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584)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大明都这么强大了,他还这么努力做什么。

可北平人口增长,背后蕴含带来的整个社会问题,让他不得不想办法卷起来。

“怎么总感觉背后有根无形的鞭子,在催促自己呢。”朱高炽也忍不住如此想到。

前世就是这般,如今第二世,还是这般。

到底是老朱家的基因,还是中华文明就是如此呢,让人无法懒惰下来。

也是啊。

不都说老朱是传统老农思想么,其实不就是中华文明的内核,孜孜不倦的奋斗。

北平人口增长了十一万多,加上今年,那就是二三十万。

整个北方,还有虽然这两年才开始推动工业化,但人口基数大的南方呢。

朱高炽脑海里突然闪了下。

朱元璋说要组织五十万人随朱棣西征,他是随口瞎说的,还是其实也有这方面的思路呢。

要知道老朱的一生,有一件事是一直在做的。

从人口密集地区,源源不断的往人口稀少地区移民。

不过老朱也不是乱来的,移民的地方都是控制下来的地区,并不是要用老百姓的命去填。

不光是往北方移民,也再往云贵移民。

例如历史有记载的,一次性就往丽江移民两万军户,十几万人去当地。

就算如此,到了永乐朝后期,大明的人口还是出现了暴增的迹象,可见人口增长之快。

思前想后,朱高炽只能让人去告诉朱棣,再往前进一千里,控制整个亦力把里。

……

“一千里啊。”

朱棣收到儿子的书信,看完后满脸的感叹,儿子的胃口真大,的确是自己的种。

一个哈密哪里够呢。

亦力把里都不够。

儿子应该能了解自己的心情。

朱棣可不敢略过儿子的意见,主要是后勤需要内地供应,必须要商讨好。

如今获得了同意,朱棣大手一挥,数万大军从别失八里西进,前往亦力把里城。

朱棣去信给黑的儿火者,要继续和他做邻居,一千里太远了,不方便叙旧。

收到朱棣书信的黑的儿火者大怒。

“逼人太甚。”

“他想要吞下亦力把里,不怕撑破了他的肚子。”

黑的儿火者还可以退。

再退到一千里外的热海一带,但是他要跟朱棣讲讲道理,没有这么欺负人的。

第五百二十一章 朱高炽的蓝图

如果说河西走廊是内地与西域的通道,那么亦力把里也是类似的通道。

别失八里城。

黑的儿火者带着他的部族西迁了上千里路,到了亦力把里城一带,朱棣则带着数万大军占领了这座空城。

外事通陈诚,还有他的朋友陕西人李暹,两人在厅内向朱棣介绍亦力把里的地形。

此时。

厅外风沙漫天,人不能行,只能龟缩于室内。

窗户被风吹动,沙子打的窗户不断发出响声,感受着大自然的威力,修复铁道的工地已经停工。

哈密和亦力把里修建铁道多年,哈密的主干铁道去年已经完工,但后来哈密落入鬼力赤手中。

多处的铁道被鬼力赤破坏,但破坏也不容易。

犹如长城,虽然一直在被破坏,可是根基一直都在,破坏当然比建造容易。

可破坏如此大的工程,需要的物资和人力也不是少数,生产力落后的地区,并无法坚持下来。

所以长城一直都在。

铁道也是如此的道理。

随着哈密的收复,铁道已经重新通车,亦力把里不同,铁道修建的缓慢,虽然没有被破坏,可也只修到了委鲁母。

委鲁母在别失八里以西三百里的地方。

汉朝西域都护府曾在这里派兵屯田,唐朝在这片广大地区设立庭州,因为委鲁母所在地,是汉朝西域三十六国的轮台国所在,所以被取名为轮台县。

到了明朝,因为好几百年的中断交流,因此根据本地音译称为委鲁母,也就是清朝舆图中的迪化,后世的乌鲁木齐。

清朝统治者打败准葛尔丹,此地改名为新疆。

“别失八里的北方是大沙漠,南方则是更大的沙漠。”

陈诚手绘的舆图,非常的简略。

朱棣现在听到沙漠就头疼。

后世许多人下意识认为古人不了解世界,只能说进入了误区,把清朝的社会风气看成了古代历史的一个全部。

社会是动态发展的,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区别。

从穿着上就能知道,历史是不断变化的。

古人对外的探索,从来就没有终止过。

诚然。

对世界的认知有极大的误区,但也不是什么都不了解,越是周边越是清楚。

明朝和中亚西亚的使者往来,持续到了万历时期,哪怕是后世的土耳其,被大明称为鲁迷,嘉靖时期有过五次外交的记录。

包括朱棣历史上五次北征的时候,皆有派遣使者去中亚西亚安抚和拉拢诸国,并不是不懂外交策略。

古人受拘于时代的局限性,可并不是傻子。

陈诚和李暹,是永乐时期有名的外交家,一辈子都在与中亚西亚,和东南亚打交道。

目前虽然还没有登上舞台,但是因为朱高炽的原因,以及陈诚本身在西域和对西域的了解,仍然被朱棣看中了他们的才能。

陈诚在西域行省多年,因此比李暹更为熟悉亦力把里的情况。

指着他自己画的草草舆图。

“唯独别失八里往西的方向,一直到阿拉山,在这里的阿拉山口是进入北地唯一的通道,也可以看成是防备北方的唯一缺口。”

听到陈诚的说话,朱棣认真的看着舆图。

阿拉山口西边是在整个中亚地区极为有名的阿拉套山,而东边是新疆地区的巴尔鲁克山脉,两座山脉中间断开的一个缺口就是阿拉山口。

西伯利亚地区的西北风,一年四季都会往南方吹过来,而穿越了西伯利亚和中亚的草原戈壁之后,终于抵达了阿拉套山和巴尔鲁克山门前。

作为这里的唯一一个缺口,阿拉山口成为了如此巨大的狂风的唯一的出口。

因此阿拉山口的风也是出了名的,可以把人吹上天。

每年只八级以上的大风,就会刮一百六十多天。

听完了陈诚的介绍,朱棣静静的看着舆图,脸上露出了些震撼。

连绵不绝的大山脉,已经阻止了大军的进入,唯一的缺口还是常年大风不断,可以把人畜吹上天的地区。

这就是人力不及的天险。

朱棣突然说道:“难怪鬼力赤要拿下哈密。”

比起哈密,亦力把里的诱惑不应该更大么,而且哈密已经向大明称臣,入侵哈密就有引来大明回击的风险。

通过陈诚的舆图,朱棣一下子懂了。

大漠想要南下亦力把里,仅有的通道就是哈密,因为亦力把里这边的口子,也就是阿拉山口太过危险,而且难以通行。

鬼力赤只有通过哈密以北的山脉缺口进入哈密,才能从哈密入侵亦力把里地区。

然后从亦力把里的准格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之间的通道,别失八里到亦力把里,从亦力把里到俺的干,顺着帖木儿的行军路线,进入中亚西亚。

简而言之,突厥和蒙古西征的路线。

哈密,亦力把里,中亚,西亚的通道,其实是自然环境决定好了的路线。

无论事物如何变化,人类都按照自然环境跟人类留下的口子钻来钻去。

后世学者常言,中国因为处于东亚,山脉挡住了中华文明。

换句话说。

这些山脉保护了世界,阻挡了中华文明向外漫延的脚步。

匈奴人失败西迁。

鲜卑人失败西迁。

突厥人失败西迁。

失败者们去了新的土地上,征服了当地,在中亚西亚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国家。

帖木儿一边选择西征,建立帖木儿帝国,一边选择向大明称臣纳贡,证明了哪边更容易厉害。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