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4)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和万三约定了后日再来,朱高炽心情愉悦的离开。

……

冶铁所。

万三指挥着徒弟们,徒弟们带着他们的徒弟们。

一则万三的老脸,二则大公子出面,冶铁所的大使没有阻挡他们,任由他们敲敲打打各种部件。

类似大号的压水井器具,被万三打造了出来。

压水井是宋朝发明,利用活塞将管道内的抽成真空,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抽上来。

此设备一直流传到后世,为广大百姓们创造了福利,解决了用水的问题。

后世的农村,还保存了大量的压水井。

蒸汽机的作用,则是取代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生生不息。

……

西山矿区。

“它……它自己动了。”

一名穿着丝绸长衫,白面蓄胡的中年人,嘴巴张大大大的,语无伦次的指着不停摇动“臂膀”的铁怪物。

因为太过诧异,顾不上身边的贵人。

也丝毫没有留意到,随着横梁不停的摇摆,矿井里面的水,源源不断的被抽了出来。

不只是中年人,原本围着一名十来岁少年的人们,同样震惊的鸦雀无声。

唯独那少年,丝毫没有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而是悄悄的前去看着水槽。

“效率还是太低。”少年摇了摇头,这台纽可门蒸汽机,果然只能当个过渡的产物,还需要继续改进。

至少。

此物不能当蒸汽火车头使用。

不是不想一步登天,但技术需要积累,他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能一步步来。

万三看着亲手打造出来的怪物,满脸的复杂,又带着自豪的说道:“大公子,幸不辱命。”

“大开眼界啊,大公子的手段点石成金,真是太厉害了,在下佩服至极。”

那名中年人醒悟过来,连忙追上前,露出谄媚的笑容。

作为此地最大的矿场主,张德辉当然恶贯满盈。

西山是北平附近最大的煤区,当大元朝廷撤回草原的时候,矿区背后的靠山也倒了。

不管未来怎么样,留下来的矿场主们斗的很凶,而中年人能占据最大的矿场,当然是最狠的。

但是再狠的商人,遇到燕王大公子也得跪啊。

而且张德辉还想要巴结上大公子。

北平的藩王是燕王,大公子就是以后的燕王世子,未来的燕王,毫不客气的说,就是未来北平的土皇帝。

只要能靠上了大公子,张德辉什么都愿意付出去。

唯独一点。

大公子突然找上门来,是不是燕王的意思?

要知道燕王带领大军出征大漠,开销那是哗啦啦的,犹如无底洞那般深不见底。

张德辉害怕填不饱对方的肚子。

燕王的胃口会有多大,自己要出多少血,才能让大公子,不对,让燕王满意。

只是令他出乎意料。

大公子对他一直很客气,也不要他的孝敬,唯一让人疑惑,是提出了很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要求。

矿场主不敢问,不敢得罪。

当然是这位小祖宗怎么说,他就怎么办,一切让小祖宗开心就好。

本以为小祖宗是听了谁的谗言,没想到他还真弄出了能自己动的机器。

“古有诸葛先生做出了能自己走的木牛流马,今有大公子做出了能自行取水的宝物,必定可传千古,留下美名。”

十四岁的少年摇了摇头。

后世的名著《三国演义》,现在的老罗应该已经写完了,但是还没有流传开。

不过《三国演义》还没流传开,却不影响民间传播的诸葛亮的故事,夸大是难免的。

和后世自媒体一样的道理,不搞个让人震撼的名目,神乎其乎的内核,怎么能让人记忆深刻,才能吸引流量。

同样的道理,正是因为故事的神话性,才能让故事代代流传下来。

天下间没有新鲜事,变化的只有科技而已。

科技提高了生产力,发生了质的改变,又影响了个人的思想。

少年没想到自己会穿越成为朱高炽,但是来都来了,那他也不会客气。

工业大明。

他要用短短的几十年,走完别人几百年才走完的道路。

“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

这才是中国魂。

两千年前,先民已提出的定义。

犹如后世的美国。

美国人自信的说美国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

因为他们第一,他们自信。

而先民们活着的时代,他们一直第一,一直自信,所以他们毫不怀疑的喊出。

莫不从服的口号。

第五章 强买强卖

朱高炽最看重的不是商人,没有理会张德辉,而是看向眼前的老工匠。

“万三,你做出来的蒸汽机,咱非常满意,就以你的名字来命名,以后叫做万三蒸汽机。”

听到贵人的抬举,老工匠吓得连连摆手,急道:“不可,万万不可,草民何德何能,敢贪贵人之功。”

人老成精,老工匠一辈子活明白了一个道理,低调才是正经。

高调的人活不长久。

“草民都是按照大公子的要求来做的,是大公子制造出来的利器啊。”

朱高炽不以为意。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各行各业里,都不如读书人的前程。

以至于聪明的人都去当官,工匠地位虽低,但实际上比农夫过的要富裕。

就犹如眼前的矿场主。

按道理商人地位才是最低,现实可不是,锦衣玉食,过着农夫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朱高炽没有要说服万三的想法,一口气吃不成胖子,有些事要慢慢来。

不过当看到张德辉身上的丝绸,朱高炽心中叹了叹。

他祖父朱元璋在应天府,也就是现在大明的京城,制定了穿衣的规则。

北平远离南京,此处的影响还不大,但也是迟早的事情。

对于朱元璋的做法,朱高炽是认可的。

复衣冠如宋制,以恢复中原传统,正是重建文明的开端,收拢人心定天下。

美中不足的是朱元璋做的太严太细,又有些不美了。

想到这里,朱高炽更怕去应天府见祖父。

自己在北平打算发展商业,那可是与祖父的规定背道而驰。

元朝对百姓剥削严,长期战乱,使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反而下滑的大朝代。

土地荒芜,到处是一片废墟。

元朝不重生产,改田为牧,导致北方水利年久失修,被破坏殆尽,又受战争破坏最重,多是无人之地。

明朝建立之初。

北方百姓稀少,田野荒芜的现象依然如故。

劳动力的奇缺,税收和户粮的锐减,已使明初的社会经济走上了近乎崩溃的边缘,也严重地影响着社会的安定。

因此朱元璋一切向农看,免税赋,除贪官,想尽办法提高粮食产量,促进人口增长。

一句话概括。

朱元璋重农,自己想要农商并重。

以身体记忆中祖父的性格,朱高炽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必定会被祖父禁止,引来责罚。

朱元璋并没有错,但是奈何自己与众不同啊。

十四岁的朱高炽,仿佛真的回到了少年。

那时候他也认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是电影里的主角,自带背景音乐,走在大马路上人人都在暗中盯着他看。

……

蒸汽机制造出来了,然后呢?

卖呀。

卖了才有钱,然后继续研究。

制造出更先进的蒸汽机,再卖出更好的价格,形成良性的循环。

好不好卖?

当然,不好卖。

众人探究了这神奇的物件好半天,很快失去了兴趣,再怎么样也是个枯燥的机器。

哪怕是矿场主张德辉,夸张的语气,主要还是拍马屁。

矿工多便宜。

这东西看着费事,抽水又慢,算下来还赶不上人力,也就当个玩意乐呵乐呵。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