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862)

作者:键盘战斗家 阅读记录

王玉功早就失去了刚加入工作时的激情,把这些外人看上去神秘的事物,当做自己简单而又寻常的工作而已,等着下班后回家。

但是今天的王玉功,可能因为心情的不同,前些天妻子又生了个大胖小子,也可能因为刚刚看过技术报的言论,受到了一些的影响。

甚至可能就是意外而已。

他突然发明,今天煤油灯的灯光格外的明亮。

他忍不住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为了证明自己没有看错,他又点亮了一盏煤油灯,寻常的普通百姓,谁会这么浪费东西呢。

反正是厂里的东西,王玉功用起来并不心疼。

果然。

新点燃的煤油灯,光亮远远不如刚才的煤油灯,是什么原因,王玉功好奇了起来,他不停的摸索,最后发现烧制三仙丹的过程时,煤油灯的灯光会非常的明亮。

王玉功并不是个勤劳的人,意外的是他今天格外的有兴趣,下班后甚至主动加班,在自己的房子内,仍然不停的研究。

不久。

王玉功向上级汇报了一个新发现。

自己的实验,炼制三仙丹加热时,可得到一种气体,这种气体不仅能使火焰燃烧得更明亮,还能帮助呼吸,让人呼吸的非常愉悦。

很快,其他的技术人员也重复了王玉功的实验,根据王玉功的文字记载,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说明并不是偶然和意外。

“如果燃烧是因为物质中的燃素造成的,那么燃烧之后,灰烬的质量应该减少,而事实上,燃烧的生成物质量是增加的,这说明一定有新的东西加入到了燃烧的产物中。”

有技术人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且使用天平进行精确测定来确定。

通过重量的测量,人们确认了在燃烧的过程中,的确有一种气体加入了进来,而不是所谓燃素分解掉了。于是他们把这种气体,按照王玉功的名字,定义为王气。

这个举动,是技术人员们的玩闹之举,故意打趣王玉功。

但是王气的研究和报告,很快惊动了太子殿下,朱高炽明白,这是后世的氧气。人们发现了氧气,并且提出了氧气的制作方法,以及提出了氧气的作用。

因为得到太子殿下的重视,化工厂加大了研究,最后技术司向总部提交了一篇报告,名为《燃烧概论》,用王化说阐明了燃烧的原理。

报告里阐述了王气的作用,即首先必须有王气存在,物质才会燃烧。

空气中包含有王气和另一种气体,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吸收空气中的王气,因此燃烧生成物的质量增加,而增加部分就是它所吸收王气的质量。

在研究燃烧的过程中,王玉功确定了精确的定量实验和分析在自然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

王玉功还发现,非金属在燃烧后生成的氧化物可以变成酸,因此一切酸中都含有王气。金属燃烧后变为灰烬,它们不具有酸性。

通过称重的方式,根据贺虎测量大气压的手段,人们很快还得出了空气里王气的大概比率。

人们呼吸需要的是王气。

王气是燃烧的必要元素,任何燃烧都离不开王气。

在报告会上,王玉功结巴的做着演讲,并赞扬了陶鏴的科学方法论。陶鏴推出的科学方法论,即自然科学的任何定律必须是能够证实的的学说,一下子火了起来,甚至开始成为了学术界的标准之一。

贺虎祝贺了王玉功的成就,同样夸赞了陶鏴的学说。

根据大气王气的发现,以及重量的测量,贺虎提出了新的假设,“先民认为,宇宙万物动态守恒,阴阳转化,那么世界上是否存在能量守恒呢,如何验证古人们提出的守恒定律?”

新的假设,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毕竟“和”是中国一直以来的核心思想之一,如此高度的假设,学者们很难不在意。

“宇宙万物,最初是从哪里来的?从气化来的。”

“什么叫气化?物质变成能量的过程叫气化。如烧开水导致水的蒸发,诞生的能量,就是气化的过程;例如诗人杜甫的《登高》中有‘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的描述,不仅形象描绘了葵花的美丽,也隐含了自然界能量在朝露蒸发的过程中的转化。”

“宇宙万物气化包括什么?”

“包括无形的能和有形的质,就是物质和能量,它们同时都存在的。《易经》讲阴阳互变,阴极会成阳,阳极会成阴。阴代表什么?代表物质,阳代表能量。一个生一个死,一个静一个动,它都是相对的,相对待,这就是能量守恒。”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讨论,随着提问,回答,以及研究,能量守恒的定律,越来越健全,人们无法提出否决的现象。

从贺虎提出这个观念的时候起,人们发现,他们竟然找不到可以反驳的例子。

甚至有人惊讶的喊道,世界上是有神的。

不然无法解释,先民们为什么老早就提出了这个学说,以他们时代的局限性,怎么可能有这么高深的见识,岂不是说他们学术界研究来研究去,竟然又回到了原点?

人才津贴从五毛提高到八毛,从八毛提高到一元。

大明的学者们胡思乱想,开始研究起神的存在,许多学者已经认为,世界有天道的存在,否则无法解释许多的巧合。

这样的现象,令朱高炽无语。

最初的迷信也是这么来的,果然是个循环。

根据王化说和能量守恒定律,永乐十五年底,贺虎发表了《化学基础论》。他在这学术专著中全面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定义了“元素”的概念,并且对当时已知的化学物质进行了分类。

根据化工厂早年制定的《元素大全》,重新整理了已知的三十三种基本元素,尽管朱高炽看来,一些实际上是化合物而不是真正的单质元素,以及由它们组成的常见化合物,但是贺虎的《化学基础论》,的确使得以前零碎混乱的化学知识变得系统而清晰。

贺虎是贺宽的遗腹子。

朱高炽很欣慰。

一路走来,许多人已经不在了,贺宽的模样,朱高炽早已想不起来,但是大明不就是应该这样么。

一代代的接力。

文明不停的发展。

全国各色的度量统一了,包括大气压都有了标准的测量仪器,为蒸汽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新一代的锅炉技术,让轮船的马力大幅度增加。

玻璃多年来的发展,有了更多的品质提升和各类的玻璃器具。

随着渤尼都司的建立,根据气温的测量,学者们在渤尼都司发现了赤道的存在,奴儿干往北的探索,人们发现了极地,提出了采取极地到赤道的直线距离的千万分之一为一米,建立全新的度量单位。

根据水在不同温度下,得出的最大密度,一米的面积质量为一公斤。

全新的单位,代表了社会文明的新起点。

第六百八十三章 太孙离京

文华殿暖阁。

朱高炽在榻上手里拿着报纸,朱瞻基于另外一张桌子后,正仔细的看着以前父亲批复过的奏疏,学习如何治理国家。

暖阁里很安静,年轻的朱瞻基时不时偷看一眼父亲。

朱高炽当做没有发现,被报纸上的内容所吸引,突然感慨起来,现实永远是让人震惊的。

后世人人津津乐道的法国大革命,被标榜为文明的标志,其实并不文明,反而非常的反智和愚昧,“共和国不需要学者。”是当时法国革命法庭的回答。

因为十八世纪末的学者们多半出身富贵,所以他们遭受到了迫害,被杀死的科学家有很多。

又比如英国的全国铁道修建完成,更不是国王和大臣们有先见之明,而骗子欺骗资本家们,靠着击鼓传花的骗局,神奇的修建完了英国的大铁道。

当时英国利物浦的百姓们无法接受冒烟的蒸汽机机头,认为不祥,于是众人反对修建铁道,加上当时的国王和大臣们也对新事物的抗拒,所以英国没有同意修建铁道。

同类小说推荐: