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79)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以前是怕死逃亡,现在逃亡则是为了求生。

卫所制度不光是军事制度,准确的说是半民半兵,每家军户要提供正丁,余丁等等。

“国泰民安,人口繁衍过快,去年我朝军户才一百二十万户,清点之后,变成了两百万户。

每户哪怕只提供一正丁,也等于保持了两百万士卒在卫,一年要两千四百万石的口粮,朝廷是给不起的。

而以前周边闲地多,有地可以开垦,今日周边何处还有荒地可供卫所开垦。

军户的年轻人们,不但无法吃饱,也娶不起媳妇,换成谁谁不逃?”

唐云说完后,又冷笑两声。

满脸的嘲讽,骂道,“圣人还是对官员太仁慈了,军户人口增长这么快,民户却没怎么动,还是六千万,可见官员对公事的懈怠。”

“呵呵。”

众人冷笑两声。

明初的勋贵武将,不是是苦哈哈出声,没几个对官员有好感的,自然认同唐云的话。

众人你一言我一言,把军户的困境说了通透,可说归说,却没有一个人有办法解决。

最后都看向朱棣,听燕王有什么法子。

朱棣咳嗽两声,这件事他犹豫了良久,因为长子一万两银子的刺激,才下了决定。

“我朝卫所可谓是耕战之法的极处,但是天下已然无可耕种之地,四方皆苦寒。”

“咱家老大在北平搞了几家工厂,诸位应该有所听闻,所获颇丰,利润不小。”

“工人缺人手,老大说可以试一试工战之法。”

“工战之法?”

众人面面相觑,从来没有听过。

“结合卫所,工厂招募大量闲置卫所人口,即可获得工钱,而工厂又能保持操练。”

朱棣话音刚落,唐云就拍手笑道,“这法子好,只不过大公子的工厂,能招募许多人吗?”

前番可只招募了二十余人。

这个规模别说北平诸卫,只燕山三卫的任何一卫,那也是杯水车薪,不值一提。

朱棣也忧虑,可老大信誓旦旦的要一口气招募两千余人,还保证会继续招募更多。

对工厂的事,朱棣也不懂。

只是老大才数月就有了的成果,让朱棣不得不信服。

“两千人?”

比起前番的二十余人,一下子翻了百倍,众人都深吸一口气,露出兴奋的神色。

两千人,可以缓解燕山三卫的问题,如果能更多就好了。

“可两千人放出去,会不会影响操练,导致以后要用兵的时候,却无法使用?”

张玉又起了新的疑虑。

他就是这个性格。

什么事都想在前头,不喜欢有意外的麻烦。

“你的担忧,咱也想到过。”朱棣笑道:“不过你大可放心,不但不会影响操练,还会比以往更加严格。”

既然如此,众人都出言支持。

工程队不是缺人手么。

军户提供。

并且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以百户为单位的提供。

组成二十个百人队。

五个百人队分到工程队,十五个百人队分到铁道工程队。

第八十九章 太子病逝

燕山中护卫。

每个卫所,下面有五个千户所,有正副千户,每个千户所,下面是个百户所。

卫所设立卫指挥使司,北平各地的卫指挥使司,由北平都司管理。

燕山卫不同,属于亲王护卫。

在燕山中护卫卫指挥使司。

五个千户都赶来,听指挥使大人关于大公子招聘军户的事宜。

“总共要招两千人,我们卫与右卫各七百人,左卫六百人。”唐云欣慰的说道。

七百人已经不少了。

每户出一人,就是七百户。

“头,每个月工钱多少?”一个大汉说着蹩脚的话。

汉子叫做火真。

是蒙古人。

不用自称奴隶或者奴才,和汉人是一样的地位,大家都为同袍,如今为千户。

“一两五钱。”

“七百人,我们千户所包了,绝不让头为难。”

火真说话立马利索了。

“头,你放心。”火真看也不看其余的同僚,拍着胸脯说道:“我们千户所各个都是能干活的好汉子,绝对不跟头丢脸。”

“放屁。”

丘福大怒,“我前番跟着去了王府,看在兄弟情分上,都没有提出吃独食。”

火者挠了挠后脑勺,装傻道:“你们千户所也要啊?都是兄弟,好说嘛。”

众人无语。

这汉子平时看上去憨厚,但谁要是真以此小瞧他,轻易的哄骗他,那可就等着吃亏。

其实贼精贼精。

此人在未来的靖难之役中,功劳非常大,可以说在前十之列,深得朱棣信任。

“你们都别吵,老夫已经筹划好。”

“虽然燕王说要公平,但是我们是行伍出身,老夫不讲公平,只讲功绩,你们可有话说?”

众人皆称不敢。

平时虽偶有玩笑,可众人深知唐云脾性,有些事不能违逆他。

唐云神色自若,把结果告诉了众人。

“丘福和火真的卫所各两百人,你们三个人平分五百人。”

“丘福和火真平日做得好,所以他们两家各两百人,你们三人平分五百人。”

“喏。”

众千户拱手。

从军户招募,自然和民间不同。

工人的组织性本来就高,如今还是军户出身,本身就有组织,朱高炽自然不会打破这种组织。

朱棣也不会允许朱高炽乱来。

三个卫不少人是他的亲信,平时就听他的话,如今有了这个法子,等于跟他开了挂。

这可比他每年不痛不痒的赏赐要强多了。

以工养军民。

改变了军户的生产方式。

军户从依附土地,控制在卫所军官的手上,变成了依附工程队,控制在了朱棣手上。

就和工厂的工人,从百姓依附土地,控制在地主手中,变成了依附工厂,控制在了工厂主手中是一样的道理。

这其中的威力,就算朱棣不懂,朱高炽也会告知。

何况朱棣本来就非常人。

许多道理一点就透。

朱棣忍不住感叹,告诉了朱高炽一件他不知道的事。

“老大啊,你本来有件麻烦事,没想到你无形中化解了,真是你的运气。”

运道。

对一个人至关重要。

朱棣更看重朱高炽了。

自己这个长子,不但有本事,而且有气运。

“啊?”

朱高炽一头雾水。

自己对百姓和善,对官员礼遇,对将领拉拢,对商人讲规矩,对工人善待。

总之遵守一个原则。

尽量不得罪人。

自己能有什么麻烦?

“你说要扩工,手里会有几千名工人,都是壮劳力,是要服徭役的,官府无法视而不见。”

“咱原本以为你会从民间招募,没想到你从军户招募,问题从根子上解决。”

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几百人的时候也是有影响的,但是官府还能睁只眼闭只眼。

超过一千人。

官府可能会出手,也可能不会出手,就看燕王府在官府中的威望有多高。

超过三千人。

官府一定会出手。

可老大一招拉拢了卫所,卫所服兵役,可不用向官府服徭役,那么官府在出手和不出手之间,自然会因为顾忌,选择不出手。

听到朱棣的解释,朱高炽才恍然大悟。

不过这哪里是自己的运气呢。

根本和运气无关。

例如铁道的诞生,原因是为了解决道路的问题。

同样的道理。

如果自己办的是其他的工厂,导致官府服徭的人少了,但是地方的事务不会减少。

地方的事务有哪些?

铺路搭桥,驿站衙役等等。

这些徭役会分摊到其他的百姓头上,等于其他百姓要服的徭役变得更重。

而铁道也是道路。

它的出现,让普通道路货运量变少,延长了使用期,变相的减少了此项徭役,结果不但对官府有利,对百姓也有好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