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190)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朱高炽笑道:“皇爷爷数十年如一日勤政,不曾停歇片刻,父王多次教导儿子要学皇爷爷,儿子遵循父王教诲,一点也不累。”

朱棣忍不住摸了摸下巴,心里只觉无可奈何。

“儿子的想法,一定会让颜藩台非常高兴。”朱高炽信心十足的说道。

朱棣不置可否:“你先说说看。”

“北平行省共计八府三十七州一百三十六县,而人口只有两百六十万。”

“在湖广,浙江一带,当地官府大兴水利,开荒屯田,开发出了不可计数的田亩。”

“北平官府无法模仿南方诸省开荒力度,因为民力要供应边地卫所,导致力有未逮。”

“北平卫所的增加,建立在空地,在荒地上开荒。”

“但卫所既要负责军事,又要负责屯田,开荒本不是易事,不但无法自给自足,还需要南方的补给。”

“特别是开平诸卫,大宁诸卫,辽东诸卫,几十个卫所,多数需要南方的供给,上到兵甲武器火药,下到粮食布匹盐巴,样样离不开内地。”

朱高炽畅畅而谈。

这两年他也没有浪费时光,不但建立了中华重工,对北平的军事与政治制度,已经非常的熟悉。

“和内地不一样,北平行省的开荒,主要力量是卫所,也就是军田,和官府没有关系。”

“北平行省二十三卫,五独立所的建立,皆建立在空地开荒,开发田亩,在更多水利贫瘠地带,仍然有不少的荒地。”

朱棣的神情严肃起来。

无论老大如何向他灌输工业理论,可当谈起田亩之事,他还是会当做最重要的事情对待。

他已经猜到了老大的想法,老大以前向他介绍过,利用蒸汽机抽水,可以兴建水渠。

把河水引入水渠,通过水渠来灌溉田亩,把荒地变为宝地。

和朱棣一样,姚广孝也猜到了朱高炽的想法。

和官府合作兴修水渠,开发良田。

此事,颜藩台必然是同意的,如此巨大的政绩,没有哪个官员能拒绝这个诱惑。

靠着此利,颜藩台还好意思阻碍王府吗?

不要政绩肯定是不行的,官帽子最重要,颜钝本来就是老派,和新派不一样,具备与王府合作的条件。

“父王同意否?”讲解完心中的想法,明明看到了朱棣的神色,朱高炽还是故意问道。

朱棣瞪了一眼,没大没小的,和老子开玩笑。

朱高炽傻笑几声,见好就收。

中华重工免费提供蒸汽机,官府今年停止其他劳役,全部投入到开挖沟渠中。

得知后的颜钝,毫不迟疑的上疏,请朝廷支持北平官府兴修田亩之事,按照浙江湖广旧例。

这种事情,朝廷自然不会拒绝。

在北平的卢沟河,保定的白沟河,易水河,猪龙河,镇定府,顺德府,广平府,河间府,永平府。

八府皆调动了起来,组织民夫开挖沟渠,在水源处修建抽水站,利用水的特性,通过水渠流入沟渠,灌溉田亩。

这个计划和后世初期时,修建水利灌溉一样,同样靠着人力,挖出无数的沟渠。

不过朱高炽自然知道如今的管理体系不如后世,达不到后世那种程度。

只要达成几分那就是不得了的事情。

看起来不易,但是朱高炽有借鉴啊,知道可以如何去做。

后世六十年代修建的红旗渠,没有任何现代化设备,也没有抽水设备,而且是太行山脉中,经过的山头有一千余座,照样完美完工。

北平密云一带山多,越往南地势越平坦,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利比红旗渠要强百倍千倍。

