惑一一提出,与薛长贵一同分析。

薛长贵心头一动,有些想不通的事情,在薛平的诉说之中,他忽然想明白过来了。

他赶忙与薛平说出自己的看法:

如今的消息,确切的指向只得夏雷一人,并没有说贵妃娘娘就是幕后主使。

以当今圣上的性子,按那狂风骤雨、雷厉风行的手段,根本不会多此一举,事前更不会打草惊蛇,让这种模糊不清的消息流传出,而应是证据确凿之后直接抓人定音,不会留这种余地。

会不会是这种可能,夏雷不知何故的确背叛了薛家,但又顾忌老爷未说出实情,加之幕后操作这一切的人,真正想对付的是贵妃娘娘,所以才将矛头指向娘娘。

而且故意将消息传出来,这种手法很眼熟,不就是老爷让众人在金銮殿上参奏德妃的手法吗,只不过徐虎的人都被关了起来,朝中无人能参奏,才以这种拙劣的法子,以其人之道逼死娘娘。

第629章 分析

万岁爷雄才伟略,前朝对他来说,要比后宫重要得多,若知道是老爷干的,那……

说到这里,薛长贵识趣的停了下来,他总不能咒自家老爷死吧?

薛平却是听明白了,觉得有那么几分道理。

无论前朝和后宫他都从未露出过端倪和痕迹来,猜不到他头上。

皇帝是一个意志多坚定的人,他最深有体会,朝中这么多官员参奏徐虎父女,想置他们于死地,皇帝都能置之不闻,拖到现下。

这么多年朝中许多大臣,一直劝皇帝广纳后宫,以绵延皇嗣,都未曾说动,连谢公出马也无用。

可见皇帝真不想做的事,谁逼也没有用,反而可能因此遭到反噬,当年那些想塞女儿入宫的人不就是了?

想到此处,他茅塞顿开:“你说的对,但也不对。这些消息的传出,恐怕是万岁爷默许的。”

薛长贵怔了怔:“老爷这是何意?”

他怎么听不懂了。

薛平微微一笑,自信道:“害婉君的人,想传出的应当是婉君害了皇嗣,万岁爷应当提前知道了此事,以爷多疑的性子,且婉君从未动过手,他又怎会全然信是婉君下的手?故而只是默许将消息传出时候,却并未直指婉君。”

像当初赵忠罗列出种种证据,证明德妃谋害皇嗣一样,皇帝不也是怀疑吗。

薛长贵更加听不懂了:“这,这是为何……”

薛平摇摇头:“帝王心难测,有些事老夫也想不通,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万岁爷不愿处置婉君,正如当初不愿处置徐虎父女一般。”

薛长贵深思起来。

这点,薛平是自信的,他道:“不过都是为‘平衡’二字罢了。若是处置了婉君,那么后宫之中便只剩德妃一家独大,这是万岁爷所不愿看见的,正如他要留着德妃,制约婉君一般,咱们这个万岁爷啊,最会平衡之术了。”

文臣声势过大,便将那些莽夫提上来制衡。

皇帝默许消息传出,又模糊了幕后之人,不过也是为了制衡罢了,传出消息让他早做打算。

那么问题来了,谁是在背后操纵这一切?

薛平想得自信又阴沉,答案不言而喻:是贵妃倒下后,获益最大的徐德妃!

薛长贵神色一松:“老爷识破了他们的奸计,那么接下来顺万岁爷的意,咱们顺水推舟,全都推给夏雷,娘娘就没事了吧……”

薛平摆手打断,叹了口气,摇了摇头:“没你想的那么简单,形势还是不容乐观,无论是不是婉君做的,只怕万岁爷都要一个交代,你以为谋害皇嗣真能如此简单就过去了?”

若是皇嗣还在,那还好说,否则啊,这代价恐怕不小……

薛平陷入忧虑之中,朝会上皇帝说的严惩不贷的话,犹言在耳,除非放弃他女儿,否则若想保住人,那必须得有人承受帝王之怒。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