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501)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杨镛不怕死,也就没有什么好意外。

这属于人格健全和人格扭曲的不同表现。

人格健全的人,面对不公敢于奋起,并不惧怕报复和打压,有为自己的权益而抗争的大无畏精神。

人格扭曲的人,面对欺凌只能内心暗骂,精神胜利法,实际的现实中却不敢有丝毫的反抗,任由欺凌者侮辱。

朱高炽说他是造反上位,虽然获得了不少的便利,但也让许多的官员不认可,杨镛就是其中之一。

“我是支持的。”朱高炽笑道。

杨镛怔了怔。

他已经做好了被燕世子问责的准备,没想到燕世子竟然会这么说。

许多人好奇的等待朱高炽的下文。

“从我创办中华重工开始,就提出了发展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发展工业的以人为本方针,不但是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扩大内需的必要方略,许多事物是相辅相成的,甚至是缺一不可。”

朱高炽自信的说道:“北平的民心可不可用,相信诸位已经见到了。北平的成就,更是肉眼可见的事实。”

许多官员沉默。

刘达突然说道:“北平的模式,外官认为理应推广,对百姓有大利。”

朱高炽忍不住感叹。

这就是明代官员的傲慢啊。

哪怕是认可了北平模式,却不愿意改口,坚持自称为外官,以区分藩臣。

刘达现在的态度表现的很明确。

他支持的是北平模式,而不是效忠藩王,他仍然是大明的道官,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金忠等人就是藩臣,效忠的是藩王。

朱高炽没有太过在意。

他手里没有这么多合格的官员人才可以使用,让这些支持北平模式的官员在地方,也是变相的增加自己的实力,只要是枪杆子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既然都认为对百姓有利,那么为了北平模式在各地的顺利进行,我决定成立内阁。”

朱高炽丢出了“炸弹”。

所有人不可思议的看向燕世子,不少人眼神露出激动,想要知道是否是他们心中猜想的内阁。

便观明朝,就是一部读书人与皇权的争斗史。

与很多人把问题归咎于读书人不同,朱高炽同样认为读书人是有问题的,但也不能忽视时代的问题。

在生产力没有突破的时候,遍观历史,小冰河时期无一例外都是大一统王朝的亡国时期。

而竞争出来的读书人,总比世袭的皇帝治国能力要强。

真要是给朱高炽选择,在皇帝和读书人之间,朱高炽选择读书人,这也是历史的必然。

明前期的力挽狂澜,和明后期的改革中兴,都是文官出面主导出来的。

反倒是老朱家把功臣都杀了。

包括崇祯。

用别人的时候就放出来,不用的时候就把别人关入大牢。

内阁。

朱高炽决定提前抛出来。

“由长史府牵头,推选选拔优秀的官员,组建成王府内阁,全面负责北平模式在十一行省和一地区的推动事宜。”

众官员哗然。

杨镛也傻眼了。

虽然心里一直鼓着劲说要拒绝,但是燕世子给的实在是太多了。

哪个读书人能挡住如此诱惑。

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骑绝尘的大复兴

朱高炽给了官员们思考的时间,没有催逼他们当场做出决定,反而希望他们经过深思熟虑。

官员们离开世子府。

蒋彦瑛发现了一处不同,好奇的问身边的太监,“王宫里怎么没有看到小黄门。”

大太监笑道:“世子早就禁了,这些年王宫没有新进人。”

听到此话,不少人啧啧称奇。

蒋彦瑛不知道是好是坏,也就没有发表意见。

下午。

官员们的行程是参观学校。

为了让官员们充分的认识北平,组织了他们乘坐公车。

公车系统安排了专车。

在王府站的站台,官员们好奇的登上铁道马车车厢,通过铁道马车穿梭在北平城的各条大街。

学部的部长张辅亲自出面作陪,接待这批官员,目的地是上水城区的北平工农子弟学校。

离开了北平城,在郊区行驶了一刻钟的时间,街道变得越来越整齐和宽广。

“竟然没有修建城墙。”

“修建有修建的好处,不修建有不修建的好处,让民力获得了休养。”

“新城区在空白的土地上建立,所以容易规划,建造成本也要低于改造北平老城。”

“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改造老城的代价太大,需要解决许多百姓的不同问题,索性直接建立新城区。”

漂亮的道路,一栋连一栋的楼房。

经过了公园,广场。

“图书楼。”

一栋大楼房,招牌上写着图书楼三个字。

“里面藏书有两万余本,包含各大类书籍,未来最大的图书馆会是当下正在兴建的北平大学里。”

北平的官员详细的介绍。

奢华,大气,繁荣,强盛。

每一处细节都在昭显。

终于。

抵达了学校站台,众官员意犹未尽的从铁道马车上下来,公交的便利性,获得了众人称赞。

学校的大门的广场上,有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雕刻了校训。

仁:以人为本,人性关怀。

义:公平正义,坚守原则。

礼:恭敬尊重,礼仪文明。

智:崇尚知识,追求真理。

信:忠于职责,诚实守信。

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人为公,天下大同。

众人盯着这块大石头许久,不少人进行了交谈,还有人笑道:“这可谓是六经注我,我注六经了。”

张辅不以为然,“事物自古以来是不停变化发展的,道学同样如此,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必然有新的解释。”

朱高炽上午对官员们的妥协,获得了大多数人的好感,没有人在这方面去争。

除了给朱高炽面子,也知道争也没用。

而且道学的确是在不断改变的。

“北平的教学和府学州学不同,从小就注重教育的素质,不像民间的社学,完全靠老师的水平,教出来的孩子也差别巨大。”

一年级的学生们。

有的班级正在学认字,有的班级在参加户外课,还有的班级正在上乐课。

学校的操场上,有不少的班级上着户外课。

因为小学竹球联合赛即将召开。

高年级的孩子们包圆了竹球场地,进行着激烈的训练。

“明天学校会有学习劳动的户外课,所有一二年级的孩子,会由学校先生组织,带领孩子们去街道上扫街。”

众人大开眼界。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学校的伙食。

因为学校的扩招,学校已经有了宿舍区,许多远处的孩子已经开始住校了。

伙房为孩子们准备的晚饭,竟然有鸡蛋和鱼干。

许多人不可思议。

“以前的时候,北平还需要南方供应粮食,没想到如今北平的伙食,已经远远超过了大明。”

“小王爷说了,当各省工业化第一阶段的目标达成,每个上学的孩子都能吃到鸡蛋。”

张辅笑着说道。

这么美好的愿景,人们谁又会抗拒呢。

塞南行省。

大片牧区的划分,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率,有其余各省的物资互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外部环境的稳定,大宁行省,开平行省的北部,开始大量种植大豆,不但供应塞南行省,还开始供应北平行省。

军户经济合作社积累的许多优秀兽医,深入塞南行省,减轻了牲畜的病患。

在官员们考察北平模式的时候,金州的大夫们,邀请了内地有名的大夫,并且发放旅途费用。

辽东的大开发,对于阉工的使用直线上升。

那些最苦最危险的前期开荒工作,全部由阉工进行,阉工的伤残率开始上升。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