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695)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为了请回熟练的前矿工们,矿上的煤场主们花了大价钱。

他们第一次懂得了合格工人有多么的宝贵。

随着大批的熟练矿工回到矿上,指导和管理新的矿工们,矿上的秩序总算是逐渐稳定了下来。

矿上还开办了夜校。

愿意辛苦去读夜校的新矿工们,每旬会有一个晚上去夜校读书,学习写中国字和说中国话,并且重新取了自己的名字。

不允许有群体的存在,只吸收单个的个人。

获得矿上和夜校双重的认可,众多新矿工中脱引而出的优异者,可以提高工钱和待遇,这些优异者在大明工作十年以上者,可以获得工民联合部的权益保障。

他们的后代可以在大明读书,享受大明的生活环境。

为大明工作二十年以上者,充分的认可中华文明,以中华人自居,经过各方的评定,认为符合要求者,并且没有犯罪的记录,他们的下一代就能获得大明国籍。

如果他们的下一代是在大明出身,并且生活在大明,则可以享受一切政治权利。

另外有贡献大的人,以及卓越表现者等等,乃至是他国的工匠,学者的,可以放宽条件,得到更轻松的评定政策,更快的融入大明。

长期疲劳的工作,反而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矿工主们在矿业协会的指导下,从每日八个时辰的工作时间,真正降低到了七个时辰,并且中午给予了半个时辰吃饭和午休的时间。

施行严格的生活管理条例,因为没有大明国籍,他们只能呆在矿区生活,任何私自离开矿区的新矿工,会遭受严厉的处罚。

每个月给予一日的假期。

一日的假期里,想要去矿区外游玩的新矿工们,需要向管事申请,有管事专门带队,统一安排等等。

矿区允许使用非大明籍的工人。

这一政策的刺激下,前往朝鲜的商船增加了。

高丽和大明有争议的平安道,咸镜道两地,朱高炽没有再提,目前并不是好时机。

北部地区有李芳干实控,南部地区有李芳远实控,汉城则住在国王一家,由大明驻军保护,联合李芳毅这位中军节制使,控制了部分的高丽军队。

一艘艘的商船抵达了汉城,通过汉城运输到高丽各地。

“高丽的市场还是太小了。”

码头上。

高丽商人卢顺义与合作伙伴大明商人交接完了单子,忍不住的感慨。

他想要去大明经商,可是他没有大明国籍,无法获得大明的商品,他可以去大明的港口去采购商品,可是大明的商人有成本的优势,自己运输到高丽。

所以卢顺义只能选择与大明的商人合作,共同开发高丽国内的商道,他负责打通地方上的关系,为商道的安全出力等,占股四成。

此类大明高丽合股形势的商行不少。

第六百零三章 高丽不可能的工业化社会

“不错了。”

说话的大明商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在北平红火一时的热气球商人吴宏。

热气球的商业价值不大。

至少当下如此,吴宏寻找了许多的商机,想要推广热气球,最成功的是获得了军工联合办的一笔投资,可热气球当下的技术,太多的不便,并无法发挥人们期盼的优势。

趁着捞到了不少钱,以及推广热气球期间,交好的一些关系和渠道,吴宏转行从事起了明高海外贸易。

“倭国的人口比你们高丽要多,可你们高丽也是人口大国了,市场远远不如大明,可放眼天下,却也是前五之列。”

人口最大的当然是大明,其次是帖木儿国家。

听说征服下的人口,至少有近三千万。

其次是倭国,根据报纸上所言,大概有一千四百万,至于高丽,在籍的虽然只有四百万,可经过调研司的认定,高丽不在册的奴隶,以及大量的隐户,人口至应该在六七百万以上。

可以比拟大明人口规模中上的行省,而且高丽有庞大的两班世袭阶级,具备的消费能力,比大明不少的行省还要高,例如云贵等地区。

“人家有人家的阳光道,我们过我们的独木桥,等我们做大了这里的生意,在图谋别处的生意。”吴宏安抚道。

他无权无势的,不过是背靠大明而已,非常需要眼前的合作伙伴的关系,维护他在高丽的商道。

听到大明人的认可,卢顺义很高兴,邀请对方去喝酒。

汉城的码头上,到处可见大明商人。

大明的商品,本就具备优势,如今随着工业化的产量,在高丽境内没有竞争对手,随着商道的建立和兴起,已经打败了一家又一家的高丽作坊。

高丽的作坊主们非常的不满,可没人有实力驱逐大明的商人。

汉城的国王,又最优待大明的商人们,大开方便之门,又加重了大明商人们的底气,于是有了许多的人掉头,选择与大明商人们合作。

明高贸易,初期以北平的商人们为主,随着上海县的兴起,江浙一带的商人们有来竞争。

两边的商人打架,结果为高丽所剩无几的作坊带去了毁灭性的打击。

整个高丽上下,充斥大明的商品。

从镜子、自鸣钟,等昂贵的货物,到胭脂盒、衣裙等,乃至火镰、犁头等民生物资,全部来自于大明,为高丽本国的经济,带去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身经济的破产,加重了高丽的困苦,大量的百姓们无以为生,刺激了两班阶级的土地兼并,造就了更多的流民群体。

吴宏专门来到高丽,与合作伙伴讨论开办一家人力资源的新商道。

“什么?上国竟然同意了开放限制?”

卢顺义大喜。

谁都想分一杯羹。

至于会不会伤害国家的利益,连中华的利益阶层都会背叛国家利益,何况其他的国家呢,为了自己的利益,谁会在乎。

只有老百姓们最在乎国家利益,因为他们掌握的资源少。

所以老百姓最爱国。

卢顺义双手支持开办新的渠道。

他负责收拢高丽的流民,吴宏负责与国内矿区联系,一边收取矿区的劳务费,一边收取高丽流民们的报酬费,至于他们现在没钱,可是去了矿区就有钱啊。

如此的商机,聪明人都想到的。

有的商行收取流民的报酬少,不过是几个月的工钱,有的商行胃口大,甚至索要两年的报酬。

“真可怜啊。”

“去上国吧,在那里可以吃饱饭。”

高丽最不缺的就是穷苦的百姓,乃至于吃不饱饭的隐户。

“能吃饱饭?”

流民露出不信的眼神,可常年的饥饿,又让他无路可走,哪怕只是听到了让人怀疑的话,也忍不住抱起希望,他们太想要吃饭了。

“嗯。”

伙计们介绍着。

去上国矿区干活,不但管三餐,还提供工钱。

天下竟然还有这么好的事情,仿佛天下掉馅饼般,绝大多数的流民们不信,可是不信又如何呢。

每日都有人死亡。

死的悄无声息,不在记录之中。

中国有大量的文字记录,明朝经济破产后,特别是农业传统浓厚的西北地区,靠天吃饭的农业,最怕的就是天道不好的时候。

高丽同样如此。

倭国常年的战国时期,从另外的角度来看,的确保持了人均资源的优势,所以能一口气打败高丽,高丽毫无还手之力,就是高丽长期的稳定,比大明更固化的利益阶层,让百姓们的人均资源太低了,无法形成有效的组织力。

一个又一个的流民们,只要有地方可以去,还顾得上是哪里呢。

甚至有的商行提出了索要三年工钱的费用也有大量的流民们答应,只要能有吃饭的地方就行,工钱不工钱的,并不所谓,至少现在的他们是如此的心情。

人力行业的兴起,在高丽国成为了新的本地产业。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