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113)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为了鼓励蜂窝煤作坊主,大胆尝试,大胆开发市场,所以中华重工出面,成立蜂窝煤商会。”

“入会的标准,工人规模在十人以上。”

……

不少的人松了口气,他们可没有招外面的人,其中有名年轻人,肤色黝黑,一脸的失落。

他们家是最开始做蜂窝煤的,但是父亲一直不同意从外面招人,生怕被别人学去了,也怕惹麻烦。

蜂窝煤市场越来越大,可他们仍然是一家三口,每天就两车。

既要生产,又要拉去城中贩卖,产量永远都是那么多,逐渐成为了垫底的存在。

父亲反而乐在其中,高兴家里竟然有活钱了。

年轻人咬着牙,这次回去,无论如何也要说服父亲,必须招工,必须扩大规模。

也有人同样开心起来。

例如郭东家,脸上控制不住的喜悦涌出。

虽然不是直接挂在贵人名下,但是挂在中华重工名下,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他看来,劳什子蜂窝煤商会,就是要被贵人收编的意思。

收编多好啊,他就有了跟脚。

许多担忧的事就敢继续干下去。

“蜂窝煤商会的宗旨,是协助商家拓展商路,归纳生意上的难题,向官府提出诉求。”

“让蜂窝煤行业,成为利民利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盈利,为蜂窝煤作坊主,提供良好的环境。”

“同时,也要把蜂窝煤行业引入良性正轨,消除一些隐患,例如用工来源上的问题。”

……

在会场休息的时候。

王管事身边围了八九名蜂窝煤作坊主,他们不停的询问一些具体的事务。

更多的蜂窝煤作坊主,老老实实的呆在原来的位置上,并不关心旁的事情。

在他们看来,他们没有资格加入商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如果能早点离开就更好了。

如果不是因为蜂窝煤技术属于中华重工,以及顾虑贵人的身份,许多人不会来,一天时间就这么浪费了,多耽误活计。

“对于是否加入商会,并不做强制的要求,但是如果加入商会,会有具体的章程,而且加入有条件,退出也有条件,并不是想进就进,想离开就离开。”

王管事把丑话说在前头。

有人迟疑,有人高兴,竟然主动说道:“有要求才好,有要求,才说明重视。”

其余人恍然大悟。

“我希望大家都加入进来,抱团做生意,以后靠着商会,放开手脚,往大了干。”

郭东家最积极,他的表现,在外人看来仿佛在和王管事配合一样。

“我是真心希望大家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啊。”

蛇有蛇道,鼠有鼠道。

郭东家知道自己的本事,眼前能抓住的就是这个行业,像煤炭业他倒是想,不过他现在没这个能力。

但是把蜂窝煤行业做好了一样能挣钱。

等有了足够的本钱,积攒下了关系,到了那时候,他什么不能去做呢。

王管事赞扬的看了眼郭东家。

此人的确不错。

“对于用工问题,官府方面肯定会过问的,商会能帮忙遮掩一二,但不是长久之道。”

“诸位都是生意人,当之合作共赢,我们和官府也是,太多的隐户,会让其余的百姓受更多的徭役,官府是不会同意的。”

“但是商会出面,可以和官府谈一谈此事。”

“请问怎么谈?”

“出钱。”

听到这个回答,众人面色迟疑,他们一年才挣多少钱,又能出得起几个钱。

“商会出面有个好处,可以批量谈下来,用最少的钱,满足官府的需求。”

“我认为是个好办法。”

郭东家又开始捧场,继续说道:“我是不敢去和官府谈的,哪里有这个资格呢。”

“而且就算和官府谈,官府随便一张口,根据工人数量保价,我也出不起。”

王管事点点头,接过来说道:“商会会做出充分的考虑,即保障诸位的利润,以最低廉的价格,和官府商议好此事。”

“价格太低了,衙门能同意吗。”

“不能这么看。”王管事摇了摇头,“商会直接买断,也为官府解决了不少的力气,官府是愿意的。”

总之就是和官府讲道理。

一般人无法和官府坐下来讲道理,哪怕是煤场主都没有这个资格,但是中华重工有,那么商会也就有。

……

第三日。

高珍带着王管事,来到朱高炽的办公室,汇报前日的事宜,以及商会初版的章程。

“总共有八家作坊愿意加入商会,合计用工数近两百人,其中郭东家的作坊就有五十人。”

王管事没有昨日的张扬,在贵人面前,态度低调且严肃。

朱高炽翻着章程。

主要是看关于商会出钱,根据工人数量,统一向官府缴纳一笔银子,免征徭役。

有点类似明朝嘉靖万历两朝的改革,一条鞭法。

江淮一带经济富裕,人均收入高,所以百姓不愿意服徭役,服徭役带来的损失太大。

一条鞭法,就是把田赋,徭役,杂税合并到一起,按照银子一并征收。

这样大大简化了税制,方便征收税款。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进而增加财政收入。

也是明代江淮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当地百姓们的主动选择。

看来北平发展工业,已经有了成效,所以也诞生一丝这种诉求。

“这个方法很好。”

明朝的田亩,各地税收都不同,出了夏税秋税,还有地方杂税,以及服徭役等。

南北田亩产量也不一样,粮食价格也不一样。

只取个大概,一亩田平均为五分到一钱银子,江淮是特例,可能会高达一钱到两钱。

十亩地的总税,不算徭役,大致是五钱到一两。

作坊自然是以用工人数来算,根据外柜的打算,会和官府把价格压下来。

一个工人一年不超过二钱银子。

朱高炽认为官府能同意,首先,自己能和他们坐下来讲道理。

其次。

后世个人去买新房的价格,比在中介买的价格还要高,而中介还有钱挣,就是这道理。

第一百一十七章 草台班子的元老

还是那座三间屋子的农舍。

不过比起最开始的时候,已经彻底染成了黑色,远远的看上去,又脏又乱。

“别人的会馆都成立了。”

后生边铲煤边埋怨。

老汉还是一天不说三句话,只闷头干活。

“爹。”

后生停下手里的活计,年轻的脸上满是着急,他劝了父亲多次,可父亲是老顽固。

老汉仍然一言不发,一铲铲的把煤块拍碎。

终于。

老汉弯着腰,挤出了几句话。

“不挑担子不知重。”

“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要去和别人瞎掺和,才吃了几天饱饭,就不知道自己姓什么。”

“怎么能是瞎掺和呢,贵人都认可的。”

儿子提起贵人,老汉不说话了。

小贵人是好人咧。

把东西免费给他们做,让他们有饭吃。

但是小贵人的事,老百姓还是不要掺和了,过好自己的日子,才算是正事。

后生咬了咬牙,恨恨的埋头干活。

“二大爷。”

“二大爷。”

外头传来一阵叫声,由远及近。

“是五哥。”后生听出了声音,连忙跑了出去。

“五哥,你来了。”

“你小子,越来越黑。”

一名较为白净的年轻人,打量了后生一眼,然后拍着后生的胳膊,两人显得亲厚。

“他五哥来了,快来家坐,留下来吃饭。”走出来一名妇人,脸上堆满了笑意。

说起来这家里的活计,还是侄儿寻来的。

“不了,等会就走。”

“怎么这么急。”

后生舍不得。

“我去了一趟大兴东北台村,回来路过,就来看看二大爷,你父亲呢。”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