因此朱高炽提出了要求,按照红旗渠的思路,尽量利用水的特性,以自身的重量流入沟渠中,灌溉无数的田亩。

最后中华重工派出技术工匠,和官府征召的匠户合作,在八府测量土地。

结合抽水蒸汽机,在水源处建造抽水站。

并且为了支持官府屯田,中华重工以成本价,向官府售卖铁锹、铁镐、铁锤、钢钎等工具。

这笔大买卖,朱高炽不打算赚钱,养活工人即可。

如此大的工程,只筹备工作就用了两个月。

“小王爷手段之老辣,实在是妙不可言。”姚广孝意味深长的笑道,朱高炽好笑的问道“如何妙不可言。”

“官府领了王府的情,不但不会阻止王府的行事,而且精力投入到兴建沟渠中,也顾不上王府了。”

“哈哈哈,大师果然是大师,谁也瞒不住。”朱高炽得意的笑道,跟官府找些事情做,忙起来就没有那些狗屁倒灶的事了。

朱高炽收起笑容,轻轻的说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与官府对抗是下策,因为科道源源不断,去除一个颜钝,后面还有十个颜钝,只有寻找到共同的利益,把敌人变为朋友,方为上策。”

“善。”姚广孝露出敬佩。

第一百九十九章 朱棣入京

北平行省的官府,接下来全力以赴的开荒屯田。

此时,朝廷先是下旨,诏秦、晋、燕、周、齐五王来朝。不久下第二道旨意,招代、肃、辽、庆、宁五王来朝,加上之前的周王,十一个上至四十岁,下至十五岁的藩王们,全部抵达应天府。

还有潭王,赵王,鲁王,湘王这四位,后者自焚而死,或者夭折,或者病故。

其余就是年岁更小的藩王,还未就藩,未来也没有机会就藩了。

这是太子死后,天下藩王们第一次入京。

意义重大,关乎未来的政治形势,天下无人不瞩目。

朱棣即将动身应天府,临行前招来长史府,以及各卫指挥使,当众下王命。

左长史葛诚,右长史金忠,王府伴读余逢辰、王府谋士姚广孝,典薄,仓管大使……

燕山左卫指挥使张玉,中卫指挥使唐云,右卫指挥使陈贤。

密云卫指挥使郭英,密云后卫指挥使郑亨,通州卫指挥使,蓟州卫佥事……

承运殿。

满堂文武官员,穿着丝绸的朝服,一早就在承运门等候,由太监引入大殿之中。

是自洪武九年王府改制以来,声势最大的一次。

借助蓝玉大案,朱元璋的放权,燕王成为了除晋王以外,权利最大的藩王,没有之一。

晋王的威望不如燕王,因为燕王多次赢得战功。

无论什么原因导致晋王无功而返,结果就是战功说话,北平诸卫也因为出征大胜,士气高昂。

可以说当下的北平诸卫,精兵之广乃天下第一,因为北平是出征的桥头堡,虽然开始逐渐外移到大宁,但并不影响北平诸卫的底气。

朱棣穿着王服,满身的华贵,坐在高台之上,威严之势令人无法直视。

在朱棣案几的左前方,石阶下面的三层,站着的是朱高炽,然后才是太监。

朱高炽站的地方,比臣工们高一头。

小王爷筹办的中华重工,两年来深入诸卫,军户招工,军户经济合作社,配合王府的影响力,从上到下完成了紧密的联系,对卫所下层的控制远超以往。

“臣等拜见王爷!”

文武分立两侧齐身行礼。

声音在空阔的殿内响动,回声让声音变得响亮,传出来大殿之外,远处的平台都能听见。

外面的侍卫们,站的笔直,无人敢随意走动。

“父皇下旨,各王进京,而北平乃国之重地,有卫戍长城之要,需稳定大漠之局。”

“今八府开荒建渠,平地整田,耗费民力物力巨大,为了配合官府,边地不得起战事。”

朱棣声音平和,在殿内传播洪亮,人人都能听见。

“本王离京后,北平诸事皆由长子代理,长史府诸卫皆需听其皆知,违则严惩不贷。”

朱高炽面色平定,眼神却充满了兴奋。

朱棣终于要离开北平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