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210)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蔡文的话,成功引起了朱高炽的兴趣。

他建立粮票,迟早是要走上这条路的,如果粮票成功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在工业发展上,就能起到杠杆作用。

“蔡先生有什么想法?”朱高炽好奇的问道。

“官府从去年开始的垦田大计,今年已经垦出不少的新田,我们可以垄断这些新田的富余粮食,在北平行省成立一家粮行。”

朱高炽摇了摇头,叹道:“恐怕不容易。”

北平行省很大,中南部地区民户多,粮食能自给自足,还有富裕,但是在北部,特别是遍地,以卫所居多,还需要从南方供应粮食呢。

那么北平就算有了新田,多余的粮食,除了缴税之外,官府也会分配到北疆诸卫。

以及每年发给北平诸卫的兵甲弓矢火器火药豆粮牲畜箩筐麻绳等工具,都需要官府的支持。

“本质上哪怕只是过道手,对粮行也是有利的。”蔡文笑着说道,耐心的解释了一遍。

原来如此,朱高炽明白了蔡文的意思。

哪怕粮食仍然供应边疆卫所,可这过程之中,可以利用的事情就多了不少,和后世网络宝一样的道理。

靠着这股优势,能稳住粮票的地位,让人们更信任粮票,那么结合当下的结余,粮票就可以超额发行了。

一比一,变成一比二。

看重的不是多出来的钱,从本质上来说,就不是中华重工的钱,多发型的粮票,等于是隐形欠条。

而是利用粮票,中华重工具备了使用权。

五万两的本,可以做五万两的事,而五万两的本,做到发行十万的粮票,那就能做到十万粮票可以做到的事情。

随着发展,逐渐变为一比三,一笔四,一笔十……甚至不需要那个一,就能做到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而无论是绑定金银,还是粮食,或者后世美国取消金本位,发展到通过控制石油的手段等,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保障“粮票”的地位。

“此事可以操作,不过恐怕官府那边有些麻烦。”朱高炽皱眉说道,其实最好的合作对象是军户。

但近些年来,王府和卫所合作事宜太多了,继续下去恐怕得不偿失,引起朝廷的警惕。

而王府和官府的“蜜月期”,随着大批主官的上任,也陷入了尾声,为了尽量延长这个“蜜月期”,朱高炽不太愿意刺破。

“粮行自古就有,背后势力复杂,江淮一带的粮行数不胜数,开中法的商人,每年购买到无数的粮食,王府插一脚,算不得大事。”蔡文不以为然。

朱高炽了然,这就是为什么要请此人负责财务部的原因。

除了蔡文的专业能力,也有他是杂官的身份,比白身说起话来,面对官府敢张口。

“蔡先生负责此事,尽量不要引起新的问题。”朱高炽犹豫了片刻,最后支持了对方。

要做事肯定是有风险,此事威胁不到王府,比较起能获得的收益,朱高炽愿意冒险。

“还有小九向咱告状,研发司经费出了什么问题?”

蔡文笑了笑:“小九师傅技术没的说,不过管理方面还是稍显不足,研发司的经费,很早就让小九师傅报了上来,结果每次都要超额。”

“研发司的问题不小,咱也考虑过,是否找位经验深厚的人来打理研发司。”

朱高炽缓缓的说道:“可研发司的工作不同寻常,无法按步就班,还是以技术为主。”

“一些事情上,你多担待些,多看顾些,既要控制,也要鼓励。”

“小王爷的意思,属下明白了,小王爷放心,研发司的问题,交给属下吧。”

蔡文送到大楼前,朱高炽和蔡文分别,离开了财务部,回去了北平城。

……

北平城,通惠河北上游的积水潭,是漕运的终点,一直到永乐时期,北平城的改造,漕船无法再进入积水潭。

当下。

在码头的一片空地上,此处也变为了工地。

使用砖石水泥铁筋技术,修建了一栋栋的低层楼房,大致有百来栋的样子。

以“井”字形布局,中间最大的一栋建筑,是中华重工自己留下使用的。

目前已经修好了地基,离完工还有几个月。

徐宁,马林等人,陪着朱高炽巡视工地进度,有几栋房子已经建好了。

其中一栋三层的房子,有人在里面运送木料,看上去在装修。

“谁下手这么快?”朱高炽好奇的问道。

一旁的马林连忙上前,笑着回答:“百味酒楼的东家。”

“徽商倒是有魄力。”

朱高炽赞道,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呢。

他的计划,原本是要此地修建一处商品集散中心,取代北平坊市的部分功能。

考虑过天津,不过仍然选择了北平。

北平的人口和消费大于天津,当下的天津,经济还未发展起来,没有达到朱高炽理想中的状态。

以后南来北往的商人,可以在此处购买到所有的货物,成为大宗商品贸易的中心。

并不是新事物,类似《大宅门》中药材的贸易中心,不过朱高炽的计划更健全,规模更大。

然后就是修建的仓库,可以解决商人们的仓库问题。

“仓库的管理要透明,不能有欺行霸市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厉处理一起。”

朱高炽边走边吩咐,身后的管事们纷纷用笔记下,有模有样。

按照经济发展道理,以如今的市场水平,此处修建大宗商品贸易中心,是符合商人们的需求的,以及符合中华重工的需求。

就算没有中华重工,北平变为北京后,同样会有类似的庙会。

第二百一十六章 第一批倭人

金州外海东北方向有座大岛,当地人称广鹿岛。

在去年望海埚大捷之前,是倭寇们经常出没的岛屿,今年已被金州收复。

金州卫指挥使孙岩,在广鹿岛设了一个水寨,仿造吉林水师,设了金州水师。

吉林水师在洪武朝设立,是安东卫和远三万户府之间的中转站,以转达政令和转运物资,吉林舟师统领为庄德。

为了修葺维护吉林水师,朝廷又设吉林船厂,因此孙岩也上奏,在金州设立金州船厂,维护金州水师。

金州水师的将领是北平卫所调来的,名叫邓兴,原是燕山左护卫的百户,因为去年的战功升为了千户。

背靠大树好乘凉,上有王爷,下有指挥使孙岩,他的弟弟叫做邓章,也在他手下任百户。

三艘船只,上面悬挂奇怪的旗帜,从日本方向抵达了广鹿岛,更奇怪的是,金州水师的船只没有出现。

“XXXXXX。”一名倭人,紧握着腰间的刀具,面色忐忑,看得出比较谨慎。

“XXXXX。”甲板上,他身旁的同伴,看起来有些不同,安抚了几句。

刘英忍不住兴奋,他原本是流落到日本的失败军士,人离乡贱,最后被平田增宗收留。

两人都是失败者,不同的是流亡的平田增宗,手里还有一批手下,双方一拍即合,出海当海寇。

结果在金州被一举击败,已经做好了被砍头的准备,谁知道峰回路转,有了新的机会。

他说服了平田增宗,又拉拢了一批和他一样的人,变了个方向,成为了日本的寇。

日本倭寇不是因为仁义道德,所以不愿意在日本劫掠,而跑来大明劫掠。

而是因为日本刚结束南北朝,不但国内民生凋零,而且人口稀少,没得抢而已。

只要有利可图,他们才不会冒着更大的风险,人生地不熟的的来到大明碰运气。

以前日本穷的只有人,现在人成了商品,自然变得有利可图,而且轻车熟路,干的更有底气。

三艘船上,关着四百余名奴隶,价值四百余两。

“平田君,如果这次买卖能成功,利润虽然小了,但是胜在稳定,而且我会和明将谈一谈价格的事情,说服对方提高价格,一两银子的价格,有些低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